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心理
箕子“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箕子“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作者: 谢高低黄瓜香 | 来源:发表于2023-08-14 06:21 被阅读0次

箕子:“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商纣王及位后励精图治,但是到统治后期开始懈怠。

太师箕子发现纣王的生活越来越奢侈,先是从竹筷子改用象牙筷,接着就是配玉器吃山珍海味,然后就开始盖楼阁,箕子就说: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由此可知,商朝怕是不会长久了。”

一天,纣王长夜饮晏,不理朝政,竟忘了日期,询问左右,大臣们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便派人去问箕子。

箕子对徒弟说:“君主忘日则天下忘日,不是好兆头。商朝天下已经到了危险关头。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我也极其危险。”于是叫徒弟告诉来者:“太师醉了也不知道。°

以后箕子多次进谏,纣王充耳不闻,依然骄傲恣肆,专横拨扈,箕子非常失望。因此,他装疯卖傻,想要躲避迫害,但是仍被纣王囚禁。正如所料,不过五年,纣王就被周武王所灭。

袁康(东汉史学家)也说:“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这是一句多么有智慧的话啊!

纵然环境再变迁,有智慧的人,自然能从细微的事物中,观察到大道理,从一个例子中,而推知晓喻其他事物,

所以,我们要防止堕落和衰败,最重要的是在生活上就要检点。能时时省察自己,是一种美德;

知过,是一种自觉。不断地省察自己过失在哪里,就可以知道如何去恶修善、舍坏取好。

有智慧的人见一叶可以知秋,而愚钝的人往往是因一叶而障目,其中的区别就在于人们对细节的观察是否敏锐、是否具有从微小事物中把握大局的能力。

小问题可能会带来大祸惠,小变化可能引起大事件,在生活中,我们千万不要随意忽略身边小事,在灾祸没有发生之前,就看到苗头,防微杜渐,将灾祸消泯于无形。

商纣王(?一前1046)一作受,亦称帝辛。商朝末代国君。早年开发东南有贡献,征服东夷。

文武俱全。《荀子•非相篇》称他“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越劲,百人之敌世”。

《史记•殷本纪》亦称他“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后骄横跋扈,荒于酒色,重征赋税,统治暴虐。

公元前1046年,为周武王讨伐,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之战中大败,登鹿台自焚,商朝亡。

箕子 ,商代贵族。纣王的诸父,官太师。封于箕(今山西太谷东)。

曾谏纣王,纣王不听,将其囚禁。周武王灭商后被释放。《书.洪范》记述有他对答武王的话,出于后人拟作。

相关文章

  • 见微知著的箕子

    商朝末期,殷纣王即位不久,就命工匠为他制作一把象牙筷子。纣王的庶兄、贤臣箕子知道后,感叹地说:“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

  • 伤害

    见微知著一叶落而知秋管中窥豹以小见大

  • 第10季第4周-174霄霄霄宇-《史记》

    宋微子世家. 殷之三人 商纣王虽是昏君,他身边却不乏贤臣。箕子是纣王的亲戚,也是见微知著的典型。 纣王使用象牙筷子...

  • “边缘化”看不起你的人

    “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这是《淮南子》中的话。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细节处...

  • 5点起床读书。7月31日,见微知著

    5点起床读书。7月31日,见微知著。开始今天的故事,纣王有一个叔叔名叫箕子,有天他去拜见纣王,看见纣王在用餐的时候...

  • 箕子朝鲜浅说

    箕子朝鲜(公元前1120 年~公元前194 年),商纣王的叔父箕子(箕子带五千人去朝鲜半岛),史称箕子王朝或“殷...

  • 朝鲜半岛历史

    檀君朝鲜(传说) 箕子朝鲜 箕子朝鲜 濊貊族 箕子朝鲜 濊貊族 辰国 卫满朝鲜 扶余 辰国 汉四郡 高句...

  • 2020-11-26

    据《史记·卷一四·十二诸侯年表》中载:“纣为象箸而箕子唏。” 箕子是紂王帝辛的叔父。箕子看到自己的侄...

  • 第36篇 箕子

    第36篇 箕子 箕子,文丁的儿子,也是纣王的叔父。箕子、微子、比干,在商朝末期很有名气,并称殷末三仁。 孔子说过,...

  • 箕子操

    箕子(惧),弹琴,伤心,疯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箕子“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iq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