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周卫英老师崇拜已久 ,周老师已在写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现在已是“哲思”、“谈写作”、“散文”、“艺术”、“健康养生”等专题的推荐作家。
周老师显然已在写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已成为了“大咖”。但他毅然每天雷打不动发三篇文,可足已见得他的谦虚。
更重要的是他成了“大咖”,却没有“大咖”的傲气。身边还培养出了谢寒、宁静致远、莺歌Yan舞等优秀写作老师。并组建了交流群,交流群宗旨是“别人培养写作者,咱培养写作老师,并且这个群永远不收费、不收费”。
让人倍感幸运的是我昨天进了这个交流群,再一次近距离更真实的接触周老师。并且与这么多优秀老师在一起,我想:“我一定会进步更快。”
我只所以进群拜师,是因为我已在简书上稀里湖涂的几个月了,也零零碎碎写了五万多字,感觉进步并不大,也产生了疑虑。是不是遇到瓶颈了呢?
其实每个写作者都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摸索阶段,找自己的特长;二瓶颈阶段,需拜师了,只有拜师才能进步更快;三完美阶段,再进级。
不过刚到简书时,我也曾进过两次别的交流群。我以为找到了救星,高兴的不得了。可后来彻底失望了,发过去一篇文章无人问津, 一次、两次……最后心都凉了。
还有一个交流群更残,只在里面呆了一天,你猜怎么了?被“踢”出来了,要交一百元学费,像这样的交流群不进也罢,最后只有闷着头自己练了起来。
直到最后遇到了周老师,我心里的一把火才又重新烧了起来,并且越烧越旺。
“是的,你找对了,找到了周老师,找到了这么多优秀老师,你会进步很快。”谢寒老师说。
昨天进群第一天,我就想表现表现,就起了大早,虽然头天我就考虑好了标题,但还是一直进入不了状态,好不容易便秘式的写完了《幸与不幸》,可读起来总觉得不够流畅,可又实在找不出毛病 ,只好硬着头皮发了出去。
“陈杨柳这么早就发文,看起来是一个真正的热爱写作者。等一会让“值日生”谢寒给你评评。”周老师说。
“只有早上有空,谢谢老师。”
自从早上发了文,我心里就不安起来。因为是第一次发文 ,第一次有老师实实在在的点评,高兴之余难免有所不安,这也极为平常。
一方面自己也断断续续更了几个月文,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最起码是好习惯养成了。只要发现有可写素才,非写出不可。如果不写出来,心里始终觉得被塞着什么,当然也难受到了极点。
另一方面,通过自己几个月的努力 ,写作无疑也初见成效。急欲想得到肯定,我像小孩子般等待着。
“陈杨柳文友,只以一篇文章评价一下人是不够的,我也看了你近段的其它几篇文章。大多以抒发感情为主,也行成了自己的格调,文笔老练,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写文、成文、发文,值得称赞。”谢寒老师说。
评论刚一发出,周老师就说:“谢寒,评论文章不能光找优点说,也要找缺点。当老师要“心狠手辣”、“一针见血”。陈杨柳的缺点很多,并且也很明显,你得指出来,不指出来别人还以为你不知道呢?”
周老师话音刚落,下面就附和声一片,“是啊!缺点得指出来 ,来就是求进步的 ,找缺点的。”
“陈杨柳竟在那么长的工作时间下,还能努力写文、发文,实属不易。我没敢说缺点,怕打消他的积极性,容我再想一想。”谢寒老师说。
等我忙里偷闲,再又一次看手机时,谢寒老师的评论又来了,“陈杨柳在早上能短时间内,快速写文、发文,估计没做大的修改,一写好就发了出来。文章写好要改,最少改两遍。题目应改为《勤耕不辍》。首先你这篇《幸与不幸》,幸你只写了进了周老师交流群,你进群的目的,以及有想什么样的收获,你并没有写,你写得有点像日记,总之一句话不够深入,这是其一;其二:你的这篇文章不够明快,隐隐约约潜藏暗伤成份,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明快的,给人的感觉是快乐的。”
当我看到这些时,说心情没有波动那是假的,但那丝不快乐很快一闪即过。因为我既然能够走到今天,既然已写了五万多字,说明我心已足够坚强,足已能承受得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在说这“药”虽苦,却很治我的“病”。我也很乐意,更愿意趁热喝下,希望“药”到“病”除。
谢寒老师点评不但精彩,而且人也很细心。晚上又发来了鼓励的话:“今天给你点评的缺点别气馁,其实你能抽空快速写文,已经很棒了。前面我看了几篇文章,写得很不错,继续加油吧!”
是啊!有周老师、谢寒等各位老师以及这么多文友的真心帮助,我得加油!
谢寒老师不但看了我发的文章,也看了以前我其它的文章。从这一点来看,足已见得用心程度,敬业程度。我从内心感动、佩服。但我也有一点小小的看法,不太甚解,求老师指教。
过去我写的文章确是不够明快。从标题上就可以看出,如《幸与不幸》、《流泪的百合花》、《“傻娘”》……可我想这也是艺术的一种行式,悲中有喜、丑中有美、丑欲其美。像《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虽是丑角,但其实并不丑,心是美的,反增其美。
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是无止境的。只有谦虚、更谦虚;思考、再思考;探讨、再探讨,才能走的更好、更远。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