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人下菜碟的不仅仅只有老师,学生同样如此,尤其高年级有着自我思想的学生。
片段一:
大课间组织升旗前,两个九年级的女生找到我——
“老师,你不教我们班了吗?那我们班估计平均分就该要不及格了。”(她俩眉头紧锁很认真地说。)
“啊?!这是为什么了?”(我能说自己真的很诧异吗?上周,除去开学零碎的两天,在他们班总共也就3节课而已,一节我做了自我介绍,一节他们做了自我介绍,还有一节让他们改变以往预习方法——从一天一课的预习改为一天一个单元的整体把握预习,然后就逐一批了一次他们的《自我介绍》。除此之外,好像都没啥集体交集咯。)
“因为现在我们老师上的课,我们根本就听不进去。”
“你们老师上个星期就给你们上课了吗?”
“没有,她刚刚才给我们上了第一课。”
“可是,我都还没正式给你们讲过新课呀!”(说来挺惭愧,一周时间,都还只教了他们如何应对初三的预习。)
“但是,你在班上跟我们讲的话,我们都听进去了,而且记在了脑子里了呀!”
“也许,你们只是还没适应新老师的教学方法而已。以后你们还要适应更多不同老师的授课方式方法,一定要学会自我调整才行。因为你们已经初三了,不能再带着情绪学习了。好好珍惜也许是‘学生’身份最后一年的学习了的,知道吗?”
“老师,我终于明白那天你说你之前带的三年级的学生去找你的时候为什么总会拐着弯地就是希望你再回去教他了。”
……
片段二:
放学后回到小学,在楼下看到初三的两个男生(同样的,除了在班上性格格外突出的那个男生我能叫出名字,另一个还真没记住)在瞎转悠——
“你们俩到这儿来干啥了?”
“没事做。过来到处乱(玩),东乱乱,西乱乱。”
“这么清闲吗?”
“那可不。现在作业太少了,没事儿做。”
“作业太少了?你们是想要我跟你们老师说说?”
“你现在不教我们语文了,就不要再给我们布置作业了吧?”
“看来你们老师现在对你们很好啊!”
“反正她刚上班,也管不到我们,布置了我们也不写。”
“你们这样是不是有点不厚道啊?!欺负新老师是吗?”(当时,我都忘了,其实于他们而言我也是个“新老师”。)
“我们班本来就不厚道,要不是你,我上周作业都不会写,也不会交的。”
……
从他们的言语里,我听到了认可与尊重,很是欣慰。反思,也许,是因为我第一次与他们正式见面时的“坦诚”被他们所接纳,彼此的尊重从正确地认知开始。也许,是我的从教生涯以及学生时代的过往的分享拉进了与他们的距离。
与小学生相处,教师得先为师,再为友,立好标杆才能有的放矢陪伴。然而,与青春叛逆期的中学生相处,教师得先为友,再为师。这不是要教师自贬身价,而是为了让学生能接纳且打心眼里地佩服你。
叛逆期的学生如若没办法走进,那么你所做的一切便都是徒劳。这个时候的他们,说教没有任何意义,他们需要的是能理解他们、指引他们前行的引路人。他们需要的不仅仅只是简单粗暴的“什么是错”,而是润物无声的“这样才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