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崇朝而赋骚——
淮南王刘安,西汉前期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崇:终。赋《骚》:指刘安所写有关《离骚》的作品,现已失传。高诱《淮南子叙》:"(刘)安为辨达,善属文。皇帝为从父,数上书召见,孝文皇帝甚重之。诏使为《离骚赋》,自旦受诏,日早食已。上爱而秘之。"
枚皋应诏而成赋——
枚皋,西汉辞赋家。应诏成赋:《汉书·枚乘(附皋)传》说,枚皋为文敏疾,"上有所感,辄使赋之。为文疾,受诏辄成,故所赋者多"。
子建援牍如口诵——
子建,曹植的字。他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援:持。牍(dú):木简,这里指纸。杨修《答临淄侯笺》说,曹植“握牍持笔,有所造作,若成诵在心”。
仲宣举笔似宿构——
仲宣,王粲的字。他是"建安七子"中最杰出的作家。宿构:早就写好的。《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说,王粲作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
阮瑀(yǔ)据鞍而制书——
阮瑀字元瑜,也是"建安七子"之一。《三国志·魏书·王粲传》注引《典略》说:"太祖(曹操)尝使瑀作书与韩遂,时太祖适近出,瑀随从,因于马上具草,书成呈之。太祖揽笔欲有所定,而竟不能增损。"
祢衡当食而草奏——
祢衡字正平,汉魏间的作家。《后汉书·祢衡传》说,祢衡在荆黄射的一次宴会上,"人有献鹦鹉者,(黄)射举卮于衡曰:“愿先生赋之以娱嘉宾。衡览(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又说:"(刘)表尝与诸文人共草章奏,并极其才思。时衡出,还见之,开省未周,因毁以抵(掷)地。表怃然(不乐)为骇。衡乃从求笔札,须臾立成,辞义可观。"
以上刘安、枚皋、曹植、王粲、阮瑀、祢衡,都是“虽有短篇,亦思之速也”的实例。这些“骏发之士,心总要术,敏在虑前,应机立断”,所以“机敏故造次而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