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一聊最让孩子抓狂的两个字。一般情况下,孩子发生了不愉快的事,父母往往都是急于上前安慰:“哦,没事,没事……”
知道吗?孩子有多讨厌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就对“没事”这两个字有多抓狂。
01
上周,因为业务的关系,我去一家医院和客户约好了签合同,客户带着妻子去产检,我便在候诊区等待。
这个时候,一个男人带着儿子坐到了旁边。小男孩大概在4岁左右,正是活泼好动的年龄,哪肯在座位上安静下来,在候诊区里跑来跑去,男人也懒得去管,兀自低头刷手机。
小男孩拿着他的一款小汽车在地上玩,由于是小汽车上了发条的缘故,一下子跑了很远一段距离,等到小男孩追过去的时候,一个急匆匆给医生递交检验报告的中年男人一脚踩到了小汽车,匆忙对小男孩说了几句“对不起”,就风一样地跑了。
小男孩沮丧地捡起小汽车的“残骸”,走到爸爸跟前,委屈地说车坏了。这位正在刷手机的男人却说,没事没事,咱们再买一辆,不过是一个玩具汽车嘛!
听到爸爸这样说,本来只是有点情绪失落的小男孩,竟然当场嚎啕大哭,几乎到了失控的边缘。男人莫名所以,不停地说,不过就是一个玩具,商店多得是,回家咱们再买就是了,哭什么?
奇怪的是,他越是这样安慰,许诺买更好的,男孩哭得就越发地不可收拾。后来,男人耐心全无,对儿子发起淫威来,来了一通“狮子吼”,果然很有效,男孩再不敢高声哭,一边抽泣着,一边怯怯地说,我不要你,我不要你,我要妈妈……
02
在医院办完了业务,我一直惦记着那对父子,琢磨亲子间的沟通之道。那个父亲犯的错误难道是个案或孤例吗?不见得吧!
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情,那时好像还不足10岁,正是小男孩喜欢玩陀螺的年龄,我也正好有一只心爱的陀螺。
有一天在玩的时候不小心掉到了水井里,水井那么深,捞起来的可能性是断然没有了,这一点我心知肚明,但是不甘心,于是哭,伤心欲绝地哭。父亲在一旁,也是不停地说,没事,没事,我带你再去集市买一只更好的,现在就去。
他越是这样说,我越是哭得投入,根本不理会,当父亲将要发虎威时,一个长辈爷爷路过,便停住蹲下来,拉着我的手,在得知我丢了心爱的陀螺后,望着我泪痕斑斑的脸,问我:
“你很喜欢那个陀螺吗?”
“嗯!”我不停地点头。
“现在它丢到了深井里,你很伤心吧,肯定很想念那个陀螺吧!”那位爷爷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他仿佛天使一般善良。
“那是我最喜爱的陀螺,任何新的陀螺都无法替代它,我宁肯不要新的,也希望它再回来。”我仿佛想起了以往有陀螺相伴的许多快乐时光,一时沉浸在回忆的幸福感觉中。
“那你可以和我说说你这只陀螺是怎么得来的吗?”爷爷缓缓的语调中,透着无比的慈爱。
我就对他说起那只陀螺的由来,以及因为它而结识的陀螺伙伴,一直说了好长时间,慢慢地,心情平静了,后来也不知怎地就心情轻松地回家了。
现在想来,其实那位爷爷几乎没做什么事情,除了倾听和分享我的感受。但是,这么多年的生活也告诉我,人与人之间最难的也就是倾听和分享。
03
在很多公共场合,常常看到亲子关系处于紧张状态,倒并非是因为孩子不乖——世上根本没有不乖的孩子,却多的是不懂倾听、不懂分享孩子感受的父母。而要做到这一点,其实也并不难,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尽量不要发表自己的看法,确认一下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确认一下孩子的感受,千万不要再说“没事”二字了。
道行高一点的父母呢,还可以和孩子分享一下你自己遇到类似情形的感受,孩子听了之后,觉得在情绪上得到了父母的认同,自然就会慢慢平静下来,更不会胡闹了。
都说亲子一场,各自修行。其实,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修行主要在父母,有些关键时刻,父母多说两个字,或者少说两个字,沟通的效果往往判若云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