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遇春
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年农历八月,明军攻入大都,元朝灭亡。
稍早,也就是这一年的正月初四(公元1368年1月23日),朱元璋在应天(今江苏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以应天为南京,大梁(今河南开封)为北京。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在总结历史上的治乱兴衰时认为:
宋朝和元朝之所以灭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的藩屏。
以前朝为鉴,于是,朱元璋便决定建藩。
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开始,朱元璋分封诸位皇子(另有侄孙)为亲王,并规定一套严格的封藩制度。
关于分封藩王这一点,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朱元璋是自私、狭隘、短视的。因为,朱元璋只看到了宋、元两朝的“主弱臣强”;并没有看到汉、晋两代分封藩王的祸害。或者,在朱元璋的心里,就是只能容得下自己人,他就是要恩及子孙;或者,朱元璋心里也明白这其间的利害,但是,除此而外,他找不到别的更合适的办法。
就汉朝而言,汉高祖初期分封异姓诸侯王,导致刘邦在位时一刻也不得安生。不知道是朱元璋的猜忌、私心、或者是见识,关于分封异性诸侯王这一点,他就非常谨慎。明初,也有所谓的“开国六王”之说,但是,仔细检索资料,就会发现,所谓的“开国六王”,都是死后追赠的,这些人中,并无一人生前享受过“王”的名号、权利、职位。
刘邦认识到异姓诸侯王的危害之后,于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曾杀白马为盟,订下誓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异姓诸侯王是巨大的隐患,同姓诸侯王就安全吗?
汉景帝(刘启)时期(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的吴楚七国之乱就证明:
在权力的面前,骨肉血亲斗争起来,也会毫不手软、也会毫不留情。在这次叛乱中,刘氏的同姓诸侯王不但没有起到藩屏的作用,反而成了祸乱的根源。
把明初的分封藩王与汉代的分封藩王拿来比较,有人或许会说,汉初的同姓藩王与明初的同姓藩王不同。这话自然不假。但是,就朱棣以藩王的身份可以起兵对抗朝廷、并拿下江山,可以知晓,明初藩王的权力、兵力、实力、影响力还是不可小觑的。反观汉朝,刘邦一死,吕后可以左右江山,几乎把社稷由刘姓改成了吕姓,这也从另一方面可见,当时同姓诸侯王的藩屏作用也是有其局限性的。
其实,在朱元璋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开始分封诸皇子之后,就已经有人意识到未来的隐患了。
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星相异变,朱元璋下诏,求取直言。以国子生授职平遥训导的叶伯巨上书,其中言及:
“天下可患者三事:分封太侈、用刑太繁、求治太急。”
书上之后,朱元璋大怒,说是:
“小子间吾骨肉,速逮来,吾手射之!”
也就是说: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竟然敢离间我朱家的骨肉至亲,赶快把他逮来,我要亲手用箭射死他!
叶伯巨被逮押至京师之后,丞相为了救护他,乘朱元璋高兴时,报告了他已被解送到京的消息。于是,朱元璋命令,将叶伯巨下入刑部大狱(并未亲手射死)。后来,叶伯巨病死在狱中。
叶伯巨上书中的所谓“分封太侈”一事,就直指朱元璋的分封皇子的行为,其文云:
“今裂土分封,使诸王各有分地,盖惩宋、元孤立,宗室不竞之弊。而秦、晋、燕、齐、梁、楚、吴、蜀诸国,无不连邑数十。城郭宫室亚于天子之都,优之以甲兵卫士之盛。臣恐数世之后,尾大不掉,然后削其地而夺之权,则必生觖望。甚者缘间而起,防之无及矣。议者曰:‘诸王皆天子骨肉,分地虽广,立法虽侈,岂有抗衡之理?’臣窃以为不然。何不观于汉、晋之事乎?孝景,高帝之孙也;七国诸王,皆景帝之同祖父兄弟子孙也。一削其地,则遽构兵西向。晋之诸王,皆武帝亲子孙也,易世之后,迭相攻伐,遂成刘、石之患。由此言之,分封逾制,祸患立生。援古证今,昭昭然矣。”
叶伯巨在上书明确指出:
虽说本朝分封诸王,是为了防止宋、元两代朝廷孤立、宗室不给力的弊端,但是,现在分封秦、晋、燕、齐、梁、楚、吴、蜀等同姓藩国,没有一国不连邑数十,没有一国的城郭不亚于天子都城的。更何况,这些藩国的甲兵卫士强盛,不过几世,恐怕这些藩国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一旦势力形成,再要削其地、夺其权,这些藩国必然会不满怨望(潜台词:不满怨望而有地、有权、有兵甲,必然起而叛乱。)。更有甚者,这些藩国在没有威压的情势下,也会伺机而动,觊觎大位,这可是防不胜防的。不要说藩国与朝廷是骨肉至亲,就历史而言,同姓藩国叛乱时,哪一个同姓藩国不是朝廷的骨肉血亲?这一情况,不惟汉代分封同姓王后出了问题;晋朝所分封的同姓王之乱,也是一样的隐患、甚至后果更为严重。
叶伯巨上书之中的担忧,很快便得到了验证。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病死。
同年,朱元璋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将朱允炆确定为大明江山的继承人。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逝后,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
朱允炆登基之后,马上就意识到了藩王的威胁,他便开始与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了一系列削藩措施。同时,朱允炆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藩。
结果,朱允炆一出手,朱棣便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朱棣挥师南下,与朝廷展开了争夺江山的战争,史称“靖难之变”、又称“靖难之役”。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朱棣攻下都城应天(今江苏南京)。
战乱之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其在宫中自焚而死;或说其由地道逃出,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
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太宗【明世宗(朱厚熜)改上庙号为成祖】。
猜想,靖难之变,肯定是朱元璋所不愿意看到的。
朱元璋大概怎么也想不到,一切会来得这么快!
从朱允炆到朱棣,虽说江山社稷是从一个朱姓手里转到了另外一个朱姓手里,虽说是朱家内部的斗争,但是,无论其间有多少理由,就正统的儒家观念来看,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叛乱、就是赤裸裸的夺权,无论朱棣如何包装、如何辩说,他都可被归入乱臣贼子一流。
这么说,并不是对朱棣有成见和偏见。
这么说,只是从正统儒家观念得出的机械结论。
这种机械的结论,有人大概会觉得可笑,有人可能会进行耻笑,还有人可能会破口大骂。
但是,须知,这机械结论的背后,却自有他的道理在。
儒家为什么一直要维护正统,一定要强调礼制呢?
因为,社会历史一再证明,在如此这般的环境氛围之下,维护正统、强调礼制才能够维护秩序。
为什么要维护秩序?
维护秩序,从初心上讲,绝对不是为了刘姓、朱姓或者其他什么姓一家的江山;维护秩序的本质,是为了苍生黎元的安稳与生存。
我想,儒家最早的出发点与最终的落脚点,一定是苍生黎元;而不是一家一姓、也不是政权朝廷。
比如,您或许可以说,从朱允炆到朱棣,就是朱家江山朱家坐,爱怎么斗就怎么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真就没有什么大不了吗?
从朱允炆到朱棣,确实是朱家江山朱家坐。
可是,靖难之变中,受害的、死去的朱家人有多少呢?
再对比一下,靖难之变中:
四年之间,靡费的社会财富有多少呢?这些财富,可是民众血汗造就的啊!
四年之间,社会的不安稳、罹战乱,又造成了多少家庭的骨肉离散呢?
四年之间,直接战死的兵卒有多少呢?
四年之间,间接受害、受伤、死亡的民众又有多少呢?
这才是问题的症结。
回归到苍生黎元之后,再去看维护正统、强调礼制的重要,多少或许会有一些眉目。
当然,历史的局限性、社会发展的局限性,儒家在维护正统、强调礼制时,一直都必须借助专制的政权,这就难免不被专制政权所利用,这也是不能摆脱、无法避免、难以解决的现实存在。
从苍生黎元出发,再去看江山易主之际臣子们的表现,再去看他们维护正统、强调礼制的行为,再去看他们对其价值信仰的坚持与否,并由此对他们做出或重或轻、或褒扬或批判的评定,就会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既然如此,那么,在说到靖难之变时那些建文旧臣对朱棣的态度和行为,就不得不有所论断。
按照君君臣臣的观念,朱允炆的臣子们,受的是建文帝的职,食的是建文帝的禄,他们就应该忠建文帝的事。
但是,靖难之役后,一些建文朝的文臣,既没有在当时死节、也没有在当时受到牵连打击而被朱棣关押处斩,而是立即被朱棣任用。
这么说,并不是要苛责这些文臣,并不是要翻这些文臣的旧账。而仅仅是从当时的社会伦理观念出,来观察此事。
通过观察,可以得出结论:
建文、永乐变革之际,无论怎么说,一些文臣都没有表现出读书人应有的风骨与气节、都没有表现出读书人对信仰价值的坚持。
关于这一点,还可以从史料来佐证。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