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西域来,传入东方古国后被善于思考的中国人,与本土的道家融合,继承老子思想精髓而成禅宗。跻身园林之都——苏州的狮子林正是禅宗的有形代表。
元朝末年高僧天如禅师来到苏州讲经,受到弟子们拥戴,因此为他买地置屋建禅林,谓之狮子林。
狮子林历经千年,兴衰循环,几次易名易主,至1917年,迎来了它的新一任主人——上海颜料巨商贝润生。贝家是苏州四大家之一,悬壶济世起家,六百年长盛不衰,名人辈出。
天意如此,同样是1917年,一位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出生在广州,出身名门的母亲为他取名贝聿铭,而狮子林的新主人就是他的叔公。童年时,每逢假期贝聿铭都会回到苏州,狮子林成了他童年时的游乐场。耳融目染,狮子林独有的禅境让他拥有了百年的从容淡定,荣辱不惊,我们从他设计的建筑中也能寻找到狮子林的蛛丝马迹。
图片来自网络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坐落于克罗拉多州的落基山脉山谷中,它的设计灵感虽然来源于印第安人的塔楼,但建筑和山合二为一的设计思维却源于东方的道家禅学,亦如狮子林,取材于太湖石的假山和白墙黛瓦的江南园林建筑毫无违和感。
图片来自网络狮子林,十几年前我曾经去过一次,因为当时对它的历史不甚了解,所以只如一般的游客一样看看热闹而已。当时印象最深刻的当属那些假山迷宫。假山傍水而建,通过暗道,石阶,小桥,建筑通连环绕。最奇妙的是你置身假山之中,四处搜寻时,透过太湖石特有的孔洞就可以窥见外面建筑,花卉,水池,天空的一隅,那样的视觉体验是在别处感受不到的。我想儿时的贝聿铭肯定在假山中看到过如此的景致,所以才会有日后法国卢浮宫金字塔的奇思妙想。当每位游客通过金字塔的入口进入其内时,那种迥异于常态的特殊的视觉效果一定会震撼他们的心灵,各有所思,这就是禅学中悟的真谛。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如果说卢浮宫的金字塔只是狮子林假山迷宫的少量尝试,那么日本滋贺县甲贺市的美秀美术馆 就是狮子林禅意完整的复制了。美秀美术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移步换景,曲径通幽,就如你行走在狮子林的假山中,不知前路在哪,会给你带来何种体验,好奇心让你不断前行,不知不觉间已达目的地,这亦如参禅悟道之心路历程。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毕业既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奖项的贝聿铭并没有好高骛远,他和房地产开发富商威廉柴根道夫合作达十二年之久。从商业及住宅群的设计入手,为日后羽翼丰满后建立自己的建筑公司打下牢固的基础。
初建公司时他仍旧脚踏实地地做商业及住宅设计,在纽约、费城、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之后,累积了多年经验的贝聿铭设计了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达拉斯市政厅等经典之作。
贝聿铭的设计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他却用东方的哲学心态淡化了困难,用阴阳转换的理念变绝境为通途。
为纪念被刺杀的肯尼迪总统而建的肯尼迪图书馆因为波士顿民众对贝聿铭设计的不满意几易场地,最后选址于多切斯特海滨的一片垃圾场,拖了15年才完工。然而,1979年落成的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图片来自网络同样是在这十五年中,贝聿铭遭遇了他事业中最大的打击。汉考克大楼在施工期间出现了严重事故。从1973年1月起,波士顿刮起一股强风,这使大厦的玻璃幕墙纷纷脱落,到1976年大厦正式启用时,工程已经延误了4年,费用由原来的8千万美元大幅增至1.6亿美元。
业主将玻璃制造商LOF和贝聿铭事务所告上了法庭,指责他们提供了“不够好并且完全不专业”的服务。LOF反诉业主诬陷,并控告贝聿铭事务所不良使用材料。贝聿铭则反诉了LOF。各方争持不下,直至1981年终于达成和解,并要求三方都对官司内容保密。
经历了这次事业危机后,贝聿铭并没有沉沦,而是审时度势暂停了美国境内的项目,转而开拓亚太地区市场。
图片来自网络1979年,贝聿铭受邀设计香山饭店。这是他回归东方文化的一次尝试之作。他用简洁朴素的、具有亲和力的江南民居为外部造型,将西方现代建筑原则与中国传统的营造手法,巧妙地融合成具有中国气质的建筑空间。这座建筑中有儿时苏州园林的记忆。乡愁是人老后共同的情感,已过花甲之年的贝聿铭也许更留恋狮子林时的快乐时光,所以香山饭店的设计中必然有家乡的元素,而不是北方民居或者宫殿。
图片来自网络中银大厦自1982年底开始规划设计,1989年竣工,1990年启用。中银大厦以竹子(节节高)的形象作为建筑主题,象征着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代表中国。有人说中银大厦像一柄刺向天空的利刃,这似乎不符合贝聿铭一贯以来的内敛平和风格,我更愿意把它看作一只笔,如大师的名字一样:握笔指苍穹,以作品为铭。
图片来自网络宋代的青原行思大禅师说过这样一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由此得来人生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85岁的贝聿铭已到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他接受苏州市委、市政府的盛情邀请,亲自担任苏州博物馆的新馆设计工作。
2002年4月30日正式签定了设计协议,2006年10月建成。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的封山之作,他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建筑智慧结合东方的传统美学以及对家乡的情感全部融汇在这座建筑里,创造出了独具魅力的视觉之美。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贝聿铭对这个设计作品格外宠爱,把她称作“自己的小女儿”。
从狮子林走出去,通过苏州博物馆再次走回来,相由心生,经历了百年的风霜雪雨后,贝聿铭的笑容干净得犹如孩童般清澈。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