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分享《陆游传》一书的第六部分:坚守如一: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结果如何,而在于过程的坚守。
淳熙五年的春天,陆游接到朝廷的诏令,让他回京等待复职。后来又派他到江西抚州任职,但没过多久,便再次遭到罢官。此后五年多的时间,陆游一直闲居在家。在陆游闲居了五年多以后,朝廷决定再次起用他。
陆游被任命为朝议大夫、权知严州军事。赴任之前,他奉诏入朝,孝宗在延和殿召见他,说:“严州是个山水名胜之地,你公事之余,可以作作诗,消遣一下。”皇帝虽然恢复了陆游的官职,可并不想重用他,更不想让他施展才能抱负,只不过把他看成一个附庸风雅、点缀升平的诗人而已。
淳熙十五年,陆游任满离开严州,再次回到了京师。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宦海风波,他把这看作是实现自己爱国抱负的最后机会。可惜的是,没过多久他便再次落职罢官。陆游的晚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故乡农村中度过的。
农闲之时,陆游或拄着藤杖,或骑着毛驴,到周围的村子里去游玩。他也常趁此机会替村民们看病、施药,做些有益的事情。
因此,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当地男女老幼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陆游罢官之后,虽然自视身为“野老”,但他始终关心着国家大事。
南宋当局罢免陆游,本来是企图施加压力,然而他们打错了算盘,陆游虽然丢了乌纱,但并不悲哀,气概仍然十分豪迈,还在梦想着能为国家出力,重返前线,去抗击敌人。
绍熙三年冬天,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陆游独卧山村故居,想到中原未复,国耻未雪,心潮起伏难平,于是提笔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篇: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
陆游像这样的战士之梦,陆游一生不知做了多少次,他的心始终没有离开中原,他的梦时时萦绕着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时恰逢辛弃疾被朝廷起用,于是,人们常常能看到辛弃疾来到镜湖之滨拜访陆游,两位志同道合的爱国诗人促膝谈心,共论国事,对收复中原抱着很大期望。
辛弃疾看到陆游的住宅过于简陋陈旧,便有意为他盖一所新居,陆游则总是婉言辞谢,因为他的心里牵挂着北伐大业,对区区住宅则不以为意。
后来,当听到南宋朝廷下令伐金的消息时,陆游异常兴奋。自己虽已年迈力衰,但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仍在。
这时的陆游已年过八旬,身体条件已不允许他重返前线了。但他仍密切注视着战争的进展,十分关心前方将士们的生活,祝愿北伐早日取得胜利。但由于战争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主和派势力又横加阻挠和破坏,所以北伐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军队接连失利,朝廷又开始求和了。
陆游在家乡听到这些不幸的消息,心情十分悲痛。嘉定二年初秋,陆游忧愤成疾,入冬之后,便已经卧床不起了。在弥留之际,他对围绕在身旁的儿孙们,口诵了一首七绝《示儿》,作为临终遗言: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这首绝笔诗饱含着陆游的血和泪,既是陆游一生抱负的光辉总结,也是他爱国思想的艺术结晶。他坚信胜利必将到来,希望儿孙们不要忘记把胜利的喜讯,告诉给自己的在天之灵。
以上,就是本书的精华内容。
陆游陆游的一生可谓是饱经忧患,郁郁而不得志。他用尽一生,怀揣希望,然而却屡次遭到现实的沉重打击。但即便如此,陆游也毫不退缩,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哪怕无法实现,也不言放弃,这便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崇高精神。
陆游有着自己的理想,我们也应该有着自己的坚守。
人生从来都不是因为有希望而坚守,而是坚守才有希望。坚守,才是世间最强大的力量。
世俗的浮躁,社会的喧嚣,总会让一些人迷失自我,找不到前进的方向。这个时候,坚守便成了我们的指路明灯。
钱学森说:“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
生命中的很多事情,你坚守了,即使最后不成功,也会让你的人生无怨无悔、光彩照人。
好了,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今天分享《陆游传》的第六部分就到这里了。读后有什么想法请留言,谢谢
迎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