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叔的末日

作者: 野老说史 | 来源:发表于2022-06-26 15:04 被阅读0次

世人都到神仙好,

唯有儿孙忘不了,

痴情父母古来多,

孝顺儿孙誰见了?

《红楼梦》

这是一个老掉牙的故事,但也是一个新鲜的时代剧。

虽然不揣冒昧翻出来,污一污大家眼睛,招人厌弃,总是因为这样的事情还在继续翻牌。

我称呼他为老叔,是因为在村子里,他是和我父亲同辈的人,而且和老父亲搭伴管理我们所在的小队几十年,对我们的影响很大。

老叔拥有一个辉煌的过去,当年他跟随四野的部队从东北一直打到了武汉,据他讲,行军到达林帅家乡时,部队有个短暂的修整。他们还专门去到林帅的家里去看过,离开部队之后,挂甲归田,上孝高堂,下扶养儿女因为他的特殊的经历和他自己不同于普通农民的见识,所以从土改一直到改革开放时期,他一直是上级看好的领导,也是群众信任的掌舵人。

不过,再强势的人到了晚年,也都是悲惨的太阳,落山的时候,乌云密布,谁也快乐不起来?

老叔,原来有两个女儿,三个儿子,按理说养老对他来说应该不成问题,因为是他亲手给三个儿子娶了媳妇,又发送了两个女儿,为孩子们置办了还算丰厚的家产。他尽到了作为父亲应该尽的义务。

谁料到,三个儿子在养老问题上却互相推诿,都不愿意承担给他们老两口养老的使命。

她的大女儿是很孝顺的,曾经很多回拉着车子到村上来接两个老人上他们家去住,但是老叔心里明白,大女儿是有心无力啊,因为大女儿的女婿与女儿打打闹闹十多年,最后终于离婚,儿子判给了大女儿,但不幸的是,外孙成人之后却出了车祸,只给他妈妈留下来一个没有成年的孙子,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两口子全力以赴去养活一个家庭都很吃力,更何况是这么一个身单力薄的是的单身女人呢?

再说了,养儿防老是乡俗,也是老叔深信不疑的人生信条和规矩。自己把所有家产都分给了儿子,却要让女儿养老,在情理上也说不过去,在外人眼中,这不就是明着给自己儿子不孝顺做宣传吗?这种家风势必会影响到儿子,孙子的家庭老人思前想后,下不了这个狠心。

眼见请不动老人,女儿也明白让老人跟着自己吃糠咽菜,年轻人还能应付,可这是两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啊,女儿只好挨家去向几个兄弟,兄弟媳妇,哀求,苦口婆心的请求他们赡养老人,但结果确实让人失望的。

老叔着急上火,得了白内障,生活愈发的艰难,于是在一个黄昏,自己悄悄的悬梁自尽了。

葬礼按照乡俗照常进行的,村民们抹着眼泪送走了老叔。

那天几个儿子答谢村民,村民自发集资请戏班子唱了秦腔《墙头记》,平时爱戏如命的老叔的儿子儿媳妇羞臊的没有露面。因为这戏就是骂不肖儿孙的。《墙头记》根据蒲松龄的俚曲改编,叙述的是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演绎的是子女不孝,老来难,遭百般虐待,被推上墙头。这出戏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尊老敬老风气,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意义。

相关文章

  • 老叔的末日

    世人都到神仙好, 唯有儿孙忘不了, 痴情父母古来多, 孝顺儿孙誰见了? 《红楼梦》 这是一个老掉牙的故事,但也是一...

  • 老叔的末日

    我称呼他为老叔,是因为在村子里,他是和我父亲同辈的人,而且和老父亲搭伴管理我们所在的小队几十年,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是...

  • 老叔的眼力

    老叔的眼力(595字) 文/何国华 “老叔!老叔!” 正在村口大樟树下打麻将的老叔抬起头,发现叫自己的是顺顺。 顺...

  • 老叔

    在老叔家回来的路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老叔年轻时的身影历历在目,篮球架下的老叔,看着我一路小跑买烟去的老叔,初次...

  • 老叔

    阿胜 配电房有四平米的隔间 不通风而阴黑 住着一位矮瘦的老人 他是唯一的管道工 单位里有纵横交错的管道 大多隐藏在...

  • 老叔

    老叔乃是贤中强, 宝剑手持心不慌。 歌赋诗词肚里有, 古稀之岁展风光。

  • 老叔

    江南山水好风光, 人面桃花靥上扬。 行走徘徊街市上, 远观白发少年郎。

  • 老叔

    老叔名声已大扬, 腹有诗书气自强。 雪雨风霜洗礼后, 诗词笔墨更超常。

  • 老叔

    老叔去世了,车祸。已然过去了一个月,可直到此刻我也不敢去想整件事的过程,心疼。努力地躲着,克制自己不要去想,你会发...

  • 老叔

    老叔 老叔比我大11岁,听我妈说我小时候还会抢我的东西,那时候没有什么玩具,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80年代初我猜想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叔的末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ag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