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史学历史
简论世界通史(第21期)

简论世界通史(第21期)

作者: 460c4d47e0f1 | 来源:发表于2018-05-23 21:02 被阅读100次

    本系列文章,适合不太熟悉历史的读者阅读(文章内容概括全面但不是很丰富),便于读者快速连贯地了解世界历史。

    本系列文章,将为您简单地、系统地讲述并分析【人类从远古时代至今21世纪的世界历史】,文章不过多叙述历史故事,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角度系统性研究人类世界历史发展。


    第五章 新兴的西方世界

    第5-1节  扩张性的商业社会——充满活力的西方

    西欧的概念:【在今天,“西欧”有两个意思:在地理上的“西欧”指今天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等部分,与中欧、南欧、北欧相邻;而在政治上的“西欧”,指的是除东欧外所有欧洲。在接下来的叙述中,不同场景应该对“西欧”有不同的理解。在历史中,“西欧”一般指政治上的西欧,我们下文叙述的西欧,在没有说明时,指的就是政治上的西欧】

    地理概念的“西欧” 政治概念的“西欧”

    前期我们分析过,在中世纪欧洲,主要是西欧,商业活动十分发达,而且更重要的是商人地位很高,这与其它文明社会不同。在伊斯兰世界,商业活动也十分活跃,穆斯林们在陆上、海上频繁的进行贸易,在整个阿拉伯世界、印度洋上,商业活跃属于穆斯林,而不是属于欧洲人。在远东,中国的唐、宋时期,商业活动也很发达,但那是相对于其它世界来说,商人在中国依然是没有地位的。在印度半岛(南亚),商人的作用也是很小很小。所以,世界史进入15世纪后,在商业上,竞争者主要是穆斯林与欧洲人。由于集权的俄罗斯帝国建立,东欧商业活动受到限制,所以商业活跃的欧洲,主要是西欧。

    西欧是天主教世界,与之对立的是东欧的东正教世界,再东南边的伊斯兰世界。在西欧,由于政权的弱小,导致相对天主教会力量很大。天主教会视自己为“世界的宗教”,那些东正教徒、穆斯林都是生活在痛苦中的,必须被得到解放。所以,天主教会极力将自己的“福音”传到世界。这样,出现了欧洲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在罗马天主教皇的支持下而组成,由于身带十字架而得名。在整个中世纪时代,十字军进行过多次东征。在巴尔干半岛,十字军阻止了东正教拜占廷帝国对西欧的再扩张,在伊比利亚半岛(今天的西班牙区域),十字军阻止了伊斯兰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十字军与穆斯林一样,都是以宗教名义的军事入侵,但由于伊斯兰世界建立了强大的帝国,穆斯林军人属于帝国,所以穆斯林征服的结果一般只是为了政治目的与经济目的。而十字军由于是教会组织,并不属于某个帝国,所以十字军东征目的是“将世界变成天主教的世界”。

    中世纪欧洲的宗教环境  

    十字军东征在12世纪取得过一些成果,但与之后的突厥人、蒙古人相比黯然失色。随后,十字军东征慢慢消失。但在十字军东征过程,他们见识到了拜占廷帝国的发达文明、更见识到了繁荣的伊斯兰世界,欧洲人惊呆了,他们在记忆中原来只有古罗马文明,而现在他们知道了在罗马帝国灭亡后,世界竟有拜占廷帝国、伊斯兰世界如此繁荣的文明。而在蒙古人短暂统一欧亚大陆的时候,欧洲人又直接接触到了印度与中国,中国、印度空前发达的物质社会,令欧洲向往。如马可波罗的事迹,使欧洲人惊叹东方世界的成就。而且印度、中国,不是伊斯兰世界,天主教社会幻想东方也成为天主教社会,一起来夹击对付他们敌人穆斯林。

    欧洲人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但对东方的向往,使他们探索、甚至征服的愿望空前,而这种思想集中于欧洲的商人。欧洲商人们越来越活跃,他们在贸易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利益,与穆斯林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穆斯林在强大政权(主要是奥斯曼帝国、波斯帝国)的支持下,封锁了陆地。尤其是强大的伊斯兰教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成为了地理上阻挡欧洲商人的屏障。虽然东欧-西伯利亚也可以到达东方,但巨大的经济成本是欧洲商人不可能接受的,穆斯林在陆地商业贸易上获得了绝对优势。

    穆斯林占据了贸易的中心,欧洲商人苦恼,但有一个比穆斯林的阻碍更令欧洲商人痛恨的事物,这就是束缚社会的天主教会。

    第5-2节  解除禁锢——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在强大的天主教会控制下,社会越来越禁锢。在中世纪末期的欧洲,天主教会的道德准则与社会准则已相当完善,一套完善的神学思想在欧洲社会中形成。这种神学思想,忽视个人的存在,而且对技术学说的发展也很不利。神学思想是固定的,新的技术学说一旦与天主教会的世界观不同,往往被扼杀。在天主教世界,世界的核心是神,而不是人,人的活动必须在神的意识下进行,而只有教士才能是传达神意的人,教会垄断了对学说的解释权。总之,天主教社会开始对社会发展不利,尤其不利于商业的发展,对商人的利益都构成了阻碍。

    西欧社会伟大的文艺复兴开始了!地区首先是在意大利。在拜占廷帝国灭亡后,大量研究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学者、书籍进入西欧社会,西欧人直接接触到了这些古典文化。意大利距离这个区域最近,所以意大利地区社会最早接触到这些思想。古典希腊-罗马文化,尤其是古典希腊文化,这种文化强调的是人的创造性,以人为核心,所以,不满天主教社会的人,尤其是商人,很愿接受这种文化,甚至自由民们开始用这些文化来讽刺教会的神学。在这种古典文化的基础上,文学、艺术学上开始得到应用,诗词、小说、绘画等大量表现希腊古典文化的作品出现,而核心,都是人文主义,抨击神学思想。当然,面对强大的教会,这些抨击都是暗藏的,这些文学、艺术学中对人文主义的强调、对神学的抨击,教会开始很难发现,甚至教会开始还支持这种文艺复兴。慢慢地,大量的自由民们接受这种人文主义思想,很多人开始认为改变这个世界的是人,而不是神。

    意大利社会,政权是依然是众多城邦的组合体,与古典希腊社会相似,所以这种文化传播也很加容易,慢慢地,西欧社会的人们都接受了这种人文主义思想。文艺复兴在整个西欧开展。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人物,如但丁、达芬奇、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等等,人物很多,我们不在这里一一介绍。名家的推动,使所有自由民(商人、手工业者、部分逃出的农奴),甚至一些君主、贵族都开始接受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思想在西欧社会被很多人接受。

    文艺复兴下,人文主义思想下的人们主张建立一个新文化制度社会,这与教会最终导致了冲突。教会严格控制人们的思想,引起了人们的反感,而且教皇对各君主的施压也造成各君主的不满。16世纪,在全社会思想的碰撞下,宗教改革开始了。这时候出现了许多伟大的人物,如马丁路德、慈运理、喀尔文等等,他们都在积极地宣传新的基督教义,在这场宗教改革中,甚至出现了流血事件,但追求新社会的人们还是坚持着。最后,整个西欧社会在宗教教义上分成两派,这个分派导致几乎每个势力每个人都必须做出决定,因为整个社会就是天主教社会,君主、贵族也都要做出决定。最终,天主教分裂了!

    在西欧各个地区,出现了新的教会,这些教会修改了一些教义,但依然是信仰“唯一的上帝”,他们依然是基督教徒,但有一点,他们只相信上帝,而不再服从于罗马教庭,他们自己研究《圣经》来体会上帝的伟大,而不是靠罗马教庭来解释《圣经》。这样,各地区尤其是西欧(地理上的西欧)、北欧、中欧,均建立起大量新的教会,它们都是基督教徒,但教士们不服从于罗马教皇,他们把新的教会恢复了原有名称——基督教,人们一般称为基督新教。这样,基督教世界,分为东正教(希腊正教)、天主教(罗马公教)、基督新教三个部分。今天,狭义上的基督教,指的就是基督新教,广义上的基督教是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的统称。

    基督新教的教会分散于欧洲,主要在西欧(地理上的西欧)、北欧、中欧,没有统一的教皇,以圣经为最高信仰和道德准则,无需按罗马教庭意愿来进行社会活动。基督新教,我们在这里不去过多研究,这是很复杂的事物,在这里我们只说两点,一点是基督新教没有统一服从的教庭,一点是出现了理性主义。新教,一方面,没有统一教庭需要服从,更能得到君主的支持,因为贵族、君主在不接受罗马教庭“领导”的情况下仍是基督教徒,各国君主们的政权不再受罗马教庭干涉,他们对新教是欢迎的。另一方面,新教不反对人文主义,人们的行动无需按神的意识来进行,所以,基督新教能被许多怀有人文思想的人接受,尤其是商人。这样的新教,并不是力量减小了,相反,他们的力量依然是强大的。欧洲社会早已成为信仰社会,人们必须有信仰,大量欧洲人接受新教,就证明了新教的力量。新教不控制人们的思想,因为所有活动都是在上帝创造的规律下进行的,所以新教对后来的科学革命影响便小得多。正因为新教在社会基层的力量,新教虽不参与政权,但君主们也不是敢得罪新教的,而且重要的是没有必要,因为新教对当时西欧国家政权没什么阻碍作用。所以,政权与新教得到了较好的统一。

    这里需要说明,并不是所有天主教地区都成为新教区,新教盛行的地区,主要在西欧(地理上的西欧)、中欧、北欧地区,因为这里商业得到空前发展,人文主义思想活跃,天主教对这个地区的活动造成了巨大阻碍,人们存在巨大的宗教改革动力。在南欧(今天的西班牙、意大利、部分巴尔干地区),仍是天主教社会,那里的商业活动比起西北欧较差,人文主义思想不像西北中欧社会那样大量存在,并且这里距天主教中心-罗马教庭也近。而且,在刚刚赶走穆斯林的西班牙、葡萄牙,建立了民族君主国,又通过殖民扩张强大了君主的权力,它们的君主强大到可以不受罗马教皇控制,所以这些地区还是天主教社会。

    16世纪宗教改革后的欧洲宗教情况

    近代初期欧洲的宗教情况:南欧天主教信徒较多,因为商业活动较西北欧较差,人文主义思想不如北面活跃(虽然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但最后是西北欧人文主义思想更活跃),而且此时西班牙、葡萄牙通过殖民扩张强大了国力,君主力量强大,不畏惧天主教皇,君主不存在宗教改革的动力;西北欧新教徒较多,因为那里商业活动高度发达,人文主义思想活跃,反对天主教最强烈,君主们也迫切希望通过宗教改革消除罗马教庭的影响;但法国是一个例外,法国处于人文主义思想活跃的西欧(地理上的西欧),但法国建立起了中央集权,不畏惧天主教皇,中央不存在宗教改革的动力,所以法国是天主教社会;中欧是天主教与基督新教冲突最大的地方,这里商业一样十分发达,人文主义思想活跃,但这里却是神圣罗马帝国统治的核心地区,天主教会的世俗势力强大,所以中欧成为了天主教与新教对最激烈的地区,流血事件也最多(后来暴发了著名的“三十年战争”,后面章节会讲述)。

    之后,在新教社会,欧洲社会的内部问题得到了暂时的解决,统一的民族君主国更容易出现,部分君主不再受控于罗马教皇。失去罗马教皇支持的封建主,力量更弱了,再加上商人经济上的挑战,封建主在政治、经济上全面衰落,为民族君主国的统一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而且更重要的是商人的活动不再受到阻碍,他们海盗式的商业活动不再受教会准则束缚,他们追求的先进技术学说不会受到神学的压迫,他们还得到了君主的巨大支持,因为商人是能给君主带来最大经济利益的人。就这样,不受天主教罗马教庭影响的西欧地区(可能是基督新教地区,也可能是建立中央集权摆脱罗马天主教皇控制的地区),开始了崛起之路。

    第5-3节  进入殖民时代——地理大发现

    欧洲人继续与穆斯林进行着贸易的竞争,新教社会得到“宗教解脱”,西欧又出现了不受罗马教庭控制的民族君主国(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欧洲商人的竞争性优势越来越强,因为他们一般有政权的直接支持,这种支持不仅只是保护,还有“赞助”。另外,西欧社会对新技术的研究活动,开始不再受制于教会神学说的影响,商人可以研究更好的方法来进行商业活动。这些优点,都是当时穆斯林所不具备的。

     奥斯曼帝国在陆地上对西欧与东方贸易的阻碍  

    但在陆地上,强大的奥斯曼帝国等伊斯兰政权,保护着穆斯林,所以欧洲商人很难与之抗衡。但在海洋上,伊斯兰帝国政权不会直接“赞助”穆斯林,所以在海洋贸易中,穆斯林开始处于劣势。最后,穆斯林开始认为“真主派他们来成为陆地上的主人”,而海洋不属于他们,所以穆斯林开始慢慢放弃海洋,而正是这种局面,给了欧洲人机会。

    15世纪末至16世纪,带着追逐利益的愿望,西欧的商人开始了远航。这时,世界先进的航海技术已传到了欧洲,罗盘的使用,使航海更加容易。欧洲人开始在海洋上寻找与东方印度、中国直接接触的地方。这时,出现了许多人物,如哥伦布、迪亚士、达迦马、麦哲伦等等。结果,他们了解了海洋,但他们没有与印度、中国建立直接联系,而最重要的成果是发现了美洲。

    西欧--大西洋--美洲

    这里用“发现”一词,不是说美洲原来不存在,而是未被文明社会(即欧亚大陆文明社会)发现。在广阔的美洲(北美洲、南美洲),其文明一直处在早期古代社会中,有很大地区还处于原始部落社会中,他们不为欧亚大陆的文明社会所知。而地理大发现,让欧洲人知道了世界竟还有这样一个富饶但落后的大陆。

    地理大发现,让欧洲人惊奇,更让商人兴奋。之后,欧洲人开始疯狂入侵这个文明落后的大陆。

    广阔的大西洋,使美洲大陆与欧亚大陆分离,在早期古代文明中,受于航海技术的限制,欧亚大陆的人很难到达美洲。历史上,穆斯林、中国人,都曾建立过强大的海上力量,也都开展过海上贸易,但最终均放弃了海洋,而欧洲人对海洋的探索,可以说是被迫的,但他们成功了,之后,欧洲人开始将世界连为一体。


    【若想读《简论世界通史》全部内容,请关注我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论世界通史(第21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ed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