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9日,我上课《老王》。用学习共同体的模式开展了这节课的教学。
我感觉什么是语文的课堂:即运用语文的学科知识教学,发展并拓宽学生的语文思维,就是真正的语文课堂。
本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首先我运用社会最底层的视角:人力车夫开启学生的关注点,社会上的平凡人人力车夫。
学生齐诵:两个轮子,承载着全家的嘱托,车夫的背,压的微驼。/ 风里来雨里去,一次次颠簸之后,熟记了城市里的每一个坎坷。/ 夏天的汗滴,已凝结成严冬的寒霜,染的两鬓,一片斑白。/ 轮子始终在缓慢的旋转,终点又成了起点,怎么也量不尽眼前的路。/ 但车夫喜欢这样,有路就意味着有了生活的希望!
老舍用小说的文体写人力车夫《骆驼祥子》,雪山白莲用小诗的题材写《人力车夫》,杨绛用散文的题材也写了人力车夫《老王》。
一,初识老王。
整体感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写了什么内容?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1639/5ea25d30c61614bc.jpg)
学习形式:(5分钟) 全体学生认真读全文,感知文章内容,读完全文,同伴之间一人A说文章内容,一人B认真倾听,互换,另一个人B倾听,一人A说内容。
学生之间互交流,互倾听,对全文内容把握的比较准确。
二、走进老王。
(学法指导:速读课文,抓住文中关键词、关键句及细节描写。)
思考:老王真的是不幸者吗?他有何品质?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1639/2b3daee4c88158fa.jpg)
学生学习形式:(5分钟)两人或四人一组从文中寻找依据,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老王真的是不幸者吗?
学生研读文本,从文本中各自寻找依据,讨论的热情很高。
展示环节(大约15分钟)学生有了意见的分歧:有的同学认为,老王是不幸的,从文章1--4段有直接的叙述和描写可以直接看得出。……。有的同学认为,老王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杨绛这么好的人,关心他,关爱他,同情他,帮助他,从文中……可以体会得出……
学生的展示热情高,由老王的幸与不幸,学生探讨到了老王的品质特征、探讨到杨绛的幸与不幸、探讨到杨绛对老王的好及愧怍…………学生能用一大段话来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是由一个问题衍生出的对文本深层次的理解及延伸与拓展,是一个问题涉及文本比较广的问题,学生有拓展的空间,有几位学生的探讨形成了辩论,这是很令我欣喜的,因为这是学生思维的拓展,是对文本自己的独特理解的展示。
这部分也是整堂课的教学重点及高潮部分。
三、学习老王。
你学了本文,从写人物上,你有何收获?(从写作方法,语言,人物描写等方面谈一谈。)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1639/a818daa102264e77.jpg)
学生学习的形式:(大约5分钟)此部分是学生学习文本之后的收获及语文回归,学生自己看着文本稍作思考就谈自己的收获,感受。
学生的展示:学习本文,学到了语文写作知识:抓文中的关键句、关键词语、写人物时抓细节描写、用对比写作手法、写小事情以小见大、举典型事例、详略得当等等。
听到学生语文学习方面的收获,从语文的角度出发,再回归到语文方面,这才是语文学习。
四、关注身边的老王。
(出示图片,展现社会上底层的平凡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1639/23911103f1a4184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1639/b4d0edebac820b5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1639/1a95440e8f27d21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1639/407600829b42b20a.jpg)
总有一种声音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张照片让我们隐隐作痛。在我们享受着媳妇的时候,不要忘记有一群不应该和我们一样的人正在苦苦挣扎。
五、作业设置。
1.课后读杨绛的散文《我们仨》。
2.写写身边的某个平凡的人。
学生学习方式:(只用1分钟)只看图片,拓展思路,视野,关注生活中的平凡人及需要帮助的人。此部分只是拓展。
本节课从学生的角度,学生的参与率较高,学生对文本达到了预期的理解目标,有一部分学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思维拓展的较深远,收获挺大。从老师的角度,设计的目标都已达成,达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之间有合作交流发生,有思维的碰撞火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