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写作•遇见
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可为什么写出如此狗血的故事

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可为什么写出如此狗血的故事

作者: LEILA蕾拉 | 来源:发表于2019-02-09 00:02 被阅读29次
    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可为什么写出如此狗血的故事

    他是我们并不太熟悉的诺奖德系作家,而此版的中短篇小说集,装帧设计让有些被岁月尘封的浪漫主义大家有了一丝回春的喜感。

    保尔海泽。

    无意间瞥见封底之作评大家,在读完这本中短篇小说集后果然不出所料,斯蒂芬.茨威格。

    他对海泽的盛誉,颇有他一如既往,情感饱满到流溢而出无法收回的姿态,他说:“我该怎么对你说才好呢?任何比喻都嫌不足,你是我的一切,是我整个的生命。世上万物因为和你有关才存在,我生活中的一切只有和你连在一起才有意义。”

    依此可见,读过茨威格主要作品的你应该不难看出,茨威格的故事里,多少是受到海泽影响的。

    就像那篇无数次再版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那样,我爱你是我的事,痴情,执着,猛烈到了疯狂的程度。甚至于在《马来狂人》里那种极度狗血的情感。茨威格把海泽的浪漫主义扩展到了极致。

    而如若身侧果真有那些猛烈的真善美的爱情,有如海泽笔下生活在偏僻而人烟稀少的亚平宁山脉深处的特雷庇姑娘。

    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可为什么写出如此狗血的故事

    她的痴情源远流长,七年不消,她忽冷忽热变幻多端,打开心扉,倾诉衷肠,屡屡遭拒,从被对方的婉言拒绝,一直纠缠不清到对方恶言相向。

    极端地把自己爱的男人囚禁起来,给对方下爱咒喝狗血,引导他走向目的地相反的方向,直到对方像着了魔一样迷失在山间,被迫回到她身边,忍无可忍之后宁可跳崖,也不屈服于强迫的爱。

    这在世人看来,竟然不是对特雷庇姑娘的厌烦和不解,而是去赞颂她的极端主动,痴情和不择手段?海泽的浪漫主义真是让人匪夷所思啊。

    不过就如同他自己的猎鹰理论一样,写作的人,请思考自己的鹰是什么,请写出绝对与众不同的文章来。这一点,他果真做到了,唯独的问题是,我们颂扬而感动于心的爱的模样,爱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呢?

    最为可笑的地方在于,男主角居然因为跳崖后未死,被特雷庇姑娘悉心照顾后,重新爱上了她,并且两人收获了美好的结局。

    这是在告诉世人,男主角一开始的态度,到如今的变换,是人格的分裂还是坚若磐石的情感之门被毒血和迫害感化了?女人只要坚持,不择手段,就能最终获得男人的心?这个反转的结局,显得多少有些狗血,有些可笑。啊,确乎是狗血淋头,笑哉笑哉。

    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可为什么写出如此狗血的故事

    于是去看《犟姑娘》。这个故事相对就比较平实和质朴。

    因为母亲常年被父亲家暴的女孩,历历在目的记忆让自己下定决心,与其受人欺凌又说不出口,还不如终身不嫁,享受自己的自由。

    于是她拒绝了那个所谓在他眼里能看到父亲一样的家暴眼神的画家,于是她在一次和神甫同路渡河的旅程中萌生了对船夫男孩的爱意。

    她否认,她抗拒,抗拒到感情激烈地跳了船也不接受对方的示爱。可偏偏在同一天的夜晚,就跑去找对方,扑进对方怀里,倾诉衷肠,燃烧爱情。这样的转折,确实是浪漫的“极致”了。

    海泽在意大利游学一年,写了多篇背景在亚平宁半岛的故事,主角里总有那么几个确乎与众不同的意大利姑娘。

    彼时的意大利,还没有unite成共和体制,无论罗马也好,教皇国也好,意大利的旅行和疗养记忆,对于日耳曼和萨克逊各民族的北方人而言,都是古典,美好,烂漫而又多情的。

    我们欣赏海泽有感而发,娟娟流动于笔尖的意大利风情。欣赏那些醉人的景色,平原,山脉和河谷,以及北方的民族深处其中,经历别样之境,又怀恋故里的情怀,唯有这些隽永之物,尚能抵达诺奖的精神境界和艺术高度。

    但对于出彩的人物和情节,究竟能以什么样的姿态去博得一百五十多年后的读者的理解,欣赏,包括人格魅力的现实性,这个至少在我看来,是需要再三思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可为什么写出如此狗血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ca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