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春寻年

作者: 庭外白云 | 来源:发表于2021-02-14 20:21 被阅读0次

一觉睡醒,已经是下午五点半了,外面是一贯的灰蒙蒙的天,在这大年初三的日子里,满目只有冬的凄清,而没有年味的影子。不知道北方别的地方是如何过年的,这个边陲小城过年一直如此安静,毫无腾腾热气,这可能更与冰天雪地相称。听本地人说,小城的年味与热闹是在家里。过年时,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呆在暖暖和和的屋子里,热气腾腾地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这滋味,美的很。可对我这个外乡人而言,这种热气腾腾的过年气氛却体会不出。

在老家,年味的热气腾腾不仅在亲朋聚会、推杯换盏之间,更在阡陌交通、大街小巷的人潮涌动之中。如果你在乡野,吃完团圆饭,大家就会拖家带口、再拎着些水果小吃,相约着浩浩荡荡地外出游春。爬爬山,逛逛田间地头,再到集镇溜达溜达。碰到熟人,就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一顿瞎聊,热热闹闹的年气就这么四散弥漫开。如果你在城里,团圆饭后,大街小巷里随处可见穿着一新的人们喜气洋洋地随人潮溜达。街面上的店铺是永不关门的,过年特有的小吃、小摆件、小玩意儿到处都是,吸引着孩子的注意,绊住大人的脚步。

每年初一,县城里还会举行游街活动,由各个单位、组织凑成的表演长龙沿着既定的路线,边演边走在大街小巷,他们举着一道道拜年牌匾将年的味道渲染得更深更重。表演的节目各种各样,方式不一。最常见或最固定的有踩高跷、舞龙舞狮、扭秧歌等。每个单位还根据自己的单位性质搞出一些独具特色的节目。于是,大年初一看游行成了人们固定的过年节目。

只是,这样的年味已经很久没有亲自品味到了,只能从家人们发来的视频里去回味。久不出门实在有点闷,于是决定还是出去走走,看看在这情人节的初三之日,外面是否有些变化。

穿上羽绒服,登上雪地靴,戴上帽子、围巾,全副武装之后,独自一人往外溜达而去。小区门口几家超市开着门,门口摆着一溜的年货礼品,很与年节相应。路上行人很少,海棠路却依旧很漂亮,虽没有绿叶红花,但红色的路面,两旁厚厚的白雪,一株株的海棠树还挂着繁多的红色小果,远远看去,一片模糊的红影,让人误以为是雪地红梅花开。很有点春的错觉。

路的对面原来是郁郁葱葱的一片树林,现在显得十分空阔,树上挂着未落的黄叶,在这雾气朦胧的午后,黄的叶影也很有几分姿态。在这春到冬未去的日子里,它们点缀出了一片美丽的空间。

一路走,一路张大着眼睛去发现这天地间的美,想让这回不去的年节多些可以品味的东西。不远处的马路上停着一辆车,车前站立着一个笔直的人影,这是随处可见的卫士们。看着好冷天气里不动的他们,突然有些不忍看,此时他们在想什么呢?会想年味这些事吗?突然想起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我们这居暖屋、休年假、想干啥就干啥的人与他们相比,是不是就是那不识愁却强说愁的少年呢?!

低头从他身边走过,带着松快的心情往家里走去。无论身居何处,无论年味如何,岁月静好,家人安康,这就是难得的福气了。这福气的背后有很多人在默默付出和守护着,我们应该铭记和珍惜。

春天在哪里?白雪之下春已到。

相关文章

  • 踏春寻年

    一觉睡醒,已经是下午五点半了,外面是一贯的灰蒙蒙的天,在这大年初三的日子里,满目只有冬的凄清,而没有年味的影子。不...

  • 踏春寻梅

    图/段平 文/薇薇 一池惊艳的红鲤 像是演绎跳龙门的惊喜 划破黄河三尺鲤的故事 推离渐渐走远的冬季 水的温...

  • 踏春寻酒家

    踏春寻酒家,做客南山凹。 暮归闻笛声,婉转下梨花。

  • 踏春寻梅

    今天拍了好多张红梅的照片! 以前很少真正接触到红梅,今年在西湖与它近距离接触,竟让我无比惊喜! 我找到合适的角度去...

  • 踏春寻花

  • 踏春寻梅~~

  • 踏春 寻花

    天空湛蓝,纯净的不掺一丝杂质。阳光颇为热烈,明晃晃的日光让人有些睁不开眼睛。我的心情也像这天、这光——明朗、火热。...

  • 踏春寻花

    芹说人民公园有一棵玉兰。 时时往公园跑的我,竟然对这高原上稀罕的花树一点也没印象,这也怪不得我,脸盲、树盲,咋记得...

  • 踏春寻笔意

    齐帆齐微课,第八期写作营,打卡第87篇,共计781字 今夕,当雾霾般的疫情消散,那曾经日日都见的朝阳,撒下了它原本...

  • 踏春寻旧

    每至春天,总会想起故乡的油菜花。那一大片一大片金黄,在春日的阳光下,妩媚地舞着,柔柔的风,将其特有的馥香,传出很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踏春寻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ay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