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课程的逻辑》笔记8

读《课程的逻辑》笔记8

作者: 李跃鹏 | 来源:发表于2018-03-18 16:48 被阅读0次

    现代科学素养观呼唤理科课程改革

          有什么样的科学素养观就有什么样的理科教学。科学素养的内涵不是永恒不变的。

        所谓"科学素养",就是借助普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科教学,所培养的公民素质。"科学素养"包涵以下六个范畴: 1、概念性知识——构成科学的主要概念、概念体系或观念;  2、科学的理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3、科学的伦理——科学所具有的价值标准,即科学研究中科学家的行为规范,又称教学态度或教学精神; 4、科学与人文——科学与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文化要素的关系; 5、科学与社会——教学与政治、经济、产业等社会诸侧面的关系; 6、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及差异。

        众所周知,美国的理科课程改革是从高中阶段开始的,然后波及小学、初中。进入20世纪60年代,小学、初中阶段的理科课程编制活跃起来。在理科课程改革的步伐中,科学素养的内涵在逐渐扩充,究其原因有两个: 一是随着科学技术时代的发展,环境污染、人口增长、能源之类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二是科学技术的研究活动本身进一步渗透于社会机构之中,因此从社会、文化的视角多侧面把握科学的需要日益增长。20世纪60年代后半叶逐渐普及化的"科学扫盲"囊括了科学素养的全部范畴。

          重视科学与社会、文化的关联不仅是美国而且是其他发达国家理科教学的共同趋势。在当今能源危机、环境污染、遗传基因控制、安乐死等等同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堆积如山的时代,从科学与社会的角度主动的思索这些问题的解决并付诸行动,是每一个社会成员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因此也是整个理科课程改革面临的基本课题。

        大体上说来,现代科学素养观囊括了如下三个视点: 1、学习科学知识——掌握和发展概念性知识、理论性知识; 2、学习关于科学的知识——理解科学的性质和各种方法,尊重科学的历史与发展,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与之间产生的复杂的交互作用; 3、实践科学——结合科学探究与问题解决的专业见解,展开科学探究活动。

        上述三个视点(要素)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理科教学的设计需要联系上述三个要素,满足下列条件: 1、要考虑每个学生的知识、信念、态度、动机、个人经验。2、已更人性化的方式提供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教育加以政治化、融合健全的人类环境价值。3、向所有学生提供科学探究机会,和借助自主选择并设计的技术,从事问题解决作业的机会。

        近年来对综合理科教学的关注高涨。现今课程构成不仅取决于对下列因素——学生认知的发展; 科学与文化知识、社会要求诸要素——是如何认识又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尤其是应当如何考虑科学与教育、生活与教育的结合及普通教育中的理科教学,是当今理科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而综合理科课程作为适应这类课题的学科形式,其重要性愈益为人们所关注。

          钟启泉教授在第八章《科学素养与理科教学》详述了发达国家课程改革运动的实际,说明了今后课程编制的重点不是侧重于事实性知识的背诵,而是必须注重调查、比较、解释、综合的过程,提出了采取综合理科课程的形式。

          为什么要进行综合理科教学和编制综合理科课程呢?理由有如下四点: 第一,培育具备社会适应性的公民; 第二,强调普通教育中的理科教学; 第三,自然科学的科际性; 第四,自然本身的综合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课程的逻辑》笔记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oe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