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养成,晚年才能真正的享福!
记得有一次跟着小姨他们去公园放风。
看着周围美丽的风景,俩人边走边聊天,说一些生活中琐碎的小事。
走着走着,小姨看着一个方向突然停下了,我正疑惑怎么回事呢。
小姨已经回过神来,眼神里充满着向往跟我说,其实老了也挺好的,你看他们多开心,不用早起贪黑的上班,多悠哉。
骤然听到小姨这样说还有点茫然,顺着小姨的目光看过去,这才发现在树荫下的长凳上坐着几个老头老太太。
老头子们手上都拽着鱼竿在闭目养神,悠闲自在。有的还在哼着小曲儿。老太太们在闲话家常,说到高兴处哈哈一笑,乐不可支。
我们虽然没有听到他们在说什么,但是他们充满笑容的面孔让人感觉很幸福。
人人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是这个问题在这几个老人身上完全没有体现出来。
他们给人的感觉只有开心和快乐。没有任何的烦恼跟忧愁。
正是老太太们这种由内而发的高兴感染了小姨,小姨才会跟我说老了也挺好这样的话。
我直接泼小姨冷水说,前提是你要养一个好儿女,这样等你老了才有可能会过上这样悠闲的生活也有可能比他们过得更好。
反之就是劳碌命,就像这些老头老太太们,如果他们的儿女不孝顺不争气,他们哪来的闲情逸致在外面钓鱼遛狗聊天?
整天操不完的心,做不完的事,在身心疲惫的情况下即使高兴,也没法笑的如此开怀。
如果去问这些老人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他们会跟你说,儿孙孝顺,家庭和睦,怎么会不高兴呢?
小姨听我说完后看着远处沉思。久久没有说话。
“儿孙孝顺,家庭和睦”。短短的八个字,多少人一辈子都追求不来。
之前有个朋友跟我说一个故事。
说有个性格比较懦弱的青年,夫妻两在外地打工,平时上班没人带孩子,只能老母亲过去帮忙带。
一家四口窝在两室一厅30平的房子里,老人带着孩子住在次卧,青年夫妻俩住在主卧。
平时吃饭老人过来喂孩子先吃完,才自己去厨房吃。他们夫妻两和孩子吃的米饭炒菜,而老人吃的馒头就咸菜。
为什么会这样?
青年媳妇觉得老婆子又不挣钱,有的吃就不错了,还净想吃好的,怎么可能呢?甚至觉得给老婆子吃馒头她都亏了。
但是老婆子给你带孩子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青年媳妇觉得,带孩子难道不应该吗?这个是她的孙子,难道她不该带吗?
说的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可是谁规定奶奶就该带自己的孙子吗?她这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真的让人很无语。
但你还不能多说,一多说她就能跟你吵起来,这跟泼妇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时你们肯定想问,青年呢?他媳妇这样对他的母亲,他也不管管?
青年就是个软蛋
从小没有念多少书,虽然现在在外面挣钱,但是工资卡被媳妇没收,自己想要钱都得问媳妇要,媳妇如果心情不好,直接就不给。
他也不敢顶撞,平时也是看媳妇脸色生活。即使看到老母亲受委屈,也只能憋着,不敢说话。
老人很喜欢孙子,即使儿媳妇再怎么不好,她对孙子的宠爱是一点没变。老人为了给孙子买点小吃,平时没事就去捡废品换钱。
随着老人年龄越来越大,再加上长期的营养不良,身心俱疲。导致身体越来越差,在孙子五岁的时候就撒手人寰了。
老人临走都没有吃上一顿正常饭菜。
看着是不是特别的心酸。
虽说养个好儿女,但是这个好首先是道德中的孝道。
但凡这个儿子懂点孝道,就不会任由母亲受委屈。大不了离婚就是了,说不定能过得更好。
可以说是他的懦弱无能导致母亲早早去世。
反过来说,这跟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小时候的生活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
前面说她的儿子没有念多少书,说明家境也许不怎么好。
可能父母年轻时为了养家糊口,在孩子的道德教育上没有上心,一心只想着孩子吃饱穿暖不生病就行。
既然不好好念书,那就早早辍学出门打工,这样还能帮家里减轻负担。
可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没有多少生存技能,基本只能靠下苦工挣钱。这也注定找的结婚对象跟他同一水平。
更可怕的就是遇到故事里这样的主人公,完全泯灭良心。
道德教育很重要,即使年轻的时候家境贫寒,但只要把孩子教育好,老了不说能多享福,但至少孩子孝顺,生活肯定不会太差。
反之如果因为贫寒,没有把孩子教育好,等年老要说他们不孝顺,他们可能会说我不知道孝顺是什么意思。
再造成如今这样的局面也就不难理解。
这也给家长们敲响了警钟,不管家境好坏,但在孩子的道德教育上一定不能疏忽。
孩子可以没才,但一定不能没德。
因为等你老了,家庭能否和睦,你能否过得悠闲舒适,跟儿女有莫大的关系。
就像公园这些老头老太太们,看他们笑得多开怀呀!
我猜他们刚才聊的话题肯定是围着儿孙转。
毕竟儿孙绕膝,家庭和睦才是老年人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