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前面的学习笔记讲了身份、关系和原生家庭等各种关系的脱离,其实这些关系的脱离,它们在情感上都有相似的历程。就是把那个重要的人,变得不重要。
这件事之所以艰难,是因为当我们把某个人变得不重要的时候,我们就失去了他。但这种失去是有意义的,因为原有的关系已经限制了自我的发展,失去它的过程,就是重新找回自我的过程。
当我们离开这段关系以后,这种情感并没有消失。更糟糕的是,关系的脱离常常伴随着冲突、否定和指责。因为他对你的影响没有消失,这种指责和否定,现在也变成了一种对自我的怀疑。
那么,如何能够完成关系的脱离?
其实一个人要自由,可能需要离开关系两次:肉身上的离开,和情感上的放下。只有在情感上放下那个曾经影响你的人,解除他曾经给你的定义、标签或者说是给你的“封印”,你才能重新获得自由。
可是,一般人在脱离一段关系之后,本能的反应并不是放下,而是愤恨和报复。如果一直带着这样的情绪,我们就很难发展真正的自我。
这里,作者提供了能够脱离关系影响的三个思路。
第一个思路,探讨原谅的可能性。
说实话,在一些伤害的关系里,说原谅只是一个可能,而不是一种要求,更不是一种强迫。因为只有受伤的人才有资格决定原谅还是不原谅。
这条思路的重点:是为了我们自己。给自己一些空间,把自己从这种纠缠的关系中解脱出来。
不管是要报复还是咽不下这口气,其实原谅是另一种报复。把那个人在你的生活中变得不重要,也许是更好的报复。当然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过你自己的生活。
放下就意味着放弃对他的期待,没有了期待,也许我们就能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对我们真正重要的人。
第二个思路,重新定义自己。
你是自己的裁判,你比对方更了解自己。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很多可能性,去为自己创造想要的生活。不把定义自己的最大权力,轻易交给对方。
第三个思路,寻找这段关系以外的支撑点。
最开始,也许你会很不习惯失去这段关系,感到迷茫和脆弱。这时候,你就需要去寻找新的支撑点。这个支撑点,也许是工作事业,也许是新的关系。在这些新的地方,你能找到新的自我,就像生命会为我们找到新的出路。
---《陈海贤.自我转变50讲》学习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