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非理性博弈

作者: 基德徐元杰 | 来源:发表于2017-04-27 00:30 被阅读97次

        工作中的小故事。

       25号是业务月底节点,结果到了20号左右前台同事,突然发现电子确认书用完了(投保交单的资料),向总公司申请寄发,但中间有一个时间差,在这段时间里很多人暂时无法录单。总公司寄发同事也提出一个问题:说发现之前寄发的数量和系统里已使用的数量之前有很大的差,说明有外勤同事提前领用了很多,但存放在自己手中还没使用,所以建议以后在前台进行管控,问一下大家用几张,就让拿几张(而不要提前存在手里)。

       按照总公司的设想进行了这样管控。

      结果呢,发现确认书领用的速度居然比之前还要快。到实际中查证跟外勤同事沟通发现,出现过犹不及的原因是这样的:因为大家感觉确认书原来是充足的并没有在意,经历了月底确认书稀缺的问题之后,反而认识到了确认书的重要性,原来没有储备的考虑存几张,之前有储备的多储备几张(别人借的时候自己还有),所以更加以各种理由多拿一些放在自己手里。

     

博弈

       还有,记得应该是《魔鬼经济学》中的一个小故事,犹太人的幼儿园,每天孩子放学接孩子的时候,幼儿园发现总会有个别家长因为迟到晚接孩子造成幼儿园老师下班晚,为了遏制这种情况的出现,于是幼儿园制定规则:凡是迟到的孩子家长罚款2美元。

       结果呢,不仅没有起到遏制的效果,反而造成孩子家长迟到成为更为群体化,更为常态化的时间。原因:因为之前少数家长因为加班等原因迟到,而更多数家长碍于尽量不耽误老师时间放弃自己的工作计划来接孩子(我们可以定义为道德成本吧),但如今幼儿园的新规出台让家长把迟到的道德成本量化为现金成本,认为对于幼儿园迟到付出两美元就可以弥补教师晚下班的损失,那么权衡2美元与加班或其他重要事情相比的价值显而易见,所以更多人愿意付出2美元迟到成本换取做更多高于2美元的工作计划的时间。

       两个小故事背后——规则设置的初衷与实际效果的背离,影射出生活中许多似曾相识的经济生活参与者非理性的博弈行为,什么原因造成这些背离呢?

       让我们先看下博弈论重要的理论帕累托最优——先说参与者的行为(如拿确认书的同事,孩子的家长,买房的人):

       如果经济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在不使他人境况变坏的同时使自己的情况变得更好,那么这种状态就达到了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这样定义的效率被成为帕累托最优效率。如果一个人可以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同时能改善自己的处境,他就在资源配置方面实现了帕累托改进,经济的效率也就提高了。假设有多个局中人参与博弈,给定其他人策略的条件下,每个局中人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个人最优策略可能依赖于也可能不依赖于他人的战略),从而使自己利益最大化。

       那么,如果举例房屋举例帕累托最优的话,那就应该是A买了一栋房子,B想买A的房子的时候出价比A当时买的价格要高,这样A更好,卖房获得了资本利得,B也觉得变得更好,1、买到自己喜欢的房子,2、相信未来即使不想住了还会有C以更高的价格买走自己房子。于是还有C出现,C,之后还有D,E,F出现以此往复类推。

生活中的非理性博弈

       显而易见,看起来这是个非常完美和理性的帕累托改进,决策过程中大家都在获益(现实生活中资本市场,楼市中很多也抱有如此的心态),市场的参与者都希望看到的局面是价格只涨不跌。

      而规则的制定者则要考虑不能完全任此类“帕累托改进”自由发展而要做相应的管控,原因:资源是有限的(比如货币,土地,任由发展必然造成货币挤占行为,产能过剩,以及资源浪费),价格的上涨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要保护“最大笨蛋”(凯恩斯最大笨蛋理论中,最后那个在最高点位接手的人是最大笨蛋,谁也不愿做那个人)

      但制定规则的时候,单纯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角度出发制定规则,就会犯最上面两个案例出现的同样的误区,越做调控越发生背离,比如现实中股市里的买涨杀跌,房地产越涨越买,越限越涨。

       综上,解铃还须系铃人,规则的制定者必须像市场的参与者一样进入到这场“非理性博弈”的之中,而不只是根据数据表象,和假设判断来草草做出分析决策,必须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了解参与者的在行为背后所隐含的真实心理诉求。

相关文章

  • 生活中的非理性博弈

    工作中的小故事。 25号是业务月底节点,结果到了20号左右前台同事,突然发现电子确认书用完了(投保交...

  • 《午夜将至》随笔

    博弈论中的“胆小鬼游戏”困境的实质是,在一场非理性博弈中,表现得更为“非理性”的一方,反而会在博弈中获得某种优势,...

  • 帕累托最优与纳什均衡

    博弈论(Game Theory) 博弈论研究的是"理性人"之间的博弈 现在流行“行为经济学”,人们爱说人是非理性的...

  • 愤怒和博弈

    在纷纷乱乱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就是一场博弈。感情的博弈,时间的博弈,人情的博弈,生活中的博弈。 每...

  • 笔记☞非理性人的负和博弈☜

    警惕与非理性人的负和博弈 1.大多数人对“零和博弈”和“正和博弈”比较熟悉,但在此之外还有一种博弈叫“负和博弈”,...

  • 生活中的博弈

    以退为进: 买衣服试穿,美食试吃,可能本来并没有想买的欲望,但是试过后就想了。 幼犬效应:原本没有养狗的打算,但是...

  • 生活中的博弈

    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

  • 生活中的小博弈

    最近又听了一遍万维钢老师关于博弈论的介绍,听完的想法就是,生活中更多的是感性,哪有那么多理性的东西要用到博弈论的观...

  • 生活中的博弈模型

    第一步:假设生活中很多的决策都是博弈的结果第二步:博弈的两个重要因子一个是赔率一个是胜率。比如我们创业,该如何选择...

  • 博弈论

    1、如果各方足够理性,决定博弈结果的不是策略而是规则。 2、博弈论是研究各方都不是蠢人的学科,人确实有非理性的一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活中的非理性博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xg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