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故事|| 忙忙碌碌的军转时节-19
先简单说说这个无领导小组讨论。
讨论的题目一公布,有几个老哥就先后抢过话筒,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说起来是头头是道,滔滔不绝,慷慨激昂,金句频出,连赵大海一听之下也忍不住要击掌叫好。
最后,到了15分钟无领导小组讨论结束的时候,赵大海连麦克风都还没有抢到过。
不过很遗憾的是,虽然抢到话筒的几位说的异常精彩,但是团队的整体任务没有完成,全组的无领导小组讨论,失败。
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人都觉得灰头土脸,一个个抢先发言的老哥更是垂头丧气,互相埋怨。
唉,都是奔着自己的美好前途去的,有些个人实在是太想表现自己了,哪还有什么团队精神。跟这么一帮人分到一组,赵大海也是自叹晦气。
再说这上机考试,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那比起上午的心理测评和职业性向测试来可是复杂多了。既有逻辑考题,又有申论表达题,还有与时事相结合的个人评论题。每个人答题之后都是惴惴不安,考的咋样,谁也说不好,每一个参加的人都是感到自尊心,自信心饱受打击。
最后的用人部门领导单独面谈,给赵大海留下的印象倒是不错。
报社的人力资源部,人家也叫党委组织部,和党群、纪检部门的领导一起面试的,党群、纪检的领导先谈的,主要是谈来了以后的主要工作内容,工作环境条件,出差加班特点等等。组织部负责的同志则详细征求了自己的求职意向,同时也把目前人民日报社能够提供的工资水平范围,福利待遇,休假制度等等介绍得相当清楚,之后还问自己有什么样的意见和要求。
赵大海听的仔仔细细,听完之后心里也是清清楚楚。人家把内容介绍的相当简洁明了。不愧是专业干人力资源工作的。至于自己的意见要求,赵大海回答说没有,完全听从组织安排就行。
看来对方对赵大海不提任何额外条件的回答很是满意,中间不住地点头微笑,也表示欢迎赵大海这样讲政治,顾大局,不计小利,服从组织安排,不讲条件的优秀军转干部能够到人民日报社来工作。
最后双方热烈的握手,礼貌的告别。同样叮嘱赵大海说,在最近一周内给出是否录用的反馈意见。
走出人民日报社大楼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赵大海对自己在这里唯一表现满意的环节就是最后的单独谈话环节,至于前面的两个测试环节,赵大海都是愤愤不平,考的什么玩意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