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表面装着很恨母亲,母亲叫我不理她,待母亲走后,心里特别想叫“妈妈,别走!”,但是我始终一次都没有叫出来,把那个称呼深深地藏进了心里。
很多次当我受到同龄人的欺负时,我很想跑到母亲那里去,多想母亲可以抱抱我,用她温暖的手轻轻的抚摸我的头,用温柔的语言安慰我。可是我的固执阻挡了我的脚步,我躲在角落里在心里呼喊着妈妈。
上了中学,我跟母亲真的成了陌路人,母亲不再叫我,而我见了母亲把头昂的很高,不再对她看一眼。那时我渐渐地懂得了母亲的艰难,她在新家庭里过的并不好,我经常听到她被打的声音,每次听见我都想不顾一切的冲进去去打那个男人,可我还是太懦弱了,没有顺从自己的心意。那时,我从内心里已不再恨母亲,我心疼她的遭遇,可是表面我依然对她很冷漠。
这种冷漠一直持续到我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我理解了母亲当年为何不理我们姐妹俩,内心已完全释然。如果我在母亲第一次到我和家时,不提以前的事,不让她伤心,从此以后和她如所有的普通母女一样就好了,也许我不会留下遗憾。可是世上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后悔药。
现在我还清晰的记得母亲第一次来我家时的情景。她害怕我不见她,她找了很多地方(我嫁的在另外一个镇上,母亲从来没有去过),问了很多人才问到我老公哥哥的家,她谎称是我大姑。我得知我大姑来家里时心情很激动,除了生女儿时娘家人和姑姑他们到过我家,女儿已经一岁了,娘家的亲戚没有人去我家。我迫不及待的往家赶,想快点见到大姑。
推开门,母亲见到我,她叫了我的名字,她那表情就像做错了事的孩子。我见到她很意外,但内心是愉快的,那一刻我想叫妈妈,但是我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就是叫不出口。我愣在那里,很久才从什么地方发出来几个字“你怎么来了?”母亲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她顿了一下说:“你结婚时我想和你说话,怕你不理我,我通宵睡不着,你生孩子时我想看你,还是没敢来,在家里又是开心又是担心,现在孩子一岁了,我不能再等了,我要看看孩子和你,你不理我也要来!”
听了母亲的话,我很想哭,很想叫她“妈妈”,内心有波涛在汹涌,可是表面我依然如临大敌,我亲切不起来,对她平淡的不能再平淡的说了几句话,对她的态度比陌生人还要冷淡,其实我是比较热情的人,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那样对母亲。母亲当时一定很伤心。
如果我只是态度上冷淡就好了,晚饭后,我和母亲坐在一起聊天,我提起了小时候的事,质问她为什么小时候不要我和姐姐。母亲像做错了事的孩子一样,她把事情的原因和经过仔细地给我说了一遍,很多事和我听说的不一样,但是我相信母亲说的话。这么多年,我们虽然没有沟通过,但是我几乎每天都在想念母亲,这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对母亲我是毫无犹豫的信任。然而所有的信任都抵不过我任性,我不依不饶的问母亲,心里接受了母亲,表面对母亲还是抗拒,我反驳母亲。母亲被我的态度伤了心,她哭了,我看见她难受,我也哭了。
泪水没有拉近我跟母亲的距离,也没有让我的态度变得柔和一点。晚上婆婆让母亲和我一起睡,我吱唔着,母亲生怕我为难,她说怕挤着孩子,她自己一个人睡就好了。
那天夜里我辗转难眠,想着母亲,但是又撅着性子,不去找母亲。母亲那一夜肯定也难以入睡。第二天一大早母亲就回去了,我也没有挽留。
母亲回家后,我再去娘家时,也没有去看望母亲(母亲的第二任丈夫也过世了,留下四个孩子),我跟母亲又一次成了陌生人。(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