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初, 土地还没有分到每家每户的时候。电灯电话还是人们想象中的事物。吃的水是土井水。照明用的是煤油灯。
每到冬天,生产队的牛棚里,总是人们取暖的好地方。记得一天午后。父亲又带我去牛棚。牛棚里很多人,同去的还有其他的小伙伴。
男孩子比较顽皮。有个叫大华的男孩,骑在牛背上得意忘形。
正玩得开心起劲时,老牛突然一甩尾巴,一抖身躯。大华从牛背上滚落下来。大华面部朝下,正好撞在下面的石磙上。撞在石滚上的脸立刻肿胀起来,嘴角歪向一边。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我惊惧不已。我以为,跌成怪人的大华,一定会受到父母的安抚。
令我更加惊惧的是,只见他的父亲满脸暴怒,将大华提起来就是一顿猛揍。
本来就很痛苦的大华。此时更是雪上加霜。
事情过去了40多年。每每想起这件事情,心中就会打上无数个问号。世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父亲?
我好庆幸,我没有这样的父亲。
可是今天想来,有这样的父亲也不一定是坏事。
大华兄弟三个。大华是老大。按照一贯的风俗习惯,儿子结婚,老人都是要盖房子给儿子的。
譬如,我父亲就给哥哥们盖了房子,老大三间,老二四间。
大华家可能比较穷,他的父亲,自大华开始到三华,始终就盖了那三间瓦房。
大华家的三间瓦房。大华结了婚以后就搬出去了。二华又结婚,也搬出去了。三华在里面结婚,又搬出去了。他们搬出去以后都在县城买了套房,家里的三间瓦房留给父母在里面养老。
我的父亲给哥哥们每人盖了房子之后,又在街上盖了两间。父母本来想在街上住着,做点生意,因为哥哥下面还有我们四姐妹都在读书。
可是,大哥心里很是不满,为了得到街上的两间房子,终于有一天家庭战争爆发。二哥耳朵后面留下长长的疤痕,父亲的腿上,当时也流下了鲜红的血。
父亲,为人忠厚老实,对任何人都没有一句大言。
我曾经,为我有这样的父亲,感到自豪。
现在将大华的父亲与我的父亲相比。
当初以为大华的父亲好暴。现在想一下。棒头下面出孝子,也是有一定的道理。严厉的父亲可以把家安顿的井井有条。可以让后辈早早独立,心生敬畏。
心慈手软的父亲,往往只能培养出无能的儿子,只知道在窝里斗。
时至今日。当初孩童的我们也早已为人父母。
我从两位父亲,两种对待子女不同的方式中得到教训。
对待子女不能一味的宠。也不能一味的打击。而是要,严在一边,爱在一边。
一味地宠,他们会有恃无恐,一味的打击,孩子会觉得孤苦无依。两种都是可怜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