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小A在我们四个人的小群里和我们讲了一件事。
事情大概是这样,小A是个学习比较认真的人,尤其是对自己喜欢的课,但是她的同学则相反,会在上课的时候一直玩手机,等到老师布置任务的时候就什么都不知道,这个时候就会问小A。
一开始,小A还会耐心告诉她,但是时间久了,小A就会告诉她,上课不要玩手机啦,毕竟是专业技能课,不听就不会,而且她也讲不清楚,说了很多遍,但是无果,就在上个星期,一样的情况,在小A说了同样的话之后,她的同学脸色突然就变了,然后说出了让小A很吃惊又有点难过的话。
“我有点害怕。”
“是因为这门课不会吗?”
“不是,是有点害怕你。”
不得不说,我自己听到“有点害怕你”这五个字心里也有点一颤。
作为小A曾经的三年同学,我知道其实小A是一个很多方面会替别人考虑的人,所以曾经在一起为高考奋斗的日子里,我没少受到她的鼓励,以及因为自己的懒散而受到的“批评”,但是不管是曾经还是现在,我都对小A都充满了感激。
在这个竞争的社会,有人愿意一直鞭策你,催促你向前,真的是一件很难能可贵的事情。因为ta其实只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够了,毕竟,这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你也是ta的竞争对手之一,甚至于可能是争锋相对的对手。
小A说,她那天听见她同学的话,感觉头有点晕晕的,自己也一直在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管的太多了,是不是真的做错了。于是她向那个同学道歉了,并且告诉她,自己以后不会再“说”她了。
我思考了很久,告诉小A,如果自己自以为的“为她好”,已经不再对她产生好的影响,甚至是造成一种负担,那就放弃这种做法吧,实在没有必要“狗拿耗子”。到头来反而给自己徒增更多的烦恼与负担。
就像《课桌上的青春》里面的歌词,“各都有未来要走”,别人的路,我们没有必要插手。
曾经在高中的时候,因为大家都有一个高考梦,所以心里想的都是学习学习,没有更多的其他。一点点的情窦初开,不是被自己扼杀就是被外界施以压力,无果而终。
于是,我们更需要他人的督促,家长,老师或是身边的伙伴,不然那么漫长的路,那么高强度的学习,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下来。
但是,现在大学了,每个人追求的不再是学习这一个方面,目标也不仅是拿奖学金,当干部,入党,考研,你不是别人,你不知道别人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于是,我们就不要再替别人决定到底要做什么了吧。
之前看见一个朋友的个性签名觉得很有意思,“我烂泥好好的瘫在地上,不要你们扶”。那个时候还不了解她,看见这句话,心里觉得,一定是个不太上进的人吧,但是一年接触下来,发现不是这样的。
据她自己说,她每天基本上都是满课,有一点空余时间就是在宿舍写作业,没事的时候还要去实验室做实验,仿佛从来没有闲下来,于是她也拿到了一等奖学金,还有其他方面很优秀的表现。而不是我最初看见的个性签名那样。
有的人会把目标挂在嘴边,有的人是把目标放在心里,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目标都是一种人生信仰,别人看不见,自己努力就好,别人也更不需要去干涉,因为,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你也无法唤醒一个逃避现实,不愿意上进的人。想要努力的人,其实一直都在努力,虽然你可能看不见。
以前觉得学姐小C是一个不知道上进只知道看小说,打游戏,不学习的人。直到有一次学姐告诉我,她已经没有钱吃饭了。
我很好奇,学姐家境其实还好,怎么会沦落到没有钱吃饭?
后来学姐告诉我,她花了两千块钱买了一个网络教学编曲课程,于是就没有剩下什么生活费了。继续了解下去才知道,学姐已经向院里申请成立了一个配音工作室,但是又不仅仅是配音,他们会自己设计完成一些广播剧或者是其他,而作为工作室创办人之一的她,如果自己不多掌握一点技能,只怕也是很难服众,带领一个团队一起成长。听到这里,我是震撼的。
我们共在一个社团,社团努力的就是把我们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然而此前我对优秀的定义就是综合测评排名靠前,拿到奖学金,所以经常会自以为是的告诉学姐,我们要好好学习呀。但是学姐告诉我,“你们的目标是拿到奖学金,而我的目标是创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想,还是自己的眼界不够开阔,所以不曾企及到他人的高度,只是以自己狭隘的目光去看待一些外在的表象,不曾深入其中。环境变了,而我依旧是老眼光。
你以为的好心其实不一定会得到别人的理解,甚至有时也让别人反感。我们做事不是为了什么回报,但是最终招来别人的反感,也一定不是你想要的。成人的世界与孩童最大的不同就是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或许置身事外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但是也没有必要让所有的事情都与你有关,那样太累了。同样,不是看起来不努力的人是真的不努力,或许,他们心里早已有了一个规划,正在一步步践行。
我是南木
一个爱哭爱笑的疯丫头
我在我的公众号“南木忆”
期待与你相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