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3日,周二(初四)
太阳明晃晃的有些刺眼,浦西的气温显然比浦东高,阳光里感触到夏天的味道。
去浦西的龙华寺敬了三炷香,排长龙尝了一碗过年素面。
晚饭过后,烟花爆竹如电闪雷鸣般四处炸响,夹着刺耳的呼啸声,趁着这份喧闹,坐在键盘前可以尽兴地弹奏。窗外的炮声一阵盖过一阵,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我索性按下伴奏键,选了弦乐+钢琴的音色,以最大的音声来弹奏《可爱的家》,兴之所至,自己也跟着乐曲一起唱谱,和外面的爆竹声齐奏,有点烟火交响乐的味道。
这周春节放假没有新课,经过几天的练习,《可爱的家》已经被我弹得纯熟,突破老师要求的每分钟60拍的原速,进步到72的拍速,明后天准备再加码到82试试。几天前弹起来感觉有难度的节奏(附点节奏、休止符、弱起小节、双音等)经过反复跟弹,已经跟得很精准,左右手配合到位,气定神闲,呼吸顺畅,随手也来个漂亮的高抬腕动作,明天可以录视频提交作业了。
本周的跟练计时已进步到千名以内,没想到春节放假期间,仍然有不少同学在做视频跟练,一想到有人同行,马上精神百倍,劲头十足。计划明天提交作业后, 开始练习新的曲子《又见炊烟》,看教材左手伴奏编配的有三和弦,这是要上台阶了,有点跃跃欲试的小激动。
2024年2月14日,周三(初五)
初五迎财神,继续学习《中西方音乐家赏析》——维也纳三杰(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海顿】
奥地利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基者,代表作有《惊愕交响曲》、《告别交响曲》、《时钟交响曲》、《伦敦交响曲》等。《惊愕交响曲》的创作原意是惊醒瞌睡中的听众,表现出海顿幽默诙谐的音乐风格。
因为在交响乐和四重奏领域作出的贡献,获得“交响乐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的头衔。同时,因其性情温厚,热心关怀青年音乐家,莫扎特、贝多芬等作曲家都曾向海顿求教,绰号“海顿爸爸”。
【莫扎特 】
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有“音乐神童”的美誉。
原籍德国,生于奥地利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4岁学习钢琴并开始作曲,6岁在父亲的带领下作了一次试验性的巡回演出,7岁随父在欧洲各国进行为期十年的旅行演出,25岁到维也纳开始10年创作生涯,创作的主流是歌剧,是欧洲歌剧史上四大巨子之一,著名歌剧有《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魔笛》等。
他又与海顿、贝多芬一起为欧洲交响乐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是钢琴协奏曲的奠基人。
之后莫扎特开始创作大型宗教音乐作品《安魂曲》,还未完成就离奇死亡,享年35岁,一生共创作了五百多部作品。
【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岁),德国著名音乐家,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为首要地位。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为: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七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等,钢琴奏鸣曲在他的作品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最著名的是《热情》、《悲怆》、《月光》、《黎明》和《暴风雨》五首。最为著名的歌剧是《费黛里奥》。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
贝多芬一生坎坷。四岁起就在父亲的打骂下,整天苦练羽管键琴和小提琴。八岁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二十六岁时听力开始减弱,耳朵日夜作响,四十五岁时耳朵完全失聪,在这种生活贫困精神倍受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这部作品创造了他理想中的世界,如今已经成为欧盟的盟歌。
正如贝多芬自己所言:“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使人们深受激励和鼓舞。
有评价说,莫扎特的音乐是感觉的艺术,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的声响。
这个春节在音乐的殿堂神游,相比年夜饭,是一道更为丰盛的精神大餐。
仰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