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来谈谈孩子,本周听了张旎系列直播,阅读了《正面管教》结合一直很热的人工智能,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自从孩子们过了两岁,明显有感觉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反叛,自我独立,不断扩充疆土开始各种尝试的状态频出。家里的老人每天都在抱怨,我们上班期间孩子不好带了,吃饭,睡觉,出去玩这些在老人眼中很重要的日常作息事件都出了岔子。作为父母,清楚两岁的孩子已经处于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要开始通过说“不”把自己从妈宝中独立出来。但是,如果看到吃饭要玩具,出门不合时宜哭闹的两个“熊孩子”,除了默念“我生的”之外,确实要做点什么,我们不是新时代的父母吗?铺天盖地的理论看了一大堆,如何和孩子一起度过这个阶段呢?
孩子不讲理”的时候,是一个进行沟通的好机会。要找原因,再定行动方案。
先来看看孩子行为表现,背后原因等:
没有熊孩子,只要你懂他们举个具体的例子,孩子吃饭要玩具,不拿玩具不吃饭。孩子肚子并不是很饿,放在餐椅上动不了,就试探家长的反应,不给玩具就叫。这时候家人的想法是饭是一定要吃的,边吃边玩不好,影响吃饭!但是不给玩具孩子叫的烦心,先给一个,混着多吃几口再说。如此操作,可想而知,孩子发现叫可以拿到玩具。
没有熊孩子,只要你懂他们这里有一个点,就是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的问题。“给玩具不叫”是一个短期行为,“叫就有玩具”是孩子接收到的反馈。而如果坚持不给,短期是烦心的听孩子叫,但长期给孩子的反馈是叫也拿不到玩具。当然,我始终认为,孩子吃饭做抗拒的行为主要是不饿。大可以把他们放下来,把吃饭的间距再拉的长一些。由反复问孩子,你要吃吗?转变成孩子形成生物钟,到时间饿了找大人吃饭。
我们自己做事情加上时间这个维度,很多看似复杂的抉择会变得简单。对待处理孩子的事情也是如此。在《正面管教》一书中作者罗列的有效管教孩子的4个标准中就有一条——是否长期有效,不要让短期的处理方法造成长期上的负面效果。
这里列举一下大人与孩子常见的三种沟通方法:
没有熊孩子,只要你懂他们可以看出来,严厉型的控制孩子的行为,和娇纵型的放任孩子的行为都不可取。事实上,即使知道这两种方法不可取,但在日常和孩子的沟通中,尤其是对待正在无理取闹的孩子,很容易本能的走到严厉的一面,甚至惩罚孩子,因为作为成年人,特别是男性家长,不能接受失去控制这件事。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谨记“尊重”,要通过一定方法赢得孩子对问题的理解,自己停下来,而不是作为家长赢了孩子,勒令其简单的服从。首先,我们要跟孩子建立起爱的纽带,由此为基础相互尊重是家庭成员中首先要建立起来的。
如何赢得孩子的合作,作者也给了4个步骤:
1/理解对方的感受。孩子的直观感受和成年人的想法有时完全不一样,一定要向孩子确认他的感受,并表示出理解。
2/表达出对孩子的共情,这里的共情不代表家长认同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家长理解孩子的感受。如果家长有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此时分享给孩子会更加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家长真诚而心平气和的做了前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家长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此处尽量让孩子多参与,充分理解问题,和解决方案的孩子更乐于遵从。
比如,孩子的养的小鱼死掉了,孩子一直在哭,家长觉得不是什么大事,就说,“别哭啦,再给你买一条更漂亮的”。孩子听完可能哭得更厉害了,嘴里还反复念叨,“就要这一条”。家长觉得真孩子任性。但换个方式,家长蹲下来问孩子,小鱼死了,你很伤心对吗?孩子可能就不哭了,因为他的感受被理解了,之后我们可以一起给小鱼安排一个”墓穴“。孩子体会察觉感受的能力很强,被理解的孩子更容易合作。
我们的态度一定尊重的,即使对方是一个孩子,这一点在解决冲突那边文章里也有涉及。
我们言语背后的感受 > 我们做了什么,我们怎么做的 > 我们做了什么
我们行为背后的感觉和态度,决定了我们会怎么做,有时候你无法体会到的言语中的微妙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对话另一方的决定。如果在外边孩子”胡闹“,家长更要注重态度,不要迫于在外人面前尴尬就呵斥自己的孩子。要得当的避开”社会压力“,找”私下时间“和孩子一起友善的讨论。
没有熊孩子,只要你懂他们分析了孩子行为的原因和解决问题前的要点,接下来,我们要看看如何行动。
我们希望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比如良好的作息,有礼貌等。而2岁左右的孩子一直处在不断尝试,挑战自己挑战家长的状态中。他们的感受是敏感的,但表达方式是幼稚甚至是不合乎逻辑的。他们自己也不清楚如何表达。家长应该首先以身作则,我做任何事情,先看看我的孩子,玩具轻拿轻放,距离远就走过去放下,不要远远的一丢。家长丢一次,孩子很可能也会有样学样。
没有熊孩子,只要你懂他们另外,孩子很多时候在作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试错,家长要把孩子的“错”,表现接受,让孩子感觉到“错”是令人兴奋的学习机会。家长不是很希望能培养孩子自主行为,体验过程,专心身心投入的能力吗?这些都无一例外的会在孩子日常的游戏和尝试中得到锻炼,如此简单,又如此复杂。对孩子来说是简单的本能体验,对家长来说必须要懂得理解孩子,有时候难以分辨作和尝试。但我们的孩子对于我们都是独特的,他们不同的需求也只有我们有机会可以观察得到,如果引导的当是非常好的事情。
扯远一点说,未来人工智能时代,重复性,一成不变的靠记忆与反复练习就能掌握的技能是最没有价值的,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孩子只是听话的移动仓库,把知识存储在大脑里而已。在这点上比起机械我们并没有任何优势。而人的综合素质技能,直觉,互动的能力都无法从听话的教条学习中习得。
在今天,人脑科学得到前所未有的研究与发展,我们的孩子是这方面的实例。他们的脑袋瓜里藏着无尽的可能,家长很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与自己的孩子一道体验与成长。非常难得,如今的科技让家长儿时不能实现的事情轻易获得。家长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大脑系统才能跟上孩子的节奏。
比如元认知,每天花上十分钟左右,反思一下自己的思路和思考结果,琢磨一下自己的想法有没有逻辑谬误?琢磨一下自己的想法从而来?又缘何走了那么个思路?有没有其他可能的思考结果?琢磨一下自己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琢磨一下那些影响因素究竟有没有根基,有没有道理? 我们的孩子可以吗?也许2岁的孩子不能体会反思,但是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特别时间“,比如每天晚上睡觉前,家长和孩子躺在床上说一下今天发生的事情,哪些是高兴的,哪些是印象深刻的。相信我,即使是很小的孩子都很喜欢这样的“复盘”。
再拉回来,另外一个正面管教孩子的方式是让他们通过游戏的方式反思自己的行为。这里首推角色扮演,我家里妹妹很粘哥哥,喜欢与人交往。而哥哥喜欢专心的玩玩具。如此经常产生一些小状况。
没有熊孩子,只要你懂他们可以看出来,妹妹想要和哥哥玩,但哥哥不情愿。但妹妹打哥哥肯定不是正确的与人交往,引起注意的做法。如何来跟他们解释呢?以往,我们会跟哥哥说,妹妹喜欢你才来“摸”你,跟妹妹说,温柔点先问问哥哥愿不愿意跟你玩。几天试下来,哥哥不高兴妹妹打扰时会做哭的状态,但嘴里轻轻的说,我不愿意。妹妹一天问N遍,哥哥你愿意跟我玩吧…… 感觉哪里还是不到位。总不能让哥哥觉得喜欢一个人就是“摸”他吧?!(罪过呀);妹妹也没什么耐心等哥哥回答,就又去“摸”他了。
后来试验了情景再现,跟妹妹玩毛绒玩具的时候,假装她是哥哥,玩一会,毛绒玩具提出一系列妹妹不喜欢的事情,妹妹停了一会,好像在想对策。哥哥这边鼓励他多和人接触,找一些需要两个人配合玩的玩具,让他们体会一起玩的乐趣。实验结果:目前哥哥开始尝试反过来找妹妹玩游戏,即使动作大一些,两个人一起摔倒,两个人都不会哭。妹妹拿走哥哥的玩具,哥哥也不会反应那么强烈了,只要哥哥说出来还想玩,妹妹至少有50%能接受,并还给哥哥了。
罗罗嗦嗦一大堆,就是想将内化的孩子教育方面的心得记录下来分享在此。世上没有熊孩子,懂的他们不成熟言语,肢体密码表达绝对是一门技术。我们不可能遇见孩子完整的未来,更不能控制他们,但我们可以用心陪伴他们,和他们体验成长的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