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中国古代文学史》,从先秦文学,到秦汉文学,从魏晋南北朝文学,到隋唐五代文学;从《诗经》的“蒹蕸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浪漫,到屈原《离骚》的“美政”理想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从“建安七子”的感慨悲凉风骨,到陶渊明的物我一体、心与道冥的人生境界;从“初唐四杰”的"不平则鸣”的宏大气势,到“大历十才子”生不逢时的低吟浅唱……我独为杜甫悲泣。
杜甫一生,命运多舛。他的前半生是在唐王朝的鼎盛时期,深受盛唐文化的熏陶,在他身上可看到盛唐士人的狂放精神和开阔胸襟;可他的后半生历经战乱、四方漂泊、历尽磨难。
早年,他也曾“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也曾“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也曾“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可安史之乱后,诗人的生活就开始颠沛流离。他曾被安史叛军抓获,在长安度过八个月的俘虏生活,“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何时倚虚晃,双照泪痕干。”国恨家仇,使得他一夜青丝变白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在被贬离开长安的途中,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处境,而更多的是家仇国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读到此处,我不禁掩卷长泣,可怜的诗人啊,自己颠沛流离,深陷囹圄,却还想着周济天下百姓,这与我们今天现实中那些贪官污吏形成多么强烈的对比啊!
大历三年,诗人出三峡到荆州,不意受到冷遇,遂漂流到岳州,此时的他“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诗人一身病痛,耳聋齿落,右臂偏瘫,还患有肺病和风湿症。可怜他自身难保,却惦念京师关山北的边防吃紧,为国家安危落泪。
诗人想到衡州投靠友人,可从岳州到达衡州时,友人已调任潭州,当他到达潭州时,友人已死。天地之大,却无安身之所,令他失望之极。长期的颠沛流离,早已摧残了杜甫的身体,当他再由潭州返还岳州时,就在漂流于湘江的船上死去了。
读到这里,我再次掩卷悲泣:可怜的诗人,生不逢时,空怀一身旷世才气和爱国热情啊!
而同生在这样一个国度,在国泰民安的今天,又有多少贪官,在落马之前,过的却是极尽奢华的生活。他们身居要职,却利令智昏,聚敛无厌。据统计,2008年的落马贪官中,平均受贿900万元,近30年,中国约有4000名贪官外逃,平均每人卷走一亿人民币。
倘若杜甫生在这个年代,他又是怎样的痛心疾首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78532/9e8d96b424a8ec0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