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备货时,访问拣选位置的频率越高,劳动强度就越大。对此,很多有关仓储管理的书籍中,都提到要把发货频率高的商品(热销商品)置于最易分拣、距离出货门口最近的位置。但是,实际操作中,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以什么作为分类的依据呢?
实践表明,单独按照商品价值或者销量分类,可能适用于采购分析,但肯定不适用于商品流动性分析。有些商品会集中出货,几个月才发货一次,典型的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一年。如果仅计算发货总数量,不能准确反映出商品实际的发货频率。
一种可行的办法,是统计商品的订单行数(也就是一段时间内的发货次数),再使用ABC分析法确定流动性最高的产品。例如,产品A是销量最高的商品,在一段时间内(如3个月)仅被拣选了4次;而产品B则出现在200个订单上,因此需要200次访问。很明显商品B发货频率高,为了减少分拣时的行走距离,就应该把产品B置于最容易拣取的位置。
进行商品流动性分析的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1、汇总一段时间内商品的发货行数(在订单中出现的次数),可以从ERP中导出订单报表(或出入库明细报表),使用Excel的数据透视功能进行分析。若SKU太多,则按品牌、品类逐一分析。一般来说,仓库商品摆放时也常会按品类、品牌规划,如第一排货架存储品类A,第二排货架存储品类B(使用随机货位的除外)。
2、将发货行数由多到少进行排序。
3、计算累计行数及累计行数比率,确定产品的ABC类别。其中,累计行数比率=累计行数/总行数。
4、根据统计结果,重新调整货物摆放位置。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也可以使用直方图等作为辅助工具,如下图所示。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缺陷,因为它仅考虑了商品的流动性。在某些情况下,一种产品虽然发货频率很小,但每次的批量都很大。若仅按订单行数进行分析,这种产品就应该置于仓库最深处。但是,只要发货就会需要大量搬运,入库时的搬运距离也会延长,不一定更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另一种改良的ABC分析法,即同时考虑商品的发货数量(根据销量)及频率(根据订单行数),称为双重ABC类别分析法。
分别根据产品销量、发货频率进行统计后,结合高频、低频、高销量、低销量四个维度,把产品划分为9个类别,如下图所示。
AA类产品销量最大、发货频率最高,肯定要放到分拣区域的入口处;同样地,CC类产品则放到存储区的最深处。
其他类产品则根据产品的性质,先确定维度的优先级,销量优先(大宗整件商品,如流量大的润滑油),还是发货频率优先(小件常用商品,如火花塞),分别规划商品的摆放位置。
根据实际发货情况,调整货位时也要考虑季节性因素。另外,快销品也可以放到不同的位置,即一货多位,以免分拣区域过于拥堵。
【知识链接】:COI指数( cube-per-order Index)
分配货位时,有时会用到COI指数,它是基于货品的订单体积指数,依据货物的存储空间和周转速度对货位进行分配。
COI=C/F。其中:C是指某段时间内某货品所需的总存储空间大小;F是指该段时间内货品的周转率;货品月周转率=(出库量3个月平均值+入库量3个月平均值)/(2*月均库存量)。
每种货物对应一个COI值,值越小说明它的存储空间小且周转速度快,该货品应该存放在距离发货点最近(入口处)的地方,然后按照这个原则依次分派货位。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占最大体积的产品有最小的移动距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