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90-2-61分享《玩耍精神2》

90-2-61分享《玩耍精神2》

作者: 穆思心语 | 来源:发表于2017-11-30 22:08 被阅读0次

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玩耍精神》。这本书是由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彼得·格雷所写。作者从孩子们的心理和实验成果出发,向读者展示了孩子在玩耍中的想法,他们会为了游戏的持续性,控制自己,分享自己的物品与知识,不断挑战难度,精进自己的技巧和能力,从而挖掘出玩耍背后的意义。

今天,介绍玩耍对能力的提升有哪些帮助,分别是激发创造力、持续精进和提升自控力。

①『激发创造力』

玩耍是一种能够提升创造力的心理状态。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保罗·霍华德团队做了大量的研究,最终他们通过实验论证了玩耍可以增强艺术创造力的方法。他们找来一些年幼的儿童,引导他们做拼贴画。但是在正式制作前,他们给予一部分孩子20分钟自由时间玩生面团,另一部分孩子做不好玩的事情——抄课文。结果,比起那些抄课文的孩子,在玩耍情绪下的孩子制作出的拼贴画更有创造力。

用霍华德的话说就是,那些玩耍的孩子眼里闪耀着光芒。没错,纯粹的自由玩耍赋予了孩子们主导权,而不是简单的被动回应。在掌控感的驱使下,他们可以充分调配储存在自己脑海里的符号和信息,用来匹配游戏模型,从而实现创造。因此,玩耍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产生的欢愉情绪和积极心态,它们才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关键。

对于这个结果,心理学家们做了大量实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蜡烛问题”。在这个游戏中,参与者每人得到一根小蜡烛、一盒火柴和一盒大头针。他们被要求在一个竖着的板子上点蜡烛,并让它充分燃烧。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把大头针倒出来,把清空后的盒子用大头针钉在板子上,形成一个平台,来让蜡烛竖在上面充分燃烧。受试者被分成三组,一组看了5分钟喜剧电影,一组看了5分钟教学电影,一组啥也没看。结果,75%观看喜剧的参与者都完成了实验,另外两组分别是20%和13%。

难道只有情绪就足够了吗?不是的。从玩耍的本质上讲,在玩耍中,虽然孩子们都进入了另外一个思想国度,但是身体还是在现实世界,使用可感可触的小道具和小玩具,内容又通常和现实世界有关,总之,玩耍成功地给天马行空的想法和周围的一切搭了一座桥。创造力就是二者碰撞后的结果。

②『持续精进』

“玩耍是件无关紧要的事情。”没错,就像大人的想法一样,孩子们也是这样认为的。玩耍就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达成某些真实而严肃的目标。如果参杂目的,玩耍就失去了自由的底色。

密歇根大学曾做过一系列实验,其中一项是他们要求幼儿园的孩子们画画,并把他们分成了三组。第一组被告知画得好有奖励;第二组被告知画得好坏无所谓,没有奖励;第三组就是让他们画,全程不提奖励的事。结果,第一组的作品明显比另外两组差。奖励这个目的影响了画画本身的乐趣。类似的实验结果都指出:玩耍的教育力量恰恰就在于它的无关紧要。

孩子在玩耍的时候并不是故意地教育自己,只是为了乐趣而已,但教育确实是玩耍的附加产物。比如上面画画的例子,孩子们并不是想画得多好,但是在玩乐中就是实现了画画能力的提升。

为什么呢?因为不担忧。别管是目的的束缚,还是大人的批评或表扬都会给孩子带来恐惧和担忧,他们的思维和身体冻结在僵硬的框架中,只采用已经学到的或者习惯的方式解决问题。但在自由玩耍中,他们无需接收大人的意见,所以能够避免来自外界评价体系的侵扰,全身心投入到玩耍中,而玩耍势必附带某些技能、思维和表达。在持续精进的过程中,他们很自然地把大脑或身体能力用到极限。

③『提升自控力』

玩是精神上自由,但绝不是形态上的没有规则。任何一项游戏都有它的达成条件。比如堆积木,孩子们可不是乱堆的,他们先要在脑海中想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才用积木去搭建。有时即便大人看起来垒的不像,但在孩子的眼中,那只是它的初始形态而已,他们会慢慢完善。所以孩子们在应对游戏的重复性时,靠的就是不自知的自控力。

再比方说男孩子爱玩的打斗游戏,他们一本正经地运功,然后放大招,都只是些模仿行为,并不会真踢、真打,对战双方都带着克制力让游戏能够进行下去。而偶尔产生的小伤害是孩子们在增强肢体控制力上的“学费”,因为他们玩耍的目的并不是伤害对方。

总之,玩耍的每种形式都需要很好的自控能力。不玩的时候,孩子们可能会按自己的即时生理需求、情感和情绪行事。可一旦投入游戏,他们就必须克制自己并适应规则。他们要处理的问题有很多,包括:克制自己的冲动、感知他人的表现并找到相处的界限,以及在规则范围内让自己表现得更出色等等。

不仅如此,让人更惊诧的是,家长们眼中孩子在自己身边会更好的观点反而是错的。因为一旦从游戏中脱离,多数孩子立刻会过上“无刺激、无触动和无感知”的三无生活。他们的自控失去了依托,只能在父母的命令下吃饭、穿衣、睡觉以及和几个玩腻了的玩具自嗨。

谁家的孩子会一直站着不动呢?看看儿童剧中演树的那个孩子吧。这就是玩耍施予孩子自控力的最直观表现。

总结一下,这本书里的观点太好了,里面对于玩耍的见解十分独到,所以我们分两次来把这本书讲完,里面很多内容还需要你细细研读。家长一定要正确看待玩耍这件事,对于小孩子而言,他们不是在浪费时间,玩耍很可能会带给他们意想不到的成长。

相关文章

  • 90-2-61分享《玩耍精神2》

    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玩耍精神》。这本书是由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彼得·格雷所写。作者从孩子们的心理和实验成果出...

  • 90-2-60分享《玩耍精神1》

    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玩耍精神》。这本书是由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彼得·格雷所写。通过对“玩耍和学习”进行一连串...

  • 【读书清单】玩耍精神

    001 在逆境中焦虑,只会越来越糟,我们更应该镇静下来,从困境中找找乐子,转移注意力。 002 我们总是用学习成绩...

  • 读书营《玩耍精神》

    2018.01.11.游戏力 第1遍125~193页 共计306 页 给女孩更多勇气,给男孩更多的关怀 生活我们对...

  • 【读书清单】玩耍精神

    01 拍皮球的小手将是改变世界的大手。所以要给宝宝买个质量好的皮球。 02 若能有效地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聚会,将来...

  • 分享玩具快乐玩耍

  • 【1226读书清单】玩耍精神(二)

    001 传统学校抑制批判性思维 学校要求考高分,于是学生在追求分数的过程中往往会只看结果,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0...

  • 【1225读书清单】玩耍精神(一)

    001 自由玩耍 让孩子们自由决定游戏规则,并在游戏中适时调整它,让孩子拥有自主权。 002 敢于冒险 孩子们玩一...

  • 【1227读书清单】玩耍精神(三)

    混龄教育 001 混龄教育贴近最近发展区 孩子和比他更有技能的人一起合作可以完成自己做不到的事。大孩子会调整规则让...

  • 分享精神

    昨天把wordpress装好了,准备开始维护自己的博客。话说,玩个人博客最流行的时间,应该是从2005年开始,新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0-2-61分享《玩耍精神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ib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