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05年,辛弃疾时任镇江知府,戍卫江防要地京口,当时南宋朝廷决议北伐,但却准备不足,轻敌冒进。辛弃疾对此甚为忧虑,一日他来到京口的北固亭,登高望远,感慨万千,便有了这首千古名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在这首词中,辛弃疾连连用典,一口气提及了六位古人,四个典故,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人和事都有哪些吧。
词开篇便提到了孙权,感慨“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京口正是在吴主孙权时期发展起来的江防重镇,是自古南方防卫长江下游的重要军事要塞。
接下来,辛弃疾想到了刘裕,刘裕小名寄奴,是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当年也是在京口起家,率领北府军平内乱,驱外虏,最终取代了东晋,建立了南朝的第一个朝代宋。而刘裕曾两度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被胡虏占据的大片失地,兵锋所指,所向披靡,真如词中所写“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词的上阙仰慕追思,感叹孙权和刘裕的英雄气概,百战功勋,而下阙词风却为之一转。
“元嘉草草”说的是宋文帝刘义隆,即刘裕的第三子,俗话说“虎父无犬子”,但到了刘义隆这却并非如此。刘义隆急功近利,曾三次北伐,都没有成功,尤其是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的最后一次北伐,由于准备仓促,惨败而归,也因此断送了刘宋的国运。
刘义隆此次北伐之前,曾听取彭城太守王玄谟的北伐之策,甚为嘉许,并感叹:“闻玄谟言,使人有封狼居胥意。”狼居胥,是西汉时的古山名,一说为今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一说为今河套西北狼山。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出代郡进击匈奴,长驱直入,大获全胜,便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从此“封狼居胥”便成为了中国古代军事统帅至高荣誉的代名词。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中的佛狸祠还和刘义隆的那次北伐有关,刘义隆大败,被北魏拓跋焘直追至长江岸边,但不知为何,拓跋焘放弃了继续渡江追击,选择在江北驻扎了下来,最后撤兵而去。而拓跋焘当时所住的行宫,后来成为了一座庙宇,也就是这个“佛狸祠”,佛狸的名字则是取自拓跋焘的字。
词的下阙,辛弃疾其实是在用刘义隆的匆促北伐暗讽韩侂胄的轻敌冒进。但作为一生当中有四十三年都在致力于抗金的辛弃疾来说,北伐当然是好事,但一定要准备充分,已是垂暮之年的他也是壮心不已,以廉颇自比,只要国家需要,仍是义不容辞!
孙权、刘裕、刘义隆、霍去病、拓跋焘、廉颇,刘裕建立刘宋,刘义隆北伐,霍去病封狼居胥,廉颇尚食。六位古人,四个典故,辛弃疾此词用典颇多,但巧妙地与自己的经历和心境结合在了一起,令人读起来气势豪迈,慷慨激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