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课程的逻辑》笔记4

读《课程的逻辑》笔记4

作者: 李跃鹏 | 来源:发表于2018-02-10 11:15 被阅读0次

当代教育——新形式训练说的背景

      课程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从广义角度来说,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各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可见,课程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正如此,教育界有诸多教育家对课程孜孜探究并提出自己的独特看法。如夸美纽斯认为课程即教材;杜威认为课程即活动;钟启泉教授在《课程发展的回归现象与非线性模式》一文中通过回顾"形式训练说"与"实质训练说"的演进,进而从知识论,学力论的角度对新课程的背景进行探究。

      钟教授认为"19世纪后半叶的'形式训练说'以过去的社会、文化为教育的基础,是'着眼于过去的教育' 。20世纪前半叶的'实质训练说',以现时的社会、文化为基础,是'着眼于眼前的教育'。在21世纪的信息化时代里,掌握着眼于过去的思考方式和眼前的知识、技术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必须基于思维的创意与跃进的技术,培养儿童的探究态度与能力,当代的教育必须是着眼于未来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的教育必须有'新形式训练说'。"  而新形式训练说,就是实质训练与形式训练的扬弃与统一。

    总之, 无论何种课程,既要关注学科的逻辑体系,又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这样才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系统掌握学科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完整的人的目标。

相关文章

  • 读《课程的逻辑》笔记4

    当代教育——新形式训练说的背景 课程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从广义角度来说,课程...

  • 读《课程的逻辑》笔记6

    "学习"概念的重建是当代教育研究 的重要课题 "学习"是怎样一种活动呢? "学习"不是单纯的现...

  • 读《课程的逻辑》笔记18

    教学活动是学生发展的社会文化组织中一种独特的形态 随着认知科学的进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把人类的信息处理过程视...

  • 读《课程的逻辑》笔记7

    要努力实现学科教学从"知识传递型"向"问题解决型"的转变是学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 读了钟启泉教授《...

  • 读《课程的逻辑》笔记8

    现代科学素养观呼唤理科课程改革 有什么样的科学素养观就有什么样的理科教学。科学素养的内涵不是永恒不变的。 ...

  • 读《课程的逻辑》笔记17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改革创新 新课程力图从根本上扭转人们对教学的片面看法,重建教、学、教材、教师与学生的概...

  • 读《课程的逻辑》笔记19

    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方法是新型"教学文化"的创造 所谓"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

  • 读《课程的逻辑》笔记20

    学生"学习课题"的构成以及解决过程 所谓"学习课题"的构成,是指当学生面临给定的问题时,能够理解它、接纳它...

  • 读《课程的逻辑》笔记10

    研究性学习就是改造学生学习式 一部教学发展历史,说到底无非是"系统学习"与"问题解决学习"此消彼长的历史...

  • 读《课程的逻辑》笔记1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 当下,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铺开之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程的生长点以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课程的逻辑》笔记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rc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