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忘于江湖

作者: 湖畔渔夫 | 来源:发表于2017-10-06 15:19 被阅读251次

      人到年龄大了以后,总是喜欢回忆往事,怀念旧友。儿时一同打弹弓、玩铁环的段适来,他在干什么呢?上学路上经常同一把雨伞的大个子杨圣明,身体现在怎么样啦?同桌的周玉田同学是否也退休了呢?喜欢远足的刘玉臣,也许应该做爷爷了吧!这些当年的密友,后来中途分手,而今已经很少联系。但是,每当回忆往事,念叨起来,往日的情形就立即浮现在眼前。

  近来重读《论语》,深知孔子是个好学深思的人,他自认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确,夫子对人生的理解明显高于常人。《论语·子罕》里说了一段话,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回忆起自己做学生的时代和今天的生活,感觉孔子这里所说的话,的确是意味深长。

  在我的同窗好友中,有些人在一起玩的很好,一起学习,也很快乐。记得在小学阶段,有几位不仅上课在一起,下课在一起,就是放假回家,也一定要一起说半天的话,才能罢休。那种情感不仅真挚,而且纯粹,不掺杂任何功利的意味。但是,谈到对未来的追求,谈到人生的理想,那就各不相同了。这是因为,大家心目中的那个“道”各不同。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

    而另外一些同学,似乎志同道合,有着相同的志向和追求,思考和讨论的问题也很相似相同。譬如,有几位同学经常在一起讨论人生理想,未来设想。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各自的理想有了明显的变化。有的人走向了政治舞台,有的人杀进了经济竞技场,也有人在学界风生水起。当然,也有少数人不仅不再坚守往日的理想和操守,而且随波逐流,甚至滑进了泥潭。每每想起这些往事和旧友,心中常常不安,感到可惜和遗憾。也许,这也就是所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

    当然,即使是都能坚守同一理想和操守的人,也不一定能够一起从道和用道,不一定共同走向那理想的境地。我的同学中,也有从事相同相近事业,有着同样精神操守的人。但是,时代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我们曾经无话不谈,曾经一同走向远方。但是,今天的我与他不再一样,不再以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也不再多谈论往日的话题。有时想想,心有诸多不忍乃至不解:为什么不能如过去一样同行呢?这也就是所谓“不可与权”。

      读了孔子的这一段话,对人生多了一份深层的理解:应该说,人生在本质上都是孤独的,茫茫人海之中,能够一同走到底的,本来就不多。我们希望有同道,但却尊重选择的多样。年轻时一起走过的好友,很多人在中途都失散了,分手了,不想携手并肩,继续一起走下去了。这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学有不同的境界,人有不同的征程,生命旅途的遥远,让我们不能不面对中途分手的烦恼乃至痛苦。

    漫漫的人生征途,有人一同携手,我们就珍惜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有人中途分手,我们也祝福老友一路顺风。面对中途的分手,我们只能坦然的面对,理性的接受。庄子有言,“与其相濡以沫,莫若相忘于江湖”。诚哉斯言,善哉斯言!

     

相忘于江湖

相忘于江湖[/cp][/cp]

相关文章

  • 相忘于“江湖”

    蝶入我梦,化风随蝶,蝶舞别离,相忘于“江湖”。 时又至六月,空气中的炽热涌进毛孔而触摸着神经。如果这是雪中的冬必然...

  • 江湖

    混迹于山野,相忘于江湖

  • 每日国学38: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原文】孔子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庄子·大宗师》) 【译文】孔子说:“鱼游于...

  • 相忘于简书江湖

    文/老喻 江湖原文意思是:泉水干涸后,两条鱼未及时离开,受困于陆地的小洼,两条鱼动弹不得,互相以口沫滋润对方,使对...

  • 2020-01-30

    你说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我说 相忘江湖 为什么还要在江湖

  • 每日一语

    泉凅,鱼相与处于陆,相泃于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萍水相逢又重逢─最美丽的遇见

    我们, 曾相逢于萍水, 曾相忘于江湖, 但忘江湖而情未断, 我们再度相逢。 于妳于我, 或有彷徨, 或有担忧, 然...

  • 《文心雕虫》236

    鱼相忘乎江湖 人相忘乎道术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那肯定是取决于两人的关系吧。 相忘于江湖总是让人几多感慨,无奈中又透露出几分悲凉。无论感情...

  • 马伊琍: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相忘于江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fr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