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真思维》是被称为“思想狂徒”、“哲学乌鸦”的黎鸣教授的作品。黎鸣1961年毕业于江西大学物理系,后进入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控制论与系统工程专业,后长期进行哲学研究工作。黎鸣教授从一个“理工男”转型到文科领域研究,在科学思维方面有他的优势,在当下中国文理分科的现实状态下,黎鸣教授的“跨学科”的哲学研究以及哲学见解,有其独特而深刻的地方。
黎鸣教授特别从科学思维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分析和批判。他认为,中国春秋时间,产生了三位伟人:老子、孔子、墨子。老子的《道德经》是有关宇宙本体,亦即宇宙本身的不朽之作,老子的思想是有关真理的。孔子的学说是有关人的道德思想和伦理行为的学说,是有关人的真诚的学说。墨子中的《墨经》部分是有关形式逻辑和自然科学哲学的学说,是有关事物真实的学说。
可是,后人从老子身上发展了的是追求养生和长生不老,从孔子身上发展的是读圣贤书、考状元、做官,而墨子的形式逻辑和自然科学哲学的学说,基本上是被忘却了。因此,中国此后的社会,大都是由孔子有关人的道德思想和伦理行为的学说占了主流的统治地位,但是由于孔子学说被当作了考试做官的工具,没有了真理和真实的支撑,孔子的有关人的真诚的学说就显得有点虚情假意了。
缺少了对真理的不断追求的信仰,缺失了对真实的不断追问的科学思维,这就是中国为什么不缺技术发明,却最终形成不了科学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相反,西方人自古希腊以来,就受到了形式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影响,即使是被称为西方最黑暗的被教会统治了一千年的中世纪,形式逻辑仍在发展并且完善了。因此,一旦西方经过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经验主义的兴起与形式逻辑的相互碰撞,西方的科学革命就此诞生了!
黎教授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牛顿三定律与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的关联:
第一定律,当物体不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它保持静止和匀速状态。这就是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的同一律,A就是A。
第二定律,F=ma,即力=质量x加速度。这就是矛盾律,F1不等于F2,加速度变了,F就变了。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方向相反。这就是排中律,不是A就是B,不是B就是A,中间没有第三者,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互补。
文中还谈到中国传统的浮夸和华丽的文风对科学思维的有损无益。
黎教授对康德推崇备至,认为康德是世界哲学第一人,这可能是因为他原先的“理工男”的关系,对康德哲学有特别深刻的理解。
康德的哲学思维其实就是科学思维。康德的哲学包括了认知的真、行为的善、情感的美三部分,每一部分的思想都对后人起着深刻的影响。
而其中的认识论对爱因斯坦、霍金、现代科学等的影响是明显的。爱因斯坦受康德的时空理论启发和影响,创立了时空相对论。霍金在《时间简史》一书中说:人们可以想像上帝在过去从字面上说的任何时刻创生了宇宙,如果宇宙正在膨胀,那么何以宇宙有一个开端似乎就有了物理的原因。人们仍然可以想像,上帝是在大爆炸的瞬间创生宇宙,或者甚至在更晚的时刻,以使它看起来就像发生过大爆炸似的方式创生,但是设想在大爆炸之前创生宇宙是没有意义的。大爆炸宇宙并没有排斥造物主,只不过对他何时从亊这工作加上限制而已!什么是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只不过是宇宙或它的受限制部分的模型,以及一套把这模型中的量和我们做的观测相联系的规则,这规则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
霍金这段话与康德的认识论极为接近。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没有象上帝那种只凭借概念并且不受任何限制就能认识事物和创造事物的知性直观(就象《圣经》上所说的,上帝说要有光就有光)。人只有感性直观,而感性直观必须有三维时间和一维空间作为前提,感性直观的杂多材料才能出现,因此,人的认识能力是受时间和空间所限制,因此,人只能认识在时间和空间中事物刺激我们的感官所呈现出来的事物的现象,而对于事物本身,亦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我却根本不能去认识,因为我根本感知觉不到事物本身任何的东西。事物本身虽然不能认识,但可以思维它,并且可以以此引导我们不断追求知识的向前发展。
而事物的现象却是完全可以认识的,而我们认识事物的现象并且要成为经验知识,人就一定要在任何具体的经验之前,脑中就已经有了一套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认知规则,任何经验的材料都要经过这套认知规则的整理和加工(在规则之下进行分析和综合),才能最终形成知识。而康德所指的认知规则就是四组十二种范畴。范畴作为认识事物的大原则普遍应用在一切经验之上,而具体经验因为有其特殊性,在范畴的统领下,具体经验也有其特殊的规律。
许多大思想家出自德国、德国的科学与技术相并重的系统的教育、德国的严谨的国民性、德国的精密技术、德国的被称为“战车”的规则性很强的足球理念和战术……这些都受到了康德思想的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