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分享主题是:如何克服教育焦虑。在开始之前,我想问一下直播间里的家人们,当你看到孩子在墙上乱画、出门就疯跑时。你的反应是什么?是不是会立刻警觉,担心要发生糟糕的事情。有这种情况的回复一下111。我也会特别担心,立马会脑补接下来要发生的画面,而且会立刻制止,记得有一次,孩子在床上,拿了彩笔,画纸,剪刀,等等一些工具材料在制作她口中所谓的卡片时,我上前就说,你在干什么,给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在床上玩,在书桌上,画画,把垃圾扔到垃圾桶,当我这么说的时候是一种指责和批判,而在在这书中,当看到小豆豆掏大粪忙得满头大汗时,小林校长是怎么做的?校长会先问小豆豆在干什么,而不是认定自己看到的现象,去阻止和警告。当知道小豆豆在找钱包的时候,校长离开了。
校长没有给小豆豆任何帮助,也没有任何评价,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遇到孩子类似事情的时候,就可以放任自流了呢?肯定不是的,我们知道,那些“熊孩子”的背后,都有规则意识的缺失问题。这里可以注意到校长的一个细节,如果说,他第一次看到小豆豆是恰巧路过,那么第二次他来看小豆豆,一定是有意为之。校长看似平常的离开,实际上是在远处观察小豆豆,毕竟小豆豆站在粪池边也有一定安全风险。
当看到小豆豆并没有任何想要放弃的意思,而且身后的小粪堆越来越大时,校长想到了什么?他想到了规则。校长会先表达自己对小豆豆找钱包这件事情的关心,询问了事情的发展进度,然后又提醒小豆豆要把这些粪便都放回原位。
校长如此淡定,看到一个孩子做的很多事情,都觉得是正常的事情,没有任何不快,甚至连奇怪的感觉都没有。
这是什么样的力量呢?这就是信任的力量。这是一份大爱,是对孩子充分地信任。小林宗作校长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们大家都是一样的,无论做什么事情,大家都是一样的。”
校长相信每一个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意义的,都有要做的道理,但是,他会给孩子指出需要完善的地方,让一件看起来糟糕的事情,最终变得美好。而我会担心孩子把床铺弄乱弄脏,把彩笔颜料弄到床上。而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他为什么会这么做,当得知他在为你制作贺卡时,你的那种焦虑不安的心态就又发生了变化。
面对孩子做出的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父母之所以焦虑,一方面是不知道如何面对,另一方面就是不信任孩子。
克服教育焦虑,首先要建立对孩子的信任,成为自己内心的一种信念。有了这种信念,你在面对事情的时候,才能快速找到解决办法,知道怎么了解和应对,自然焦虑就没了。
面对孩子做的事情,父母可以全程放手不参与,但是要告诉孩子注意事项,要知道自己应该在哪些环节做到安全把控,以及出现状况后该如何应对。
可以说,教育孩子的路,也是父母完成自我成长的路。在这条路上,父母能否做到信任孩子、为孩子保驾护航,比什么都重要。而这份信任不是纵容,也不是没有规则的自由,它需要家长有改变自我态度的勇气,需要家长完成自我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