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在中国出名是源于他的代表作《人间失格》。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大庭叶藏,其生活经历有一部分就是太宰治自己的生活写照。另一部分具有普遍性,这种普遍性就是反映人类的在痛苦命运中的苦苦挣扎,人性的丑恶,病态心理,虚伪及残酷无情。太宰治对于生命失望大于希望,颓废大于积极,他多次走向自杀的道路,多次又被命运之手拉了回来,但是从宿命论的角度看,他最终还是在39岁时自杀而死。
《人间失格》—太宰治的黑色忧郁
他为什么对生命如此不珍惜?对人生和这人世间如此的厌恶?从二十岁开始一直尝试自杀,而他作品中往往描写的都是悲伤、颓废、绝望、无助、辜负、痛苦、无力、苦苦挣扎而最后被命运废掉。有的读者对太宰治这种消极情绪感到十分不适,对他批评很多,说他展示的都是黑暗一面,带来的都是灰色阴暗的东西。但从他的作品中,普通人何尝没有找到自己的影子,以及看到他揭示出的不怎么完美的世界。描写黑色的故事和生活,并不代表世界就是完全是黑色的。但是这是一种对现实丑恶很犀利的折射,这是普通人对于命运的抗争,虽然悲伤孤独但一样深邃而震撼人心。太宰治应该说是诚实地面对了他的读者,他在剖析他自己,也是在剖析这个时代和社会的问题。当然他生活的时代是二战结束后的日本,由于战争带来的痛苦,他的文学作品中悲观情绪是主要的基调。
《人间失格》—太宰治的黑色忧郁
太宰治多次借用大庭叶藏的话说出了他对人类丑恶面感到的恐惧,感到畏惧,在与人们相处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地狱般的煎熬。这是对人性的彻底失望!我们现实社会也仿佛如此,人们交往之中欺骗、伪善、虚情假意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处于动物本性,所谓的真情流露少的可怜,顶多对于自己的家人和利益共同者显示了一丝同情和关怀,对于其他人,比如你的同事,竞争者,陌生人,透露的是皮笑肉不笑的虚伪,虚伪的关怀往往变成一种对于弱者的施舍。丛林生存法则从来不会同情弱者,弱者都是在苦苦挣扎后变成了废人,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把这个主题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尽管太宰治的作品中那些悲观阴郁的成分很多,有很多批评的声音,但是并不能改变普通人通过作品对自身的认识,甚至找到共鸣。因此,太宰治不愧为日本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人间失格》—太宰治的黑色忧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