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二十年,我是哪里人?

作者: 作一滴水 | 来源:发表于2017-07-26 21:29 被阅读297次

    一切关于纯粹或者正宗的攀比,都是无知者的自我标榜。其实,最地道的北京人,学名叫作“周口店人”。


    在北京时,经常会有人问我:您是哪里人?

    如果他操着一口“京片子”,我会犹豫一下。然后用标准的普通话回答:我来自西北。怕对方不知道,我会加上一句:正宗牛肉面的故乡。

    如果问我的人吐字不清,说话夹着方言,我会捏着鼻子假装“京片子”。然后字正腔圆的回他一句:我是本地的。

    北漂二十年,我从来不敢称自己是北京人。那么,我究竟该是哪里人?

    如果按照户口属地计算,我是不是应该算个北京人?

    中国人通常依据户口划分出身。

    幸运的是,我和许多北漂多年的勇士一样,都有北京户口。而且不光是我,一家三口,户口本上都亮亮堂堂写着:北京市。身份证签发机关也标有“北京市公安局”的字样,这个肯定具有法律效应。

    身边的同事、朋友基本都有北京户籍,虽然我们的普通话里,会有意无意带出几句地方口音。

    不过,除了孩子出生于北京的人民医院,家里其他人却都来自不同地区。我的档案里,籍贯一栏写的也不是北京,记得是小学时自己填的。

    再瞧瞧身边朋友,从小在北京长大,张口闭口“你大爷”、“你丫”的那几个,问他们祖上来自哪里,大多数会思忖良久,但很少有人说是北京。

    如此说来,仅凭户口说话,我又不该算是北京人。

    如果依据生活基础判断,我或许可以是个北京人?

    按照大多数人的说法,有没有住房,是区别这个人是否扎根下来的最简单标准。

    庆幸的是,与其他北漂志士一样,百般努力之下,我们终于在北京有了房。我家位置略偏,在北五环外,不过出门就是高速。面积不大,刚好满足一家五口居住。

    更值得骄傲的是,房贷已经还清,居住权可以世袭。将来女儿不用买房,即便多找几个女婿,也可以免费使用。

    有人可能会说,房子做不了准,要看工作单位。这方面我却更加自豪,一份可以干到退休的职业。据说近几年还有可能分房,虽然工资不怎么会涨。单位名气在北京也是数一数二,国家级的名号。

    同事们都很优秀,低则硕士、高则博士后,毕业于不同学校,来自于五湖四海。身处其间,我有愧于拉低了单位整体水准。不过,一到假期,我们这些“北京人”大多数会仓皇离去,各自回乡省亲。

    这样看来,只要还会离开,我们就不算真的北京人。

    如果要拿居住时间说事,我能否勉强算个北京人?

    都说,回得去的是家乡,回不去的是故乡。当在一个城市生活的时间,超过了在出生地待的年头,是不是就会分不清哪里是家乡、何处是故乡?

    十八岁到北京,如今二十多个年头,我在北京比在家乡多了三年。而且今后这个差值将会越来越大,也意味着离家乡越来越远。

    随着日子的增长,我却不知不觉说起了北京话,悄无声息地爱上了北京城,不知不觉维护起了首都形象。

    不过,家乡还有老父,刚刚过完他的“一个人的七十大寿”(一篇旧作),有空还得回去了却牵挂。如果哪天他愿意来北京与我一起生活,或许我就不再经常回去。那么家乡也就会成为故乡,而我只能留在北京。

    想想未来,不管余生多长,北京大概将是我的最终埋骨之地。到了那时,我也是做不成北京人的,顶多做个北京“鬼”。当然,如果存在这种东西的话。

    依照此法,如果家乡仍在,我肯定不是北京人。

    如果非要按照户口、住房和出生地来判断,那么我的孩子,周围同事和朋友的孩子,他们这一代人,应当完全符合“北京人”的标准。出生在斯、成长于此,将来不管在哪里,是不是都可以自豪的说一句:我是北京人?

    如果倒推下来,我的孩子是北京人,我是她爹,那么,我岂不是北京人她爹?想想也是一件令人自豪的事情。一代要比一代强,自己实现不了的愿望,希望在下一代身上出现。

    也许,这就是几千万人纷纷抢滩北上广、非要扎根大城市的缘由吧?

    什么假装还是坚持,生活本来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实日子就像流淌的水,或许只有“上帝”才能保佑我们的生活。

    在外地时,经常会有人问我:您从哪里来?

    不管对方普通话标不标准,我都会字正腔圆的回答一句:我来自北京。用的不是北京腔,说的不是“儿”话音。

    当然,我始终没有说自己是北京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漂二十年,我是哪里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mo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