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听到王财贵先生说,读经教育“十三岁以后就没得救了”,内心满是失落,我已经错过了最好的读经时期,后来,又听到成人也可以读经,像孩子一样的去读论语,读个一百遍,智慧也就来了,感觉看到了一点阳光。
很久以前,曾有一位朋友介绍我读经典,那时总是不放在心上,也不知从何读起,现在忽然觉得,论语就是让人修生养性,教人做人做事的经典,就如先生所说,无用的书可以不读,在最好的时期,把握读经的机会,即使不懂也没关系,满腹经纶,总有用的到的时候。人的多东西,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到成效,也许要一两个月,一两年,甚至几十年,教育也是如此,学之道也是如此。
万事开头难,对于小孩子来说,刚刚看到晦涩难懂的书,总是有些累的,但是只要坚持走一段,哪怕一小段,也会耳润目染,受益一些,等到积累了一定的知识,接下来读也就不难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孩子在空白的心灵绘制七彩的虹,也许不是难事,孩子未来的路,总是要一个人走,而家长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在最佳的时间段,给予正确的教育,打好基石,接下来就不要怕了,孩子会用他的心去走他想要的路。老师呢?就如先生所说,是指点迷津的,是给孩子一条大江河的,是迷失路途的那盏灯。不要告诉,他要做什么什么,只要给条前进的路,只要你的鼓励和支持,他就能走出路来。
也许,教育本来就是容易的事情,只是我们把他想的复杂了。遵循人性的发展道路,真的事最有效的吧,那么我们就不要那么努力,努力的去违背人性,违背天性,而得到的收益又少,我们要学会偷懒,学会不负责任,让孩子依着自己的性子学习成长,不要企图改变他什么,就这样顺其自然的成长成才吧。
也许,学习也是很容易的事情,只要在最有利的时机,去诵读经典,不必懂,只要耐心的背上一百遍,在不知不觉中,你就会背了,会用了,会去思考了。肚子里的墨水多了,理解能力提升了,其他的学习也变的简单,不必去背诵公式方程,应为都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了。学习简单了,学习的热情就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就高了。所以,不必那么辛苦的想怎么学,只要在最佳时机做对的事,就可以了。
既然我们有幸懂得了教之道,学之道,那么就行动吧,用自己的努力,给孩子指点迷津,给孩子大江河,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这篇观后感,写于2013年9月份,偶然翻开,又是感慨万分,在这里做个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