城隍
城隍二字,始于泰之上六。《礼》:“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注,伊耆,尧也。蜡神八,水庸居七。水,隍也;庸,城也。《春秋》:“郑灾,祈于四鄘。宋灾,用马于四鄘。”鄘,墉、庸同。由此推之,祀城隍盖始于尧时。城隍之有庙,则始于吴。《太平府志》云:“城隍庙在府承流坊,赤乌二年创建。”其后祀之者,则见于六朝,如北齐慕容俨以祀城隍破梁军是也。他如韩昌黎、张曲江、李义山、杜文贞,俱有祭城隍诗文。五代钱镠,有《重修墙隍庙记》,以城为墙者,避朱全忠父名也。其封城隍为王者,见于后唐废帝清泰元年;封城隍而及其夫人者,见于元文宗天历二年。洪武初,诏天下府州县建城隍神庙,封京城隍为帝,开封、临濠、太平、和滁为王,府为伯,县为侯。至以神鬼为城隍者,见于《苏缄传》,缄殉节于邕州,交州人呼为苏城隍。其后范旺守城死,邑人为像城隍以祭。本朝查初白先生言:“今江西城隍为灌婴,杭州城隍为南海周公新。其他如粤省以倪文毅为城隍,雷州以陈冯宝为城隍,英德以汉纪信为城隍,诸如此者,不可胜纪。”按城隍乃主城郭之神,而世传为治阴间之事,则又见《夷坚志》。今七月二十四日为都城隍诞辰,相传是日为筑城之始云。
〔试注〕
1、泰之上六:泰卦第六爻。爻辞:“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城墙倒塌在久已干涸的护城壕沟里;这时不可进行战争,要发布自行贬责文告,即使坚持正道也难免灾祸。隍,干涸的护城河。)
2、天子大蜡八:蜡祭有八个方面的内容,称为八蜡或蜡八。《礼记·郊特牲》说:“八蜡以祀四方。”郑玄《注》说:“蜡有八者:先啬,一也;司啬,二也;农,三也;邮表辍,四也;猫、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虫,八也。”蜡祭在我国古代是一件大事。所以,作为一国之主的历代天子或国君,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都要作蜡祭以祀神,并且进行祷祝,称为天子大蜡八。
八蜡之祭或称蜡八之祭是祀八谷星。八谷星是主岁收丰俭之星。关于八谷,《本草》:“八谷”,《注》说:“黍、稷、稻、粱、禾、麻、菽、麦。”《大象赋》的《注》说:“稻、黍、大麦、小麦、大豆、小豆、粟、麻。”八谷一词也是星名。《宋史·天文志》说:“八谷八星,在华盖西,五车北。武密曰:主候岁八谷丰俭。一稻,二黍,三大麦,四小麦,五大豆,六小豆,七粟,八麻。”《晋书·天文志》说:“五车五星,其西八星曰八谷,主候岁八谷丰俭。”根据以上文字,知天子大蜡八的“八”字,即祀八谷星神。
3、伊耆氏始为蜡:伊耆氏即神农氏。一说是帝尧。《礼记·郊特牲》:“伊耆氏始为蜡。”郑玄注:“伊耆氏,古天子号也。”孔颖达疏:“《明堂》云:‘土鼓、苇籥,伊耆氏之乐。’《礼运》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蒉桴而土鼓。’俱称土鼓,则伊耆氏,神农 也。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也。”陆德明释文:“耆,巨夷反,或云即帝尧也。”
4、水庸:水沟。《礼记·郊特牲》:“祭坊与水庸,事也。”郑玄注:“水庸,沟也。” 孔颖达疏:“水庸者,所以受水,亦以泄水。”
5、四鄘:四周城墙。《左传·襄公九年》:“二师令四乡正敬享,祝宗用马于四墉,祀盘庚于西门之外。” 杜预注:“墉,城也,用马祭于四城,以禳火。”
6、太平府:安徽太平府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府治当涂县,辖区大致相当于今日安徽省的马鞍山市及芜湖市辖境。
7、赤乌二年:239年。己未年。吴大帝孙权第四个年号。
8、慕容俨:慕容俨,字恃德,是清都人(河北邯郸成安县),北魏、东魏、北齐将领。
慕容俨以祀城隍破梁军:天保六年,慕容俨镇守郢州城(位于武汉市武昌蛇山)。慕容俨刚入郢城,南梁大都督侯瑱、任约就率水军和陆军突然来到城下。慕容俨依据情势设防守备,侯瑱等人不能攻克。梁军又于上流鹦鹉洲上造荻洪,长达数里,用以阻塞江路。郢城对外通信断绝,成为孤城,城内人心忧虑恐惧,慕容俨以忠义劝谕众人。城中原先有一所神祠名叫城隍神,历来人们无论公事还是私事都到神祠祈祷,慕容俨顺应士兵们之心,与士兵们到神祠祈祷,希望得到保佑。不久,忽然吹起大风,惊涛骇浪,水流冲断了荻洪。任约又用铁锁相连,封锁江路更严密。慕容俨又与士兵们到神祠祈祷,夜里刮起风浪,又将铁锁冲断,如是者再三。城内守军大喜,认为是得到神的相助。侯瑱转移军队到城北扎营立栅,又焚烧城郭市街,产业都烧毁了。任约率领一万多兵力,各持攻具,在城南设置营垒,企图与侯瑱南北夹击郢城。慕容俨于是率领步骑出城奋击,大破梁军,擒获五百余名梁军士兵。
9、韩昌黎、张曲江、李义山、杜文贞:韩愈、张九龄、李商隐、杜甫。
杜文贞,元代追谥杜甫。《元史·顺帝本纪》:(至元三年)夏四月……丁酉,谥唐杜甫为文贞。王世贞《宛委余编》卷五:偶阅张伯雨《赠纽怜大监》诗跋云,曾疏请以蜀文翁之石室、扬雄之墨池、杜甫之草堂皆列祀典,又为甫请得赐谥曰“文贞”。虞奎章集纪其事。按《元史》有《纽怜传》而不载此事。又杜甫之谥文贞,亦出奇闻。钱大昕《跋宛委余编》:杜子美之谥文贞也,在元文宗至顺元年。史不言何人陈奏。据张伯雨诗跋,知为纽怜大监所请。纽怜,《元史》无传。其见于史者有纽璘。璘、怜虽同声,然纽璘武臣,且仕于元初,不当文宗之世。王元美谓《元史·纽怜传》不载此事,则误以为一人矣。元有崇文大监,章佩大监,盖监官之长,别于少监而名。或认为宦官,尤误。仇兆鳌《杜诗详注》:考元顺帝至正二年,尝追谥文贞,此实褒贤盛事,增韵文坛。公所谓“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者,其亦差不寂寞矣。
〔按〕元代谥杜详见翟墨《追谥杜甫与元明时代政治文化研究》。
10、钱镠:吴越武肃王钱镠(852-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人,吴越开国国君。
11、朱全忠:朱温(852-912年),后梁开国皇帝,开平元年(907年)到乾化二年(912年)在位。宋州砀山(今安徽省砀山县)人。唐僖宗赐名“朱全忠”,即位后改名朱晃 。朱全忠父,朱诚。
12、唐废帝:李从珂(885年2月11日-937年1月11日),本姓王,小字二十三,镇州平山县(今河北省平山县)人,后唐末代皇帝,唐明宗李嗣源养子。
13、清泰元年:934年。
14、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1304-1332年),元朝第八位皇帝。庙号文宗,谥号圣明元孝皇帝,汗号“札牙笃汗”。
15、天历二年:1329年。
16、京城隍:南京应天府的城隍神被封为“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
17、开封:开封府的城隍神为“承天鉴国司民显灵王”。
18、临濠: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濠州置,治钟离县(今安徽凤阳县东),以城临濠水得名。属河南江北行省。后复为濠州。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又升为临濠府。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太和、涡阳、宿州、泗县和江苏省泗洪县以南,安徽省霍邱、定远、天长以北的淮河两岸地区。明洪武二年(1369年)因为皇室先世陵墓所在,建为中都。六年改为中立府,次年又改凤阳府。
城隍神为“承天鉴国司民贞佑王”。
19、太平:太平府(现安徽省当涂县)的城隍神为“承天鉴国司民英烈王”。
20、和滁:和州及滁州。和州(现安徽省和县)为“承天鉴国司民灵护王”,滁州(现安徽省滁县)为“承天鉴国司民灵佑王”。
〔按〕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对全国城隍神进行大规模加封,并规定了相应的品级。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对城隍神制度又进行了改革,同时要求各府州县建城隍庙。明代《太祖实录》“各处府州县城隍称某府、某州、某县,城隍之神。历代忠臣烈士并依当时初封名爵称之”,这次改革推翻了原来洪武二年的改革,取消了城隍神的人格属性。
21、苏缄:苏缄(1016-1076),字宣甫,北宋泉州(今福建)晋江人。是北宋科学家苏颂的堂叔。宋神宗熙宁初,苏缄为皇城使、邕州(今广西南宁)知州,死于邕州保卫战。
22、范旺:《宋史·列传》:范旺,南剑州顺昌县巡检司军校也。初,顺昌盗俞胜等作乱,官吏皆散,土军陈望素乐祸,与射士张衮谋举砦应之,旺叱之曰:“吾等父母妻子皆受国家廪食以活,今力不能讨,反更助为虐,是无天地也。”凶党忿,剔其目而杀之。一子曰佛胜,年二十,以勇闻,贼诈以父命召之,至则俱死。其妻马氏闻之,行且哭,贼胁污之,不从,节解之。贼既平,旺死迹在地,隐隐不没,邑人惊异,为设像城隍庙,岁时祭享。绍兴六年,转运使以状闻,诏赠承信郎,更立祠,号忠节。二十八年,复诏立愍节庙以祠之。
23、查初白:查慎行(1650-1727年) ,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晚年居于初白庵,故又称查初白。杭州府海宁花溪(今袁花镇)人,清代诗人、文学家。
24、灌婴:灌婴(?-前176年),秦末至西汉初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人,汉朝开国功臣,官至太尉、丞相。谥号为“懿侯”。
25、周公新:周新 ,明代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人,世居广州城南高第里。他原名周志新,字日新,因明成祖朱棣常直呼其为“新”,遂以“新”为名、“志新”为字。其历任监察御史、云南按察使、浙江按察使,以为官清廉、善于断案而著称。周新疾恶如仇、铁面无私、耿直敢言,人称“冷面寒铁”。永乐十一年(1413年),周新遭锦衣卫指挥使纪纲诬陷而死。1416年昭雪,明成祖追封周新为浙江城隍之神。
26、倪文毅:倪岳(1444-1501年),字舜咨,应天府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祖籍钱塘(今浙江杭州)。 明代名臣。谥号“文毅”。明朝时期父子官于翰林院,谥号中都有“文”字,是自倪岳开始的。
27、冯宝:冯宝(约507-558),字君珍,号元善(一说字柱石,号廷臣),北燕皇族后裔,罗州石龙郡(今广东省化州境内)人,开创汉俚联婚的先河,娶当地俚人大首领冼氏女为妻,其妻被称为“冼夫人”。高力士是其后代。
28、纪信:纪信(?-前204年 ),汉朝将军,赵人。曾参与鸿门宴,随刘邦起兵抗秦。由于身形及样貌恰似刘邦,在荥阳城危时假装刘邦的样貌,向西楚诈降,被俘。项羽见纪忠心,有意招降,但纪信拒绝。最终被项羽用火刑处决,多年后被秦州人民奉为城隍。
29、《夷坚志》:宋·洪迈著。笔记小说。
〔按〕城隍诞辰各地有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