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参悟人生
所谓的自由,就是被人讨厌:《被讨厌的勇气》

所谓的自由,就是被人讨厌:《被讨厌的勇气》

作者: 韦汉特 | 来源:发表于2020-03-17 14:49 被阅读0次

           你是否常常对繁琐的生活感到乏味?是否时时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疲惫?是否认为人生的意义越来越模糊难见?如何能够在繁杂的日常琐碎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用自己的双手去获得真正的幸福?读完这本书你会明白:常常为诸事烦恼的现代人不是缺乏获得幸福的能力,而是缺少获得幸福的勇气!

           这是一本万维钢老师曾在得到《精英日课第三季》当中做过专题解读的书。“被讨厌的勇气”并不是要去吸引被讨厌的负能量,而是在有被讨厌可能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努力前行的勇气。全书以阿德勒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分析了生活中种种烦恼的根源,并一一给出了对策。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是个体心理学创始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有“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之称。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竞争和完美的愿望,并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奋力拼搏、追求优越以适应环境,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的能力。

    一、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1.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

    (1)我们多数人会认为“一切结果之前都先有原因”,认为“现在的我(结果)是由过去的事情(原因)所决定”

    (2)这样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

    (3)对于这个问题,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是:不考虑过去的“原因”,而是关注现在的“目的”。因为要达成“不想做某件事的目的”,所以有某种行为举动制造出某种情绪。阿德勒心理学将此称之为“目的论”

           一位多年躲在自己房间闭门不出的男子,他非常希望到外面去,能够和正常人一样拥有一份工作,他很想改变目前的自己。但是他又非常害怕到房间外面去,只要走出房间,他立马会心悸不已、手脚发抖。按照“决定论”的角度分析,会认为他可能由于过去受到过某种心灵创伤,而导致产生不安,无法走出房间。但从“目的论”的角度分析,他其实并非因为不安才无法走出去,而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情绪。他是先有了“不出去”这个目的,之后才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制造出不安或恐惧之类的情绪。

    (4)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2.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1)心理创伤学说是原因论的典型,它会将你痛苦的原因归咎于过去的事情

    (2)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

    ①心理创伤学说(弗洛伊德):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心理创伤)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

    ②阿德勒理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3.你想“变成别人”吗?

    (1)为何我们有时候想变成别人?

           因为无法体会到幸福,因为不会爱自己,而且为了能够爱自己,希望变成别人,希望舍弃现在的自我变成像某人一样的人。

    (2)你不可能变成别人,要悦纳目前的自己

    (3)但如果不能感到幸福,就不能一直这样,不可以止步不前,必须不断向前迈进。

    (4)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希望变成某人,是因为你一味关注“被给予了什么”,其实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上。

    4.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1)我们不是可以更换的机械,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而是更新,不应过于执着“被给予了什么”。

    (2)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而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

    (3)“无人想作恶”:无论什么样的犯罪者,都没有纯粹想要作恶而去干坏事的,都有“相应理由”,这些理由就是“利己”意义上的善(希腊语中善指有好处;恶指无好处)。

    (4)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选择了“不幸”,这既不是因为你生在了不幸的环境中,也不是因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中,而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有好处)。

    5.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1)阿德勒心理学用“生活方式”一词来说明性格或秉性。

    ①生活方式:即人生中思考或行为的倾向。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狭义上理解为性格;广义上理解为世界观或人生观

    ②性格带有”不可改变“的感觉,但世界观则有改变的可能性。

    (2)阿德勒心理学认为,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

    ①大约在10岁左右做了选择。

    ②假如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由自己进行重新选择。

    ③如果你了解了生活方式,就要对接下来的行为负责继续之前的生活方式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

    (3)人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下都可以改变。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①保持”现在的我“:轻车熟路、轻松、安心。

    ②选择新的生活方式:未知、不安、痛苦、不幸。

    (4)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6.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1)要有摈弃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决心。

    (2)活在“如果怎样怎样”之类的假设之中,就根本无法改变。这种假设往往会成为你不做改变的借口。

    ①通过找借口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

    ②只有做出改变和尝试,才能有所发展。

    (3)如果要改变对世界或自己的看法(生活方式)就必须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请不要忘记”必须改变“的究竟是什么。你依然是你,只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就可以了。

    (4)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二、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1.为什么讨厌自己?

    “我非常讨厌现在的自己,无论如何只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找不到喜欢自己的理由。”

    (1)人们通常之所以只看到自己的缺点是因为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为了达到不要喜欢自己的目的,所以你才只看缺点而不看优点。

    (2)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呢?为什么只盯着缺点就是不肯去喜欢自己呢?那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目的: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3)如何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只要变成一个只看自己缺点、极其厌恶自我、尽量不涉入人际关系的人就可以了。如此一来,只要躲在自己的壳里就可以不与任何人发生关联,而且万一遭到别人的拒绝,还可以以此为理由来安慰自己。心里就会想:因为我有这样的缺点才会遭人拒绝,只要我没有这个缺点也会很讨人喜欢。

    (4)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但这根本无法做到。

    2.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1)“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2)仅止于个人的烦恼,即所谓的“内部烦恼”根本不存在。任何烦恼中都会有他人的因素。

    (3)你由于太惧怕人际关系所以才会变得讨厌自己,你是在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

    3.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1)自卑感=劣等感:指价值更少的“感觉”,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

    (2)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而主观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可以用自己的手去选择。是优点还是缺点,全凭你主观决定。

    (3)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而自卑感的产生完全来自主观的臆造。

    4.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1)自卑感人人都有,自卑感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

    (2)人为什么会有自卑感?

    追求优越性: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希望进步或追求理想状态)。

    ②自卑感与追求优越性相对应:人都处于追求优越性这一“希望进步的状态”之中,树立某些理想或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同时,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3)阿德勒说“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摈弃自卑感,进一步向前;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进步;要更加幸福)。

    (4)自卑情结≠自卑感

    ①自卑感越强,人就会变得越消极,最终肯定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这就是自卑情结

    ②自卑情结表示一种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跟自卑感没有关系。

    ③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坏事,它可以成为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因为有A所以要更加努力);自卑情结是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

           某人对学历抱有自卑感,但正因为如此,才下定“我学历低所以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之类的决定,这就起到了正向积极的作用。而另外一人同样对学历抱有自卑感,,但却认定“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这就是一种消极的自卑情结。

    (5)对于上述自卑感的因果关系,阿德勒提出了“外部因果律”: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如:有人说,自己之所以始终无法结婚,就是因为幼时父母离婚的缘故-弗洛伊德原因论)。

    (6)如果抱有自卑情结,那就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不想成功”了。所谓不想成功,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的时间。也就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5.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1)自卑情结的另一个侧面:那些用语言或态度表明自己的自卑情结的人和声称“因为有A所以才不能做到B”的人,他们的言外之意就是“只要没有A,我也会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人”

    “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才无法成功”——“只要有高学历,我也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

    (2)拥有自卑感即感觉目前的“我”有所欠缺的状态。如何弥补欠缺的部分?最健全的姿态应该是想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去弥补欠缺部分,但没有这种勇气的人就会陷入自卑情结。

    (3)自卑情结有时会发展成另外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优越情结:虽然苦于强烈的自卑感,但却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进行改变。即便如此,又没法忍受“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之类的自卑情结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如此一来,就会想用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补偿——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如:权势张扬,但借助权势力量来抬高自己的人终究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之中;骄傲于自我功绩的人;沉迷于过去荣光的人)。

    (4)阿德勒指出“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5)另外还有一个关于自夸的复杂实例——夸耀不幸

           这是一种通过把自卑感尖锐化实现异常优越感的模式,就是那些津津乐道甚至是夸耀自己成长史中各种不幸的人。而且,即使别人想要去安慰或者帮助其改变,他们也会用“你无法了解我的心情”来推开援手。这种人其实是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比如家人或朋友担心或束缚支配其言行。

    (6)只要把自己的不幸当作保持“特别”的武器来用,那人就会永远需要不幸。

    6.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1)在同一个平面上既有人走在前面,又有人走在后面。追求优越性指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思。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

    (2)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3)我们应该积极地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异,人都各有差异,这种差异不关乎善恶或优劣。因为不管存在着什么样的差异,我们都是平等的人。

    7.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1)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

    (2)如果意识到竞争或者胜负,那么势必就会产生自卑感。因为常常拿自己和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输于那个”之类的想法,而自卑情结优越情结就会随之产生。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

    (3)实际上别人真的会那么关注你吗?其实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

    (4)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那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5)一旦走出竞争的怪圈,那就没必要战胜任何人了,也能摆脱“或许会输”的恐惧心理,能够真心祝福他人,愿意伸出援手。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世界不再是危险的所在,不再活在不必要的猜忌当中,世界成为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人际关系的烦恼大大减少。

    8.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复仇

    (1)挑起权力之争的目的: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

    (2)权力斗争:假设你与朋友正在谈论时下政治,随着谈论的深入,你们之间的争论越来越激烈,彼此各不相让,于是对方很快上升到了人格攻击。这种情况下,对方的目的已经不是想要讨论政治,而是想要责难挑衅你,通过权力之争来达到让你屈服的目的。此时你如果发怒,关系会急剧转入权力之争。

    (3)复仇:假设你压制住了争论,对方退出,但权力之争并未就此结束,继而转向复仇阶段,对方会在别的地方以别的形式策划着复仇、等待着进行报复。

    (4)遭受父母虐待的孩子误入歧途、逃学、甚至出现割腕等自残行为就是复仇的体现——报复父母。

    (5)人际关系一旦发展到复仇阶段,那就会无法调和,为避免这一点,在受到争权挑衅时绝对不可以上当

    9.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1)如果当面受到了人格攻击,是否要一味忍耐?

           忍耐本就是一种拘泥于权力之争的想法,面对对方的行为,我们能做的是不做任何反应

    (2)如何控制怒气?

           所谓的控制怒气并不是忍耐,我们应学习不使用怒气这种感情的方法,因为怒气终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不使用发怒这种交流方式也可以通过语言进行有效的交流达成交流的目的。

    (3)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

    (4)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但很多人都会陷入权力之争,试图让对方屈服,会认为承认自己的错误就等于承认失败。因为不想失败,所以就不愿承认错误,结果就会选择错误的道路。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过于拘泥于胜负就无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10.人生的三大课题:工作课题、交友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和心理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行为方面:自立、与社会和谐共处;心理方面:“我有能力”的意识、”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而这些目标可以通过阿德勒所说的直面“人生课题”来实现。你为什么把别人看成是“敌人”而不能认为是“伙伴”呢?那是因为勇气受挫的你在逃避“人生的课题”。

          一个个体在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生课题。人生课题包含“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三类。

    (1)工作课题:

    ①无论什么种类的工作,都没有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原则上来说,根本不可能存在不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的工作

    ②工作上的人际关系门槛最低,因为有“成果”这一简单易懂的共通目标,即使有些不投缘也可以合作或者必须合作,这种关系在下班或转行后又可以变回他人关系

    ③在这个阶段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就是那些被称为自闭的人。这些人并非不想工作或者拒绝劳动,只是为了逃避工作方面的人际关系才不想去上班(工作中曾遭遇重大失误等情况导致讨厌再去上班)。

    (2)交友课题:

     ① 交友课题指脱离了工作的,更广泛意义上的朋友关系。因为没有了工作关系那样的强制力,所以也就更加难以开始和发展

    朋友或熟人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关系的距离和深度

    ③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不能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而是由你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交友也是如此。

    (3)爱的课题:

    ①爱的课题是三大课题中最难的课题,爱的课题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恋爱关系;二是与家人的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

    ②在恋爱关系中,阿德勒不同意束缚对方。如果对方过得幸福,那就能够真诚地去祝福,这就是爱。相互束缚的关系很快就会破裂

    ③如果在一起感到苦闷或紧张,那即使是恋爱关系也不能称之为爱。当人能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

    ④既没有自卑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⑤束缚是想要支配对方的表现,也是一种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阿德勒说:“如果想要和谐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

    ⑥面对爱的课题,无论多么困难的关系都不能够逃避,必须勇敢面对。最不可取的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止步不前。

    11.“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1)假设你讨厌A这个人,其实并不是因为无法容忍A的缺点才讨厌他,而是你先有“要讨厌A”这个目的,之后才找出了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逃避与A之间的人际关系

           在恋爱或夫妻关系中,过了某个时期之后,有时候对方的任何言行都会让你生气。这是因为那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找机会“结束这种关系”,继而正在搜集结束关系的材料,所以才会那样感觉。对方其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己的“目的”变了而已。人就是这么任性而自私的生物,一旦产生这种想法,无论怎样都能发现对方的缺点。正因为如此,世界才随时可能变成危险的所在,人们也就有可能把所有他人都看成“敌人”。

    (2)人生谎言:阿德勒把这种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做“人生谎言”。对于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把责任转嫁给别人,通过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来回避人生课题。

    (3)即使你逃避人生课题、依赖人生谎言,那也不是因为你沾染了“恶”,它只是“勇气”的问题。

    三、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1.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2.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1)人究竟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受赏罚教育(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如果做了不恰当的事情就会受到惩罚)的影响。

    (2)阿德勒严厉批判这种赏罚式教育。在赏罚教育之下会产生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并且,如果不能得到任何人的表扬,那就会很愤慨或者是下决心再也不做这样的事情

    (3)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有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4)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5)假如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时,也不可以发怒。

    (6)想要取得别人认可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采取“满足别人的期待”这一手段,这其实都是受“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这种赏罚教育的影响。但如果工作的主要目标成了“满足别人的期待”,那工作就会变得相当痛苦。因为那样就会一味在意别人的视线、害怕别人的评价,根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3.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1)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分离后不干涉他人的课题。

    (2)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3)如何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以孩子的教育为例,孩子学不学习,原本是“孩子的课题”,而时下这个问题成为了我们大多数父母的课题。父母命令孩子学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别人课题的妄加干涉。如果这样,那肯定就避免不了冲突。世上的父母总是说“为你着想”之类的话。但是,父母的行为有时候很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面子和虚荣又或者是支配欲。正因为察觉到了这种欺骗行为,孩子才会反抗。

    (4)难道要推崇放任主义吗?

           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是推崇放任主义。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阿德勒心理学主张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5)阿德勒心理学中的心理咨询辅导以及对别人的一切援助都遵循一个要求“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倘若无视本人的意愿而强迫其“改变”,那结果只会是日后产生更加强烈的反作用。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4.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1)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别人如何看自己,无论是喜欢还是讨厌,那都是对方的课题而不是自己的课题。

    (2)面对一个毫不讲理的上司,你应该如何做好课题分离?

           无论上司怎么蛮不讲理地乱发脾气,那都不是你的课题。毫不讲理这件事情是上司自己应该处理的课题,既没必要去讨好,也没必要委曲求全,你应该做的就是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自己的课题。

    (3)完成课题分离之后,应做到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5.斩断人际关系中的“羁绊”——回报思想

    (1)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

    (2)将课题分离理解为肆意践踏对方好意是一种受“回报”思想束缚的想法。也就是说,如果对方为自己做了什么——即使那不是自己所期望的事情——自己也必须给予报答。这其实并非是不辜负好意,而仅仅是受回报思想的束缚。无论对方做什么,决定自己应该如何做的都应该是自己。

    6.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1)为什么选择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在意别人的视线、看别人的脸色生活、为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其实就是不想被任何人讨厌

    (2)为了不被任何人讨厌需要如何做?那就是时常看别人的脸色并发誓忠诚于任何人。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做不到的事情也承诺“能做到”负不起的责任也一起包揽。但当谎言被拆穿后,就会失去信用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痛苦

    (3)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4)课题分离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5)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

    7.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1)“倾向性”是指不想被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但是按照这种“倾向性”去生活,只会沦为欲望和冲动的奴隶。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

    (2)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3)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4)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四、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1.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

    (1)个体心理学(阿德勒心理学):阿德勒反对把精神和身体理性和感情以及意识和无意识等分开考虑的一切二元论的价值观。

    (2)整体论:把人看作不可分割的存在和作为“整体的我”来考虑的方式叫做“整体论”。

    (3)要想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保持一定距离;太过亲密就无法正面对话。但是距离也不可以太远。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

    (4)人际关系并不止于课题分离,相反,分离课题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

    2.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1)人际关系的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2)共同体感觉: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概念,也是争议最大的地方。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3)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指标

    (4)要想理解阿德勒所说的共同体感觉,首先要以社会的最小单位-“我和你”为起点,把对自己的执着(以自我为中心)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3.“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1)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受认可欲求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他人如何关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求),实际上眼里只有自己。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只关心“我”,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2)非常在意别人评价的人,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自己的执着。

    (3)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

    4.你不是世界的中心

    (1)自己人生的主人公是“我”,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君临于世界的中心。“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同时也是共同体的一员、是整体的一部分。

    (2)只关心自己的人往往认为自己位于世界的中心。他们已然超越了“人生的主人公”,进而越位到“世界的主人公”。在与他人接触时总会想“这个人给了我什么?”但这种期待并不会每次都能被满足,因为“别人并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期待落空时,他们大失所望,非常愤慨,并对他人产生诸多不满,这样导致他们很快就会失去朋友。

    (3)你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我们都在寻求“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但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它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积极的参与就是直面人生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

    (4)我们不是应该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思考“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5)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只有付出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5.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1)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

    (2)共同体范围是“无限大的”。我们不局限于某一共同体,我们的一切都属于地球这个共同体,属于宇宙这个共同体。希望不要只拘泥于眼前的共同体,而要意识到自己还属于别的共同体,属于更大的共同体。在哪里都可以做出某些贡献。

    (3)人绝不会,也不可能离开共同体“独自”生活。

    (4)阿德勒所说的共同体不仅包括家庭或公司等看得见的存在,也包括那些看不见的联系

    (5)为什么我们应该意识到更多更大的共同体?

    ①如果你只看到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就成为了你的一切。但如果在这个共同体中遇到麻烦,你很有可能不会产生“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这时,就会导致你因缺乏归属感逃避到更小的共同体中去。事实上,在这个共同体之外,还有更广阔的世界,如果在这个共同体中没有自己的位置,完全可以到外面寻找别的位置。

    ②如果了解了世界之大,就会明白自己在这个共同体中所受的苦只不过是“杯中风暴”而已。只要跳出杯子,猛烈的风暴也会变成微风。

    ③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假设在这个共同体中,某些人是绝对的权力主导者,但这种权力仅限于这个共同体。如果按照“人的社会”这个共同体来考虑,你们都是平等的。如果被提出不合理的要求,都可以正面拒绝。

    ④如果因为你的反对,导致双方关系崩塌,那么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没必要缔结,由自己主动舍弃也无所谓。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⑤没必要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更多其他的“我和你”、更多其他的“大家”、更多大的共同体一定存在。

    6.批判不好......表扬也不行?

    (1)关于以育儿活动为代表的一切与他人的交流,阿德勒心理学都采取“不可以表扬”的立场。同时也反对体罚、不认可批评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

    (2)表扬的实质: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在表扬的过程中,营造了一种上下级的纵向关系将对方看得比自己低。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重。

    (3)希望被别人表扬或者反过来想要去表扬别人,这是一种把一切人际关系都理解为“纵向关系”的证明。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所谓横向关系,是一种虽然不同但平等的关系

    (4)自卑感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只要所有人都建立起横向关系,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7.有鼓励才有勇气

    (1)人为什么会去干涉别人?

           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希望通过干涉行为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这是坚信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这种干涉就是操纵

    (2)干涉援助的不同

           干涉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预,而援助是在课题分离的前提下帮助对方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直面课题的是其本人,下定决心的也是其本人。

    (3)阿德勒心理学将这种既不批评也不表扬的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

    (4)人害怕面对课题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是缺乏直面课题的勇气

    (5)人会因为被表扬而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假如你会因为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那就等于从属于纵向关系和承认自己没能力。因为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做出的评价。如果以获得表扬为目的,那最终就会选择迎合他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

    (6)首先应该进行课题分离,然后应该在接受双方差异的同时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鼓励则是这种基础之上的一种方法。

    8.有价值就有勇气

    (1)应该如何鼓励?

    ①用“谢谢”来对帮助自己的伙伴表示感谢,或者用“我很高兴”之类的话来传达自己真实的喜悦,用“帮了大忙了”表示感谢。这就是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法

    ②最重要的不是“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如果能建立横向关系,那自然就会说出一些更加真诚地表示感谢、尊敬或喜悦的话

    ③被表扬是得到他人“很好”之类的评价。而且,判定某种行为“好”还是“坏”是以他人的标准。如果希望得到表扬,那就只能迎合他人的标准、妨碍自己的自由。另一方面,“谢谢”不是一种评价,而是更加纯粹的感谢之词。人在听到感谢之词的时候,就会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

    (2)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3)究竟怎样才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

           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就是通过为共同体也就是他人服务能够体会到“我对别人有用”,不是被别人评价说“很好”,而是主观上就能够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9.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1)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病危状态的亲人尽管什么都做不了(行为),但仅仅他活着这件事本身(存在)就可以支撑你和家人的心,发挥巨大的作用。

    (2)对于自己,不要用“行为”标准去考虑,而要首先从“存在”标准上去接纳

    (3)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先任意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地去评价。其实不应将他人和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这样便能够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了。

    (4)关于共同体感觉、横向关系、对存在本身的感谢,谁能做得到?

           阿德勒回答:“必须得有人开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来开始。不必去考虑他人是否合作。”

    10.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

           一个人,做着提供简单劳动力的工作,无论其他什么人,抑或是机器均可替代他,没有人需要他。这种状态下如何感受个人的价值?

    (1)与他人之间,只有一方面也可以,要建立起横向关系。这就是开始。

    (2)如果你与某人建立起了纵向关系,那你就会不自觉地从“纵向”去把握所有的人际关系(上下级、他比我强、他不如我等等)。

    (3)如果能够与某个人建立起横向关系,也就是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关系,那就是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以此为突破口,所有人际关系都会朝着“横向”发展。

    (4)所谓建立平等关系,并不是说将任何人都变成朋友或像对待朋友一样去对待每一个人,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五、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1.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

          厌弃自己的现实主义者,正因为厌恶自己,所以才只关注自己;正因为对自己没有自信,所以才会自我意识过剩。而自我意识总是牵绊着自己、严重束缚着自己的言行。

    2.建立共同体感觉需要从三点做起

    (1)人为什么会被自我意识牵绊而小心翼翼的行动?

          因为对本真的自己没有信心,所以才尽量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展露本真的自己

    (2)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还是共同体感觉。具体说就是把对自己的执着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3)自我接纳

           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自我肯定则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

    ①课题分离也要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这就是自我接纳。

    ②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然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这就是自我接纳。

    (4)他者信赖

           并非做到了肯定性达观的自我接纳就可以获得共同体感觉。还要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这就是“他者信赖”。

    ①信用和信赖:信用是有附加条件的相信;信赖是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无条件的相信。在遭遇背叛时依然继续相信。

    ②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不应该是“信用”,而应该是“信赖”

    ③信赖的反义词是怀疑,假设你把人际关系的基础建立在怀疑之上,对方也能够瞬间感觉到你怀疑的目光。只有选择无条件的信赖,才可以构筑更加深厚的关系。建立深厚关系是信赖的重大目标。

    ④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如果对方讲信用我也给予信任,这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抵押或条件的信用关系

    ⑤无条件的信任是搞好人际关系和构建横向关系的一种“手段”。如果你并不想与那个人搞好关系,也可以用手中的剪刀彻底剪断关系,因为剪断关系是你自己的课题。

    ⑥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一味的担心“被背叛”,只关注因此受到的伤痛。

    克服对背叛的恐惧感的勇气从何而来?

           自我接纳。只要能够接受真实的自己并看清“自己能做到的”和“自己做不到的”,也就可以理解背叛是他人的课题,继而也就不难迈出迈向他者信赖的步伐了。

    ⑧遇到背叛,该悲伤时尽管悲伤。因为,正是想要逃避痛苦或悲伤才不敢付诸行动,以至于与任何人都无法建立起深厚的关系。

    (5)他者贡献:

           共同体感觉并不是仅凭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就可以获得,还有第三个关键词“他者贡献”。

    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做出贡献,这就是他者贡献

    ②他者贡献并非自我牺牲。阿德勒将为他人牺牲自己人生的人称作“过度适应社会的人”,并给予警示。

    ③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④最容易理解的他者贡献就是工作。劳动并非赚取金钱的手段,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6)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是缺一不可的整体。

    ①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

    ②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

    ③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7)无法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是谁的错?

    ①世上并非全是好人,人际关系中也会遭遇到诸多不愉快的事情。但绝不可搞错这样一个事实:任何情况下都只是攻击我的“那个人”有问题,而绝不是“大家”的错。

    ②具有神经质生活方式的人常常使用“大家”、“总是”、“一切”之类的词,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种生活方式是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只凭事物的一部分就来判断整体的生活方式。

    ③犹太教教义中有一段话:假如有10个人,其中势必会有1个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批判你。他讨厌你,你也不喜欢他。而且10个人中也会有2个人能够成为与你互相接纳一切的好朋友。剩下的7个人则两者都不是。缺乏人生和谐的人就只会关注讨厌自己的那个人来判断“世界”。

    ④人际关系不顺利真正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却将焦点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这就是缺乏人生和谐的错误生活方式。

    3.“工作狂”是人生谎言

    (1)工作狂只关注人生特定的侧面。

    ①他们会辩解说:“因为工作忙,所以无暇顾及家庭。”但这其实是人生的谎言。只不过是以工作为借口来逃避其他责任

    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不敢正视人生课题的生活方式。工作并不仅仅是指在公司上班,家庭里的工作、育儿、对地域社会的贡献、兴趣等,这一切都是工作,公司只不过是一小部分而已。只考虑公司的工作,那是一种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

    ③工作狂只能靠“行为标准”来认可自己的价值,认为自己作为生产者养活了家人、得到了社会认可,是家中最有价值的人。但当不再是生产者的时候(退休或因伤病无法工作),这种人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

    4.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

    (1)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

    (2)“我对共同体有益”或“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足以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他者贡献。

    (3)他者贡献也可以是看不见的贡献。判断你的贡献是否起作用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是你无法干涉的问题。是否真正做出了贡献,从原理上根本无从了解。也就是说,进行他者贡献时候的我们即使做出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也可以。

    (4)幸福即贡献感。

    (5)幸福要以自由为前提。通过认可欲求获得的贡献感没有自由。

    (6)有共同体感觉,认可欲求就会消失,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

    5.追求理想者面前的两条路

    (1)陷入问题行为的孩子

    ①我们人类都具有“优越性追求”这种普遍性的欲求。

    ②大多数孩子在最初阶段都是“希望特别优秀”(听从父母教导、行为中规中矩并竭力去学习、运动和掌握技能,以此来获得父母的认可)。

    ③当希望特别优秀的愿望无法实现时,就会转而“希望特别差劲”

    ④希望特别优秀或希望特别差劲,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

    ⑤陷入问题行为的孩子(希望特别差劲的孩子)可以在不付出健全努力的情况下也获得他人的关注,阿德勒心理学称之为:廉价的优越性追求。这是一种不健全的态度

    (2)孩子陷入问题行为时,在周围大人们训斥的压力下,仍然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无论什么形式都可以。而父母或大人们通过训斥这种行为给予了他们关注。

    6.甘于平凡的勇气

    (1)人为什么非要“特别”呢?这是因为无法接受“普通的自己”。所以,在“特别优秀”的梦想受挫之后便非常极端地转为“特别差劲”。

    (2)如果你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

    (3)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有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7.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1)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2)人生是“现在”这一刹那的连续。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

    (3)如果人生是一条线,那么人生规划就有可能。但我们的人生只是点的连续。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8.舞动人生

    (1)那些成功实现人生目标的人在人生的每一个瞬间都活在“此时此刻”,也就是说,不是活在“在路上”的人生之中,而是时常活在“此时此刻”。

    (2)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所有的人生都不是终结“在路上”,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已经足够。

    (3)在舞蹈中,跳舞本身就是目的,最终会跳到哪里谁都不知道。当然,作为跳的结果最终会到达某个地方。因为一直在跳动所以不会停在原地。但是,并不存在目的地。

    (4)想要到达目的地的人生可以称为“潜在性的人生”;而像跳舞一样的人生则可以称为“现实性的人生”

    (5)如果登山的目的是登上山顶,那它就是潜在性的行为,无论以什么形式到达山顶都可以,如果没能到达山顶,那就意味着失败。但如果登山的目的不是登顶而是登山本身,那就可以说是现实性的活动,最终能不能登上山顶都没有关系。人生亦是如此。

    9.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1)请你想象一下自己站在剧场舞台上的样子。如果整个会场都开着灯,那就可以看到观众席的最里边。但是,如果强烈的聚光灯打向自己,那就连最前排也看不见。我们的人生也完全一样,正因为把模糊而微弱的光打向人生整体,所以才感觉能够看到过去和未来。但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2)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完全没有必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

    (3)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4)阿德勒所说的生活方式指的是“此时此刻”,是可以按照自己意志改变的事情。像直线一样的过去的生活只不过是在你反复下定决心“不做改变”的基础上才貌似成了直线而已。并且,将来的人生也完全是一张白纸,并未铺好行进的轨道。

    (5)聚焦“此时此刻”是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

    10.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

    (1)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并认为现在是其准备阶段。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拖延人生,我们就会无所进展,只能每天过着枯燥乏味的单调生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认为“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

    (2)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也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

    (3)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

    (4)站在现实角度的时候,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假如认真过好了“此时此刻”,那每一个刹那就都是一种完结。

    (5)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11.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1)阿德勒说: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2)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不合理的事情,人生并不存在可以作为常识来讲的意义。但无论发生何种情况,我们必须采取一些行动。

    (3)我们在遭遇困难时要向前看,更应该思考“今后能够做些什么?”而不是回顾过去和寻找原因。

    (4)怎样才能给自己无意义的人生赋予应有的意义?

    ①你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茫然,是因为你想要选择“自由”,也就是想要选择不惧招人讨厌、不为他人而活、只为自己而活的道路。

    ②人想要选择自由的时候就可能会迷路,作为自由人生的重大指针,阿德勒心理学提出了“引导之星”——他者贡献。

    ③无论你过着怎样的刹那,即使有人讨厌你,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

    ④我们要想跳舞一样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所谓的自由,就是被人讨厌:《被讨厌的勇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icl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