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散文
太湖牛仔风情度假村一日游

太湖牛仔风情度假村一日游

作者: Hua度 | 来源:发表于2023-12-17 19:59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此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前几日,在手机上借助腾讯视频会员观看了朋友圈宣传得沸沸扬扬的电影《前任4:英年早婚》。至于为什么没有去电影院观看,一是少个观影理由,二是经济不允许,三是没心情也没时间。“影片精彩纷呈,弹幕注入灵魂”,且不说弹幕鹅们关心人家韩庚人到中年体态发福的鸡毛蒜皮、狗屁倒灶的琐碎事情,在我看来,简直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一句话就可以打发网上这些闲得蛋疼的“粉丝”,或者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乃是“看客”,用网络流行词就是“朝阳群众”,“干你鸟事!”。

别人谈“前妻”,说“前女友”,综合起来,都叫“前任”,我却反其道而行之,讲一下“前公司”。

2019年5月底,前公司组织员工团建活动,分为两个批次。现在我已经忘记自己属于第一批次还是第二批次,大概是前者。出发地是上海市嘉定区,目的地是太湖第一岛——西山岛。

以前我就写过一篇关于此次出行的文字,老甘看了后说,你咋只写了路途所见和太湖山水,活动内容那么有趣,为何不见你付诸于笔端呢?

公司联系了旅行社,接我们的乃是一辆大巴车。我们带上公司准备的必备之物和个人行李,大约30来人,俊男靓女,欢歌笑语,一路高歌猛进,车很快出了上海地界。

太湖水面之广阔岂是我一个生长在黄土高坡上的年轻人所能够想象的,我只知道车在一条临水的公路上疾驰,车窗左边乃是横际无涯的颜色介于淡青和土黄之间的湖水。极远的水天相接之处,我恍惚看到了有人架着一叶扁舟随波而逝。但据老甘回忆,硬说没有,有可能是我记错了,或者想象力的翅膀变硬了。

是啊,夕阳西斜,远在天边,一池春水,摇曳着一溜暗金色的波光。一叶白帆,似有还无,模糊不清,飘荡于红日之下,周围一片混沌。此情此景,顿时让人梦回那个港片辉煌的年代,耳旁传来关正杰和关菊英合唱的那首《两忘烟水里》。

道路两旁除了隔离带、路灯、崭新的行止线,开始出现村庄、商铺、农田,白墙黛瓦的房屋,有篮球架的学校操场,当然还有一树一树明显经过农人打理过的桃子和枇杷。

等到了地方,我们集体下车,开始登记住宿。大家都是拿身份证,老甘却很特别,掏出了自己的驾驶证。那时候我还没去考驾照,对此很是羡慕。该年的秋冬之交,我回到西安,经过两个多月的备考和练习,终于拿到了心心念念的驾照。但悲剧的是,从此以后,基本就再没摸过方向盘。

很庆幸,也很感激,上头安排了老甘与我同住。我们放好行李,马上下楼,准备参加第一个集体节目——吃烧烤。

食材全是我们带来的,只不过借用了人家的灶台、炉火、器具、调料。替我们烤制食物的全是大妈,应该是附近的村民。看来双方合作已久,她们动作娴熟,脸上浮现笑容,说着我们听不懂的吴侬软语,一边有条不紊地做事,一边招呼我们来拿烤好的东西。

不时有流浪狗、流浪猫嗅到了肉香,熟门熟路地从草甸子上跑过来,或者穿越竹篱笆,跳过荆棘丛,孤魂野鬼那样四处游荡,期望能够得到人类垂怜,赏赐一点残羹冷炙。但它们运气很好,因为女人。

女人天生就是演员,或者说她们骨子里就刻有戏剧表演的天分,她们喜爱表演,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准确地说是在男人的面前。

莎士比亚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女人啊,你的名字叫弱者。女人感情丰富、细腻、多变、复杂,天性同情弱小,比如杨康的生母包惜弱,同理心强,比如女人闺蜜的最大益处就是作为一个倾听者,相对无言,共同流泪,纸巾满地,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指天骂地,剑指“渣男”“负心汉”,然后一起疯狂地吃,疯狂地玩,美其名曰“不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把痛苦扼杀在吃和玩中”。

女人极有耐心地蹲下,将大串的肉食一点一点从竹签上扒拉下来,小心翼翼地喂给阿猫阿狗吃,一边轻声细语,原谅我,那绝对是我从未听过的呢喃和呓语,一边伸手去抚摸猫头和狗头,我想,那柔软的质地绝对能够超越鹅绒和狐裘。

那天不止我们一家到此,不远处的一处小广场上,另有一群人在围着篝火跳起了锅庄舞,更是欢声笑语,前提是他们吃饱了,有气力。大家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住了目光,眼神中透露出了向往和羡慕的神色。

人总是这样,有句话这样说“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俗语语也说“这山望着那山高”,贬义的说法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连张爱兰也说:“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沾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粒朱砂痣。”所谓“得陇望蜀”是也。

很快吃烧烤活动告一段落,此时已是满天繁星,夜风渐起,那寒意便如菜叶上的虫子一般,慢慢地浸了上来,人们三三两两地相伴着离去。当然这么早倒头就睡完全不符合现代都市男女的习惯,上头给出的意见是去心灵驿站,其实也就是个小酒吧,可拼酒,可闲谈,可唱歌,可打台球,可搓麻将,亦可月下独酌,对影无人。

同行的小李深藏不露,点了一首粤语老歌,反正我是听不懂,认明白大屏幕上的繁体字都费劲。老陈那自不必说,他每天的工作从唱歌开始,拿起话筒,就是麦霸,完全可以唱到精疲力竭,天荒地老。

有相熟的,要好的,或三人,或五人,相约前去拼酒,女中豪杰,挽起袖子,口出狂言,誓要一较高下。不是“石头剪刀布”,就是“十五十五二十”,至于更高阶别的“哥俩好啊,三匹马啊,五魁首啊,六六啊”还没学会。参与者八九人,旁边还有观看者两三人。

老甘和人打台球,我负责在一旁摇旗呐喊,观摩学习,每局结束后从台球桌的底洞里掏球,再就是看那些画面久远的MV,欣赏情歌中男男女女悲欢离合的故事,听那些耳熟能详的或者从未听过的歌曲。

隔壁两个小房间全在打麻将。麻将的玩法据我所知,比扑克牌还多。我比较熟悉的是陕西麻将,看了一会儿也没看懂,就悄悄出去了。

因为我们下午五点才出发,所以第二天才是正日子。

一大早我们就听到外面有响动,于是起身拉开门,汇入到人流当中。听上头说早上安排的是自由活动,大家一哄而散,各自去体验心仪的项目。

既然主题是太湖牛仔风情,怎能不去骑马呢?

没想到吧,牛仔,放牧的可能是牛羊,但胯下绝对是一匹好马。

但我却没有上马,一是自己过度横向发展,怕压坏人家的宝贝疙瘩,二是不能在圆形场地纵马驰骋,只能穿着防护衣,任由牛仔骑着马,再牵着你的马缰绳,缓慢地走一圈罢了。主办方做出这样的考量当然是为游客的安全着想,毕竟坠马可不是闹着玩的,比如《淮南子》里面的“塞翁”,他的儿子就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跌断了大腿,但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条成语。再比如伊丽莎白时代的女诗人伊丽莎白·芭蕾特·布朗宁,也就是勃朗宁夫人,15岁时骑马不幸跌损了脊椎,之后下肢瘫痪长达24年,但其作品涉及爱情中的欢喜、激动、担心等情绪,甚至影响了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丽·狄金森。

不能骑马,但可以坐马车。马车有着高大的木轮,由两匹骏马同心协力拉着徐徐前进。整体装饰还算华丽,车厢外边刻有精美的花纹,其内最大可容四人乘坐。马车走的是固定路线,有出发站和终点站。两边是翠绿的树木作为绿化带,中间是煤屑铺就的小路,此起彼伏,弯弯曲曲,可以说我们是在围绕着卡丁车场行走。

卡丁车就需要排队了,有一人开的,也有两人坐的,左边驾驶,右边看风景,适合亲子、情侣、夫妻、好友。卡丁车驾驶也比较简单,跟电动车类似,一脚油门,给油就走,一脚刹车,用来减速,方向盘手中握,主打一个速度与激情。我们跑了一圈,还不尽兴,于是排在末尾,又去体验了一把。工作人员也没说什么,照样给我们办理手续,派发钥匙让我们寄存个人物品,并给我们防护服和头盔穿戴。

接下来我们又去体验了铁索桥。这个有点类似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第十课学过的文章《飞夺泸定桥》,同样是粗壮的铁锁链,一边拴在这头,一边拴在河对岸,但不同的是现在是和平年代,对岸桥头没有敌军把守,后面也无国民党反动派的追兵,而且工作人员还给我贴心地提供救生衣以及防滑手套。

当年我们战士面临的是桥底并排九根、两侧护栏各只一根铁锁链这种情况,但此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简化版,脚下一条铁索,左右两侧各有一根,伸手就能触碰到,起到保护的一个作用,而且水面之上还铺设了绳子编织的防护网,怕你掉进河里面去,最大限度地为游客提供全面保护,毕竟北方还有很多我这样的旱鸭子。

当然这只是一个供游客体验的娱乐项目,而不是近百年前那场你死我活的战争。

两座铁索桥,从这头出发,从那头返回。

在这里我要批评下男同胞了,仗着自己胆子大,等女生走到河中央,也就是铁索最靠近河面时,就用力晃动起来,吓得她们花容失色,惊呼连连,以至于梨花带雨,放声大哭,自己却洋洋得意,哈哈大笑,乐此不疲,以此取乐。

出了桥头堡,也就是工作人员的屋子,我们交还了救生衣和防滑手套。同行有眼尖的看到居然有卖冰淇淋的小店开着门,于是自掏腰包买了四支,价格嘛,快赶上哈根达斯了。

接下来就是比较小众的项目了,乒乓球和射箭,都属于室内项目。乒乓球要交押金100元,工作人员才肯“借”你球和球拍。球就不说了,拍子那叫一个烂啊,上面的胶皮呈半脱落状态,一旦挥动,都能听到风声。射箭是门技术活儿,工作人员先做示范,但看似简单,做起来就难了,别说射中把心,能达到标靶前就不错了。十支羽箭,干草做成的靶子上也就扎中了一两支,命中率极低。

在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元朝和清朝的开创者,成吉思汗和皇太极,靠骏马弯刀、良弓劲弩这两样就可以统一部落,建立政权,为子孙后代入主中原,开创盛世,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们去看攀岩,其实也不是自己爬,而是安全员带着你。攀岩场地是一处天然崖壁,虽然崖壁上吊了很多根安全绳,并且早已在上面镶嵌了很多圆环以及开凿了无数供人落脚的窠臼,但攀岩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仍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极限运动,而且极其考验参与者的意志与体力。

当被告知安全员只能携带110斤以下的人时,原则上已经杜绝了在场所有男生的念想。从这点上来说,女生骨架小,体重低,身材瘦弱娇小,体格娇俏玲珑还是有好处的。看着安全员带着美女攀爬悬崖峭壁时,女孩子仿佛抓住“救命稻草”似的恨不得全身附在其身上,听着半空中女生大呼小叫,登顶后欢呼雀跃,在底下观望的男生内心泛起酸溜溜的怨恨与不爽,狠命地吐了一口唾沫,暗暗骂了一句“娘希匹!”

石头山崖底下不远处就是动物饲养场所了,我记得有悠然反刍的山羊,一家老小全在地里刨食的公鸡,当然少不了开屏的孔雀。

看见真实的孔雀开屏,我才知道,除了求偶,原来示威或者受惊的时候,雄性孔雀也会开屏,并抖动出一连串唰唰的声响。

只是呀,孔雀你个老六,干嘛拿你丑陋的屁股对着我们?

我们接到通知,个人自由活动结束,现在开始进行集体活动。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此之前,我们全体来了一次“厨艺大比拼”。灶台是土灶,锅是大铁锅,燃料是劈开的柴火。大家自由搭配,分工明确,倒也热火朝天,其乐融融。这个切菜,那个掌勺,而我呢,主要负责添柴加火。

不一会儿,菜都上齐了,于是大家端着盘子,拿着筷子,这儿吃一口,尝下手艺,那里尝一下,吃个开心。走到哪里都有人欢迎你到来,转到哪里你都会被当成座上宾,大家呼朋唤友,兴高采烈,说这道菜好吃,讲那道菜不赖,不是有我家乡的味道,让我想到了自幼疼我的奶奶,还扑簌簌地落下泪来,就是一看就是个练家子,可以去饭店应聘主厨,谁嫁给你那是有口福了。

主办方为我们找来了专业的老师,主要有三个大项的活动需要参加:

第一,增进感情加强了解的手部游戏。

第二,划龙舟比赛。

第三,鼓接球和提板跑。

首先,说第一个,手部游戏,主要是男女混搭,站成几排,相互“问候”对方,比如捶背,捏肩,抓后脑勺,敲击脑袋,以掌作刀“砍”肩胛骨,等等。口号是“爱之深,责之切”,原则是“你怎么样对待我,我就怎么样对你”,有点像慕容家的不传之功——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完全符合江湖规矩,即“有怨报怨,有仇报仇”,还是当场就报那种。

其次,划龙舟比赛。全员分为三队,全都换上救生衣,依次坐入狭长的龙舟之内,要求三队人数对等,并且每队左右两边人数相等,船头必须留一人充当鼓手,为大家擂鼓助兴,提供节奏。至于掌舵,这又是个技术活儿,由主办方提供,每条船皆配有一名。

对于我这个旱鸭子而言,头次下水很是害怕,因为龙舟并不是一动不动,而是随着水流一直轻微晃动。还有就是船上的人一直在动,人员是随机分配的,会导致某一边的重量大一些,船体发生倾斜现象,虽然身穿救生衣,但我真是担忧——我这200斤的北地汉子今天就交代在这里了。

随着发令枪啪的一声打响,原本三艘齐头并排的龙舟划开水面朝着前方水蛇一般奋力游去。我很能清晰地感觉到前方的船桨每次短暂离开水面带出的水花轻盈地洒落在我的面庞上,一阵清凉,一阵湿润,而碧绿的澄澈的湖水此时此刻就躺在我的身边,触手可及,并不梦幻。

我们这些健儿只管用力划船,自有老师傅替我们掌舵,船头开过标记的浮靶后开始转弯,向着码头返回。最终我们这组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算是不上不下吧。工作人员要求我们取走个人物品,然后快速离开,因为下一个报名的团队已经整装待发。

最后,简单说一下鼓接球和提板跑。鼓接球,顾名思义,一面大鼓,八个方向分别系着八条绳子,参与人员向四周散开,大鼓就会升起来,而向中央聚拢,大鼓就会落下去。大鼓面上放着一个毛球,需要参与人员通过相互配合,尽可能多地使得毛球在鼓面上跳动,以跳动次数多者胜出。

提板跑,绑腿跑的工作原理,还是考验团队默契和配合,不过是两块木板,大家站上去,用手提着绳子同时迈开腿,来回交换着前进。队伍中如果有人跟不上既定节奏,就会导致队形出现混乱,人员从木板上跌落下去,更有甚者全体跌倒在地,导致任务失败。

鼓接球我们组排名第二,提板跑我们组得了第三,加上前面的划龙舟比赛,综合实力还是第二,自然收到了前公司分发的属于第二名的奖品。

很多时候离开只是代表缘分已尽而已,其实成长就是不断地告别,不断地遇见。谁也不能否认过去,你可以抱憾悔恨,可以吸取教训,但如果否定过去,就等于否定了现在——没有过去的你,怎么可能有现在的你。

彼此放手,不管对于个人,还是集体,都是一种进步的表现。

南北朝时期的布袋和尚已经说得很透彻了,请看他的《插秧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相关文章

  • 太湖风情(12)太湖莼菜

    前天,做钢材贸易的杨老板来我厂里。中午我们到厂附近横泾乡下鲜丰十二灶吃饭,点了太湖莼菜。杨老板说:“太湖莼菜,味道...

  • 太湖风情(16)相约太湖

    我的工厂在太湖边。几天前我就与老同学蒋坤元约好,五月一日劳动节,他到我厂里来坐坐,我又约了另外几位同学一起来。 昨...

  • 家乡风味香缥缈,遥望故园泪潸然

    ——读简书大伽太湖风徐徐道来的优美散文《太湖风情(12)太湖莼菜》 太湖莼菜很鲜美, 故园风味铭心田。 今朝细看建...

  • 上有天堂下苏杭,太湖博园看灯忙

    ——读简书大伽太湖风徐徐道来的优美文章《太湖风情(5)太湖园博园看灯展》 上有天堂下苏杭, 太湖博园看灯忙。 孔雀...

  • 太湖风情(15)太湖四叶菜

    太湖四叶菜,顾名思义菜的叶子只有四叶,她看上去像金花菜。 四叶菜,我以前从未见过,也从未吃过。有一次我与单位里厂长...

  • 冬日茶花开向阳,香雪海里探梅忙(古风)

    ——读简书大伽太湖风徐徐道来的优美散文《太湖风情(6)探梅,看太湖渔村》 冬日茶花开向阳, 香雪海里探梅忙。 光福...

  • 徐君写作辟蹊径,新四军史谱新篇(古风)

    ——读简书大伽太湖风徐徐道来的优美散文《太湖风情(7)缅怀先烈,参观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 光福镇上纪念馆, 英...

  • 太湖风情(2)离别,尝了太湖三白

    我们三人,游好了东山陆巷古镇。因为张大哥的二儿子,帮张大哥已经在网上订好了下午四点半的动车要回山东。看看时间也不早...

  • 太湖风情(8)太湖水乡情歌

    东南风吹浪头尖 小网船歇勒太湖边 网船上阿姐爱贪花 糠虾要卖鲤鱼钿 这是一首名叫《东南风吹浪头尖》的太湖水乡情歌,...

  • 太湖风情(11)抬猛将

    在苏州吴中区的灵岩山、香山、光福等太湖一带至今还盛行着“抬猛将”的民间习俗。农历正月十三,元宵节的前两天,相传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太湖牛仔风情度假村一日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mo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