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时候想学习某项技能。
仅仅是在培训课上进行学习,而在课下不再进行大量练习,我们往往幻想自己熟练的掌握了某项技能,自己是一位玩转乐器的高手了,却没有在课下进行大量练习。
我们往往是专注于结果,而不是专注于到达那一结果的过程。
我们错误的认为我们终于实现目标的那一神奇时刻到来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很愉快。我们把实现目标的过程几乎视为实现目标而经历了不必要的麻烦。
但往往是我们更能记住的是我们通过刻苦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而不是目标。
比如,想买一辆车,通过各种兼职打工,努力奋斗,挣够了买车的钱,最后发现:真正的买车的快乐,远不如你为买车而奋斗感到愉悦和满足。
我们把以结果为导向转为一过程为导向。
意味着我们要聚焦于当下,放弃对目标的一依依赖,我们所承受的压力将会消散于无形。
专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你将感受到平和,精神焕发和游刃有余。只要你在做,你便时时刻刻都在实现着目标。
这种知道你的思绪在何处,并且知道你现在正在做什么的意识,能够积极强化自己实现目标的感觉。
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完成结果上,我们不仅在没有实现那些结果的每一秒都感到失败,而且在练习中犯下每一个错误时都会体验到焦虑感。
当你的目标把精力集中在过程之中,并且停留在当前这一刻时,你不会感到错误感,你可以在过程中不断 观察结果,调整自己的心态,优化细节,这时候你没有不好的情绪,而是积极的练习。)
以过程为导向带来的价值。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制造业在商界异军突起,所有人都想买一辆日系车,因为他们的质量远远高于美系车。美国的汽车制造厂都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并采取措施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并且这种现象不限于汽车制造业,日本人制造的钢琴也越来越受欢迎。他们制造的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日本人在他们的工作与生活中十分注重于过程为导向。
一名日本工人正在制作钢琴钢板,
一位朋友问他每天能给多少块钢板打磨,抛光和喷漆
日本工人回答说:在保证完美的前提下,尽可能多。
朋友问道:没有一位上司来管你吗?
日本工人反问道:为什么还要别人来确保我正确的履行工作职责呢?那就是我的责任。
如果花上一整天才能打造一块儿完美的钢板。他就在正确的做自己的工作,并且达到了公司对他岗位的期望。
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集中在当下,并且一直保持在那里。就可以生产出最优质的产品。颠覆了汽车、乐器、电子工业。
世界上各种主要的哲学与宗教都以极其详尽的程度阐述了焦于当下的价值,以便获得自强和内在的幸福。
转变思维模式,更加注重过程,而非结果。
将思绪停留在当前这一刻,并且有意识以明确知晓自己意识的方式来练习动作,会对这种练习感觉也会随之改变,他们会感觉在练习的愉悦和满足。
我们不再推迟练习,反而希望练习快点儿到来。
培育练习的心态,归结为一些简单的法则:
-让自己始终以过程为导向。
-重点关注当前。
-将过程确立为目标,并且运用总目标作为船舵,以指引自己的努力。
-对自己想要做到的事情刻意的训练带着意识训练,并且自始至终清醒的知道那种意识。
(当你始终知道你的意识,更多关注当前这一刻时,你会开始觉察自己做了什么,做的怎么样,当走神的时候,轻轻的提醒自己,和当前脱节了,塑造“观察者”身份,对自我指引十分重要。)
做好了这些,你将消除源于以结果为导向,受结果驱使的思维的那些判断与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