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的路上每天写1000字有意思的文章
社会热度,科学巨星的陨落为何还比不过明星的一次出轨?

社会热度,科学巨星的陨落为何还比不过明星的一次出轨?

作者: 蕙茝_如常 | 来源:发表于2017-05-09 19:14 被阅读231次
社会热度,科学巨星的陨落为何还比不过明星的一次出轨?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有写过这么一段话让我印象很深,他说:“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这段话不由得使我将近日的社会事件联想在一起:人们普遍宁愿去关注明星的一次出轨,也不愿缅怀一位陨落的科学巨星。

2017年5月7日7时21分,即两天前的早上,国家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不幸去世。关于老先生去世的消息媒体并没有太多的报道,我是在公众号里的一篇文章中看到的,而文章的标题也让人眼前一惊,叫做《刚刚,巨星陨落,媒体竟如此冷淡》。

图片来自网络截图

和绝大多数人一样,对于科学届人物我也并所知不多,于是怀着好奇心百度了一下,结果不由得让人敬佩:

吴文俊院士,37岁凭借在拓扑学上的杰出成就,与华罗庚、钱学森一起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8岁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上世纪70年代开始攀登数学机械化的高峰;世纪之交,捧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

吴文俊院士对科学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被称为科学巨星是毫不为过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巨星,他的陨落所引起的社会关注却拍马不及明星的一次出轨,网上媒体的反应也一片冷清。我们可以看看百度热点搜索榜同一时间的相关截图:

这是七日热点搜索的第五十名
有关吴文俊逝世的搜索指数 白百何亮相的实时搜索指数
吴文俊逝世的实时搜索指数

经过图片对比,我们很清楚的看到:有关吴文俊逝世的搜索指数在七日热点不足第五十名的零头,更不用谈与排在前五十里面的那二十来名的演艺明星相比了。而在实时热点中,人们对明星的亮相的兴趣就已完胜吴文俊院士逝世事件,而与明星出轨的热度相比更是沧海一粟。

图片来自网络截图

就算抛开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不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明显感受到明星出轨与吴文俊院士逝世这两起事件在引发社会关注上的巨大差异。从今日吴文俊院士的逝世与明星出轨之比,再到诺奖获得者屠呦呦与明星婚礼的较量,同样都是行业顶尖人士,但在引发社会关注上,科学巨星无一例外地被演艺明星远远抛在身后。面对这样的现象,难道我们真的就不想问一句:why?

一、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1.社会大众对娱乐文化的普遍需求

我们经常会在网上看到许多评论这种现象时都会说“戏子误国”之类的话,把问题归咎于明星的也不乏其人。对于这些人对国家的关怀我表示支持,但是观点我却不赞同。

明星的数量和人气并不由明星本人决定,而取决于物质条件提高后社会大众对娱乐文化的普遍需求。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有需求必然就有供给,明星天然不是明星,是人们制造了明星。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对安全、 温饱 、精神享受的需求是层层上升的,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国家处于困难时期,人们的关注大都放在国防科技和生活温饱上。但今时不同往日,酒足思淫欲,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了那娱乐文化自然开始盛行,各类明星也应运而生也就不足为怪。

于是,国家安定,社会稳步发展,人们很容易便忘了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们,而大众对娱乐文化的普遍需求使得他们对明星趋之若鹜。并且,作为以获取人们关注度为主的媒体自然也迎合大众的口味,增大了对明星的曝光度。

2.行业性质的不同

因为有了大众的普遍推崇,明星才得以有巨大的知名度,也正是因此才衍生出与明星相关的各类节目、广告和产品。于是娱乐圈的情况就是:未成名的艺人想努力获取关注,已成名的努力保持热度。演艺明星的事业注定了他们需要社会大众的认可,并依靠大众的关注度为生。如果被社会大众所淡忘,那明星也就“死了”。

相比之下,大多数科学家的科研工作不需要与大量人群接触,他们可以传播的影响力大多局限在自己所在的小众圈子。而且,那些可以引起普遍关注的科学成果往往是一群人努力的结果,人们能记住的顶多也是作为领头的极少数。就像“两弹一星”的元勋,人们真正记住的能有几个?

行业性质的不同造成了明星效应与科学巨星影响力的巨大差异。

图片来自网络截图

3.人都是自利的,更关心与自己相关性大的东西

人人都是自利性动物,相较于离自己更远且研究内容往往并不引人入胜的科学家,人们更喜欢自己捧出来的娱乐明星。明星的生活日常、花边新闻总比枯燥乏味的科学理论和实验研究来得有趣,也更贴近生活现实。

在很多人的眼里,科学家只是一群埋头研究而没有情趣的群体,科学巨星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但明星却近在身旁。

社会热度,科学巨星的陨落为何还比不过明星的一次出轨?

二、这种现象带给我们的思考

对于这种现象,人们的观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强烈不满又王可奈何,认为应该将明星封杀,将娱乐行业的大量收入用于科研;还有一类人则不以为然或者说习以为然,他们本身并不在乎。

但这两种主流观点真的就正确吗?

首先,每个行业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明星的存在也是因为市场需求,科学家为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明星提高了大众的生活愉悦感,就这一点上讲两者没有对错之分。所以我并不赞同大量采用封杀的过激方式,用极端措施来制造所谓的公平本身就存在不公平。

但付出与回报比例的严重失衡是对科学巨星的不公平,同为行业的顶尖者,科学家一生所得可能不及还明星的一次片酬,所以采取必要的抑制措施是合理的。

明星的巨额收入的确源于市场需求,但需求的来源是人,物质水平上升了并不应该成为精神文明落后的理由?科技进步带来的国家安定才是人民能够安居乐业的基础,娱乐业再发达也挡不住某天空中飞来的核弹。

然而,最重要的还不是收入差异的失衡,而是人们对既有现象的满不在乎。

当我跟身边几个同事谈起吴文俊院士逝世的消息时,他们都问到:“吴文俊是谁?”。

我说:“他是国家科学院院士,对国家贡献很大的,是位科学巨星。”

他们不以为然地回答到:“然后呢?”

看到他们满不在乎的表情,我没有再说下去,心里却说到:然后我们至少应该了解一下这个人为我们做了哪些贡献吧。这是对科学精神最起码的尊重啊。

收入的差异还可以调整,但丧失了对科学精神的尊重便是民族巨大的不幸了,公民责任感和科学精神的缺乏对国家来说才是最可怕的。今年二月不管是中国航天总设计师任新民院士的逝世,还是98年长江抗洪总指挥、“抗洪英雄”董万瑞将军的离世都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这对我们难道不是一种警醒吗?人们对明星琐事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民族英雄的陨落。

我并不反对追星,也不赞成科学家就得受到和明星一样的关注度才公平。但我想说的是:社会的科技发展和国家的富强安定靠的是那些在背后努力付出的科学工作者。因为各种原因,他们的努力并没有受到足够多的关注,但作为公民之一,我们不能失去了最起码的责任感和对科学精神的尊重……

仔细想想,有颗星星就是以吴文俊院士的名字来命名的,但他的陨落所引发的社会反应却远不如明星的一次出轨,这难道不挺悲哀的吗?

谨此,缅怀吴文俊院士,以及那些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巨星、民族英雄!

历史最终会验证谁是真正的“明星”!

相关文章

  • 社会热度,科学巨星的陨落为何还比不过明星的一次出轨?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有写过这么一段话让我印象很深,他说:“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

  • 今天,你出轨了吗?

    近年来婚内出轨一直受到人们的热议,尤其是进来几起明星婚内出轨把出轨的热度推向高潮,人们不禁要问了:为何现在的婚...

  • 教育

    前不久,中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谢世,至此,三钱巨星先后黯然陨落,为什么是“黯然陨落”呢?因为中国科学界后继无人,联想...

  • 巨星的陨落

    《苏东坡传》看到了最后,可是越看到最后心情越沉重。 苏东坡向朝廷请求百万拨款,结果却是:钱在,却没有买米,本来的五...

  • 巨星的陨落

    北京时间27日凌晨,NBA篮球超级巨星科比·布莱恩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乘坐直升机时,直升机不幸意外坠毁,机上九人全...

  • “巨星”的陨落

    说起达叔,说他是巨星也不为过,没有演过主角,却是“黄金配角”,带给了我们很多换乐。 小时候看逃学威龙,功夫足球,只...

  • 明星们的爱恨情仇,做不了你爱情婚姻这堂课的教材

    1 白百合出轨了! 很多大众熟知的明星也出轨了,每一次明星出轨...

  • 天才巨星的陨落

    他曾经说过一句话:“生命不在于得到什么,而是在于做过什么”非洲平民演出巡回之后,他感受非常深刻,于是写下了这样的感...

  • 科学巨星患抑郁症陨落

    又一个抑郁症患者走了 新春伊始,万物生长,一切都充满希望。可是在昨天,惊闻一个亲戚因抑郁症自杀了。 老公不停念叨着...

  • 好好珍惜自己的羽毛

    其实,我觉得女明星出轨比男明星要付出的代价更大。 这个社会确实存在着双标,对于女性出轨,更加难以容忍,女明星的人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社会热度,科学巨星的陨落为何还比不过明星的一次出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yi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