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就要到了开学的时候,教学计划已经写好一月有余了,于是乎打算在开学前把配套的PPT做好,但是却出现了一些状况。
首先便是关于学习目标的取舍,一节课想要教的东西过多,但是孩子的容纳和理解程度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容量里选择最多最有用的知识讲述变成了最核心的问题,而选择讲述的知识关联性也很重要,如何顺利的把一节课上完而不突兀,是一门很值得考究的事情,教学机智也由此体现。
其次便是环节设计,想要训练的环节多,是出于希望孩子能够更好地把握知识、熟悉知识,但是教学活动设计的越多,配套的步骤也就越多,往往会担心课堂时间不够用,拿一年级美术第一课,明明是一节手工课但是由于还想锻炼学生的思维联想能力,所以配套了一个教学活动,有可能导致课堂时间不够,都是需要在实践中琢磨把握的。
其三在于对PPT环节把握的不确定,需要经过一次次的实践才能更好地把握每一个环节所处的最佳位置,以及如鉴赏课的展示量、展示时间、活动与小结的位置关系,都需要根据具体行情况进行分析把握。
其四是关于PPT设计,如何有趣而又明了的把教育意图传达给学生,而又不会因学生学龄低容易分神而降低教学质量,有时需要经验和积累慢慢品味的。
其五在于教学机智如何落到实地?虽然与教师本人的素质离不开关系,但是把教学机智模式化,产量化也是需要考量的,一个善于教学的教师总不能因为不幽默而被定性为不优秀的教师,这是不公平的,那么可以被复制的教学机智是什么呢?我有考虑人为设置诙谐点,即在教学中自主设计“包袱”,并在生活中对有趣的事情进行关注在课堂展延分享。
最后是关于翻转课堂的考量,有意想把“看动画”或“听音乐”布置为相对应的课前预习作业,但是顾及国内对于美术的不重视,还在探索阶段,之后会在家访、询问学生等途径证实是否可行。
希望可以成为一名班主任,继而让我再作进一步观察、探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