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家毕竟是书生
——谢佳华的学者情怀
林伟光
谢佳华是书法家,他书法的艺术性,如果跟别的人相比较,显得更有与众不同的韵味,其间有学者的襟怀,散淡的情怀,更有浓郁的书卷的气息。书法成了艺术之后,不管我们是否承认,总是免不了有一种技的层面的追求,会离传统意义的书写性,越发的远了。因此,一位有所追求,力求别开生面的书法家,就总是会力戒如此的一种泯然于众的庸俗。
谢佳华是不愿,也不想单纯当一个世俗说法的书法家的,他以学者的思想为底色支撑起他书法的艺术构架,呈现出了别具生意的盎然境地。你会发现,他写书法的时间要远少于其他的,比如读书和写作等等。对一个书法家,或者,你会说他这是不务正业,却是陋见。正是他的博览和兴趣广泛,才造就了他书法风格的博大深广;正是对东西文化的厚积和观照,才托起了他手中生花的妙笔。可以说,对书法的思考和有关书法的理论滋养了创作,他才能够站在一种高远的境地,接续着传统的过去和现代的当下。
阅读其作品,无论是书法,还是别的作品(包括学术文章),我总鲜明地感受着他的思想。他的创作所构筑的是自己的一方文化的风景,世界就在他笔下展开,教人欢笑或者沉思。我发觉了他的野心,比如希望借着包括书法创作在内的作品,创造一个思想而不只是艺术的世界,让思想借助艺术飞翔于人们的灵魂。
相比于他书法家的身分,我想,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的书法理论家的身分,以及那份一般书法家中少见的学者情怀。我读过他一篇早期的论文,是谈书法的音乐性的,就很有新意,弦外有音,不是某些高头讲章所能比拟的。可见,他一开始就有独立的思考和相当的理论造诣。
我读过他与华旭合作的一本书法理论专著《反思中国书法》,虽然过去若干年了,但印象仍然深刻。为何?因为他有独特性的思考。此书的好处,可以从“反思”两字窥破,反思就是具有一种批判的态度,敢于挑战某种既定的传统观点,甚至颠覆一些习惯而流行的说法。
谢佳华从层出不穷的新资料入手,梳理着书法发展的脉络。梳理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校正与厘清,越是清晰,就越有意义,此即所谓之正本清源。作者在解读时说,从新资料解读出的书体演变的过程,远比传统书法史表述的情况复杂。这是他的切身体会,也是他反思的基础。
学者的情怀是温暖的,透射着人文的关怀;而学者的态度,则是严肃,更是严谨的。因此,他不轻易否定,也不鲁莽地标新立异,而是立足于对事实尊重的回归,立足于拨乱反正,还事实于本来。
前人说过,“背离独立之精神,岂有自由之思想”。因此,谢佳华书法学术的意义,我想最重要的就是,其独立的精神,这也表现在他对当前书法创作过分推重技法的反思上。他以为,技法是手段,借着器具,如笔墨纸等等,以达到艺术的境界,固然必要;可是书法的目的,却是要能够充分地表现书家内心的诉求,精神的世界。所以,书写者如果以追求技法为终极目标,显然是错误的。而通过对心法、技法、器用的梳理、阐述,和分别指明它们在书法创作中的位置,他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整体性的观念:即把书法创作放到宏大的背景里来考虑,使心法、技法、器用浑融一体,不可偏重,也不能偏废,从而构建自己的艺术语言和风格。这其实是书法理想的创作境界,更是值得践行的创作方向。
他对学者书法家詹安泰的研究和论述,就更体现了他学术上的独立思考。最近,他主编出版了一本重要著作《学者书家詹安泰》。为何花如此大的精力做这件事?因为詹安泰虽是著名学者,不以书法名世,却是值得重视的一位有成就的近代岭南书法大家。或者,从詹安泰的书法中,谢佳华发现了许多可共鸣的碰撞,因而惺惺相惜。
詹安泰的书法,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折射着一种特别的艺术韵味。谢佳华以一种研究的精神,一种迥异于书法欣赏的学术性探索的眼光,去观照詹安泰。于是,詹安泰书法的意义,就特别地呈现了。詹安泰的书法,是学者的书法。而学者的书法是心迹、性情、学养、神气、韵味和情趣的集中体现。季羡林说学者的书法:“不仅是艺术,而且是文化,同时也是学者对汉字的美化和文化化。从学者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到学者的文化修养和宽宏眼界。”
当然,谢佳华之所以能够充分地领会詹安泰书法的独特魅力,我想,这跟他一贯性的艺术主张是分不开的。他深深地服膺于沈尹默的艺术观点,“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具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同时,自觉地与当代书坛笼罩的流行化、形式化、技巧化的气氛划分界线,守望传统,守住初心。
通过一系列的理论文章和学术著作,谢佳华已建立了他较为成熟的书法理论体系,也奠定了他在广东书法界学术的位置。我发现,无论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理论文章,还是当下的学术著作,谢佳华有关书法的观点,虽然总在不断地完善着;可是,其基本的学术思想却是没有改变的,那就是抵抗流俗,坚持独立性的思考和创造性的清洁精神。
诗曰:旭日衔青嶂,晴云洗绿潭。学者书法家谢佳华,其书法的意义,乃在于对所坚持理论的实践。而创作与理论的并重和互相印证,也使他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姿态。是的,他书法的背后,是散淡的襟怀,是学者的深厚学养和作家独立思想的价值。因此,他的随笔作品集《沂园笔记》,2012年荣获第五届全国冰心散文奖。以书法家的身分而问鼎文学奖,你不能不说他创造了奇迹。
静水流深,谢佳华正像一潭春色,看似不动声色,却是静渊峙立,文脉贯通着古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