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罗生门》

作者: 我对你的赤子之心永存 | 来源:发表于2016-01-24 17:09 被阅读463次
芥川龙之介

芥川龙之介,日本大正时期的创作天才,因年早逝的高产作家。

讨厌平庸,精雕细琢。这样的介绍是我从林少华给《罗生门》的序中接触到对芥川的第一印象,即使从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这短短的八字徒然让我觉得有趣,一少年握笔咬唇反复更改字句的画面自脑海浮现。

潜心一读竟发现《罗生门》不过十页,小说以仆人的心理矛盾自成一线。在罗生门下等雨的仆人设法筹措生计,在饿死和作盗匪之间纠结,无奈下探身走上放满死尸的罗生门顶楼,惊骇的发现了正在拨弄女尸头发的老太婆,仆人气结,对这恶性心生厌恶并打消了迫于生计作出恶行的计划。老太婆认为女尸生前出于无奈用蛇肉充当鱼干,那现在的她也同样可以出于无奈拔死尸头发作发髻变卖。这一番言语竟导致仆人的发难,剥抢老太婆衣服而逃。

虽然并没有明白仆人最后“无不讽刺”、“咬牙切齿”的夺衣而逃,是对老太婆的惩戒,还是真的被老太婆利己主义思想诱惑所致,但终归读出一丝芥川对人性恶性的抨击和厌恶。若仆人真是被诱惑所致,那人潜在的利己思想暴露无遗,我们可以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下大义凌然,用正义虚伪的迷惑他人甚至是自己,但一旦受人点拨,“恶”在轻易可得的“利”前也是有撒旦般迷人微笑, 让人推翻一切自己都不知觉的面罩。

对,不知觉。与“慎独”同理,迫于外界的目光,我们用正义标榜自身,无关乎虚荣,只是用世人认可的影子嵌套,如此才能不做错不突兀,就像不动声色的接受任务,不用心的认真学习,默然的做某个身份该做的事。剥去这层束缚,夜深人静时思绪飞扬,却真真切切是个人所想,这时或许还能为抨击恶行辗转翻身,站在人性制高点摇头批判。但倘若身处苦境,又有多少人能压制胁迫生存的不理性,有多少人终于用行动证言曾经对自己说的谎言。

《罗生门》电影剧照

在读完小说查阅历史背景时得知《罗生门》被拍成了电影,剧情不同,但扫到这张剧照时,台词深深戳中我反复组织言语而不得的一丝丝感觉。

在大多数的时间里我们甚至都不能对自己诚实。


可是这“而若”终究是“而若”。仆人固然对不择手段这点给予了肯定,但要想使这“而若”有个结果,随之而来的必然是“除非当强盗”。问题是仆人又没有勇气对此给予积极的认同

除此之外,《罗生门》中闪光点随手可拾,对仆人的心理刻画入微,复杂的犹豫抗争用一个“而若”尽显,句子长而有力。

这便是我首次读芥川的小小感悟。

相关文章

  • 你的无可奈何都是他人的致命毒药

    【0422我在悦读】何初见 【书名】《罗生门》 【作者】芥川龙之介 【篇目】 【收获】 01.《罗生门》是芥川龙之...

  • 《罗生门》

    我们现在经常说起的罗生门,并不是芥川龙之介笔下最初的《罗生门》。 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实则是取材于芥川龙之介的另...

  • 从《罗生门》到《西夏咒》----艺术困住了芥川龙之介和他笔下变态

    从《罗生门》到《西夏咒》----艺术困住了芥川龙之介和他笔下变态的良秀! 昨晚陈亦新老师讲解了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

  • 罗生门

    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的小说也是黑泽明的电影。 小说罗生门与电影罗生门并不是一个故事,但电影也是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另外...

  • 2018-04-26

    《罗生门》 第一次看芥川龙之介的作品,真的,太震撼了! 《罗生门》中收录了很多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个人最喜欢的就...

  • [书籍]罗生门-芥川龙之介(日)

    《罗生门》--芥川龙之介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近代著名作家,有“鬼才”之誉。他与森鸥外、夏目漱石...

  • 《罗生门》:善与恶的交战,不过是屈服于残酷现实之下的博弈!

    芥川龙之介的最著名短篇小说《罗生门》,被收录进小说集《罗生门》里,是第一篇小说,也是芥川龙之介的成名作。 小说讲述...

  • 《罗生门》阅读分享

    娜娜阅读分享会 第六期 《罗生门》 [日]芥川龙之介 著 芥川龙之介 (1892—1927) 日本近代文学大师,与...

  • 《罗生门》

    本文说指的是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电影“罗生门”是黑泽明导演将芥川的《罗生门》《竹林中》两故事和二为一。 1、要...

  • 旁人。

    最近的睡前读物是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由于之前只混迹于网络言情之列对芥川龙之介这个大师级人物没有任何了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芥川龙之介——《罗生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ur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