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登上船长梁晓玲的心理学航船,上来就下不去了。从7天吸引力提升、21天人本入门、21天行动力强化、7天家长教育、7天自信力公益,再到现在的少儿成长教练和社群运行,忙的不亦乐乎!却又乐此不疲!
少儿成长教练1月3号起航的,社群运行是1月6号起航的。都进行了7-10天了。
经过了这周的少儿成长教练的学习与体验,最真实的感觉:忙碌、冲突、信息量大。
1、忙碌:每天听导读、看书、大群和班委群的学习与工作。个人的和集体的事情,有时都顾不上自己的。
几乎每天都在24-2点才能休息。
为大家点全卡两三次。自己开始几天正常打卡,前天一天补全卡。都是在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与前进途中出现的情况的不同观点与处理方式。
反思自己学习耽误了,却去忙舱内事情,对不对。感觉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而且“吃力不讨好”。
如果付出不被正确理解和尊重,除了自己积累经验、教训,那就是应该停止。
如果你有机会在一定时间内,按照自己的能掌控的方法去实践,可以尝试去检验一下,能不能行得通,大家是不是喜欢。这个事,觉得在不了解大家意愿的前提下行事前做个问卷调查或者公开征求意见,比较客观。
2、冲突:对一件事情的不同想法、看法和做法,引起班委群小小的波动。
同时也引起我对自己、对他人、对一件“例行公事”的反思。
我的观点:在其位,谋其政。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既然班委的岗位是自己主动申请的,那么就应该对自己、对他人旅行职责。否则就不要报名。因为一个岗位不能空缺,你不做,就要有人替你做。或者是你不做,别人又没机会锻炼——这是何必呢?有事可以提前说明情况。
班班认为:完全放手,相信人都是可以相信的。有多少做多少事,不怕群里冷清,希望打卡区热闹。
认为我就像个什么都替人想到做多了的妈妈,指挥别人你干这个他干那个。 语音说的意思是我“指挥”了别人,私下里跟我说是“你做的太多了,让别人自己去体验。”
又把她在“一周复盘”的工作上的语音合成发给我。里面提到“小火转型意愿很强,很高能,想在船长航线上工作,体验小班的各个角色……”语音合成中说了一部分人很高能,另一部分人很自卑……她想按照超强小班打造我……
思想上的碰撞。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应该“退一退”,不要那么“好管闲事”。应该做好自己的学习和体验,别人的事,不要管。
我在想:赋能组一个人做所有的事,你觉得公平吗?如果开始就每天一个人负责一天的所有内容,那也就罢了。但是前几天都是大家一起做来着——这怎么说呢?
感觉到自己的“用力过猛”,所以后两天退下来,自己的听课、打卡,一两天,快累蒙了。为什么要这样呢?
做不了可以不做。那为什么我不是被“完全放手”呢?这个原则是不是不适用于我呢?
这个思考题,在未来的实践中会水落石出的,不着急寻找答案。
民主:大家的事,大家参与意见。
集中:最后还是要有个统一意见:“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关于下一任班委报名前,我提了个“调查问卷”,是对前一周工作的调查和未来群内的学习的建议——隐含问题中。
一个人回答发群内。很多人想参与班委工作。最后班班发言:后两周,班委工作,对全班开放,自己填表。
我在想:我的群内多嘴建议,是不是影响了班班的原计划?
不可能所有人参与意见,却没有最后的归纳总结。如果最后没有归纳,那就是“群龙无首”。群龙无首,就是“一盘散沙”。
3、信息量大:这一周的内容,比较多,比起以往多了两本书要刷。我在准备行动:在自己的喜马拉雅录音读书。自己可以反复听以后也能需要时方便。一劳永逸。别人需要时也很方便,只要愿意听。
班内藏龙卧虎,高手云集。我感觉很多人的本事,会在未来的两周时间里得以彰显。目前就有好些看书消化好的,时常有所冒头,但是没有人主动每天带动学习导读和刷书。
班班说,她不介意群内冷清,她更喜欢打卡区的热闹。
船长说:没有温度的社群,就像一潭死水,死水是养不活鱼的。
我认为船长的话有道理。群内没温度,打卡区不可能太繁华。有人主动带动学习,群情激昂,打卡区想不热闹都不可能。
班班不停的说我“认知歪曲”,说“班委们”没有怎么样的想法,“就是不好做、不会做、怕自己做不好……”我问她:他们报名以前想什么了?况且那不是第一天。总之班班就是认为,我的认知是歪曲的。及时叫停我在大群里叫帮手。
在私聊我时提到:那天班委们没配合……我问:这句话为何不在公开场合说呢?
我是不是太较真了?是不是太不知道自己什么身份了?我不能不说实话啊,我就是那么真实的感觉。前些天我付出很多,没有被肯定和理解反而成了“多事”的人。当然我完全可以刹车,去好好完成个人该完成的学习任务了——我也该务一务自己的“正业”了。
把个人的事情做好有空去打卡区全面“扫雷”。再有时间,不挂名的做点对大家有益的事。也许更适合自己。免得成为“众矢之的”。
4、在实践中成长。班班认为,如果把目光放在事上而不是人身上,就会违背“人本主义”的观点。听起来也对啊!
但是我觉得,如果脱离了“事”,哪里能够体现出“人”的潜能激发和内在思想变化和行为的改变呢?
让我相信人,为什么不相信我呢?我没觉得我有什么“选择性错误”。我感觉到的是不同的衡量标准“判卷”。
我找不出来,我错在哪里。
在未来的学习和体验中,琢磨吧。
我认为:无关乎对错,关乎真诚。我做到了“实话实说”,我也敢于承担,敢于面对自己的言行与当下的现实,包括未来出现的一切可能。
我也希望遇到的人与事,都是表里如一、一视同仁、学习与实践统一的言行。希望每个人都能真正客观、公正、无私的摆明立场、观点和自己真正的想法和做法。
管好自己的事,做好自己的人。立足眼前,眼光放远,过去的事,不纠结。未来的事,充满信心的去做好。
保持大团队学习的“粘性”和“纯度”,促进链接的真诚和可能,不做“老好人”、“烂好人”——虚伪无谓的“一团和气”,不会拥有真正有价值的认同。
求大同,存小异吧!
2019年1月12日15:0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