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下写吧‘挑战21天’第四期,第2天)
从一年级到二年级下期,最大的感触除了孩子的成长,还有家长的变化。我们班由于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每位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是明显的参差不齐。
记得最清楚的是建班之初,我依旧记得宋校、曹姐、廖姐、宁姐提醒我们一年级新生见面会的注意事项:1.整个过程提醒有序、安静;2.教会孩子使用最基本的礼貌用语“您好”“谢谢X老师”“老师,再见”等;3.双手接通知书;4.离开座位送椅子“回家”……整个过程不但潜移默化地教会了孩子,而且也是告诉家长孩子通过短暂的帮助也是可以有很大的变化。好几次家长到教室接孩子、开家长会以后,大多数家长会主动送回椅子。
每次和家长沟通会用到“您”,可能有人会觉得矫情,但我始终觉得这个字不但是尊重,也是一个礼貌的适当距离。当然,并不仅是说说,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不断地提醒自己尽量多为对方着想,大家工作都忙,能不打扰就不要麻烦对方。也许想法是能互相传递,因此大多数家长也逐渐用上“您”,并且能感受到家长无论是在班级管理,还是教育孩子都与自己站在同一战线,难以言喻的顺心、喜悦。
对于孩子,尽力保持一碗水端平,因为有时难免会在某个时候对某些小朋友稍微多一些关注,但也会提醒自己他们是每个家庭的宝贝,坚持寻找每名孩子的闪光点,同时与家长沟通、交流。有时甚至连家长都觉得老师比自己还要关心孩子,当家长拿自己孩子没办法时,作为老师就起到鼓气加油的作用,家长也需要予以支持才会更有信心。
现在我们班我知道由认为挣钱第一到重视孩子教育的家庭有10个以上,我给家长打电话(家长和我主动沟通教育的一直很少),家长很兴奋地说到自己孩子的变化,还后悔二年级才开始重视。开家长会时我经常告诉家长的一句话是:水涨船高,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自身优秀是很重要的,但环境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希望大家多分享,共同进步!看到班上的家长互相影响、带动,由衷的开心。
例如,我们班严浩以前对自己学习没信心,家长也拿他没办法,孩子畏难情绪很强,遇到小挫折就像霜打的茄子,打不起任何精神。开始我以为是孩子的问题,后来与他家长联系以后才发现爸爸妈妈都很忙,对孩子的评价更多的也是批评打击。通过与他家长无数次的交流,家长改变了方式,多陪伴、委婉用语……孩子也逐渐对自己有了信心。本次我们二年级承担区上的语文教研展示活动,我们班负责思维导图板块,需要选几名小朋友的作品,我把机会给了他,看他的笑脸就知道十分兴奋。以至于本次区上开展的绘本编写比赛,孩子从不愿参加自己口述了一个关于机器人的故事,家长记录后稍作修改,完成了让家长和孩子都自豪的小故事,这对于他来说是质的突破。
以下图片是严浩同学和家长一起完成的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