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把《喜剧之王》看了一遍,对比前天看的《新喜剧之王》,内心五味杂陈。尽管始终不敢去想,但那个影响了我们一代人的“喜剧之王”,他或许真的老了。
“ 2019,努力,奋斗!”,这是周星驰在宣传新作《新喜剧之王》时给观众的寄语,电影本身讲的也是一个不顾世俗眼光,努力追梦的故事。和以往的周氏喜剧一样,这部影片的主角仍是小人物,“追梦”的主题往往能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再冠以“周星驰”这个金字招牌,所以一经推出,便成为了争议点。
大多数粉丝,包括我这个十一年骨灰粉,都对这部《新喜剧之王》报以莫大的期待,期望它能票房口碑双丰收。可是,纵观周星驰这几年的作品,无论是其导演的《西游伏魔》,还是《美人鱼》,亦或是其监制的《西游伏妖》,虽然都票房大卖,但口碑却两极分化严重,很多人都认为周星驰已经是江郎才尽。所以,也有很多人对这部新剧并不看好,认为它会遭遇滑铁卢。
抱着既期待又担忧的心情,熬过了一天又一天的等待,我终于走进影院,观看了这部影片。也许是期望太大,所以看完后还是有些失望的,但更多的却是叹息。
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同样拥有梦想的小人物来说,如梦的故事就像是一碗强心剂,给丧了大半年的我灌输了巨大的力量,“只要不投降,就是成功”。我相信,被之激励的人不只我一个。
但作为周星驰的作品,《新喜剧之王》真的称得上“烂”。周氏喜剧最大的风格就是“无厘头”,虽然没有逻辑可言,但并不会让观众感到不妥。然而,我在观看这部影片时,感受到的,怎一个“尬”字了得。
首先,演员演技尬。周星驰的“无厘头”,对于新人来说,驾驭起来还是很有难度的。无论是鄂博,还是张全蛋、景如洋,演得都很生硬;就连以往十分出彩的群演,这次也没有出现。好在,片中王宝强和如梦父亲的扮演者他们二人演技还是在线的。可能是因为出身于“龙套”,后因李修贤赏识而“俊采星驰”,周星驰十分懂得“伯乐”的重要性,这些年也在不留余地地提携新人,这一点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令人钦佩的。
其次,剧情尬。曾经,一句“我养你啊”, 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伊天仇和柳飘飘的这段对话也被无数人奉为经典。在《新喜剧之王》中,这段经典被重演,但柳飘飘的“你还是照顾好你自己吧,傻瓜!”,变成了如梦的“我有男朋友了”。虽然猝不及防的转折能博得观众一笑,但早已变了味,成了不再触及观众心灵的段子。与《喜剧之王》的自然演绎不同,在本片中,这段情节插入得十分生硬,如梦手里的《演员的自我修养》也不例外。不一而足,全片中还有很多情节莫名地尴尬。
还有,台词尴尬。我们都知道,网络上的段子,有很多都源于周星驰的电影,比如我常常挂在嘴边的“恕我直言,在坐的各位都是垃圾”。可是在《新喜剧之王》中,很多台词却生涩地搬用网络段子,诸如“我把你当朋友,你却想睡我”这种用烂了的网络段子大量地出现在周星驰电影里真的挺令人失望的。
最后,广告插入尬。真的很难接受,在这部《新喜剧之王》里,生硬,明显地插入了如此多的广告,这和我记忆中的周氏喜剧相差太远了。
前面谈到,“无厘头”是周氏喜剧的主要风格。很明显,周星驰在这部《新喜剧之王》也融入了很多“无厘头”元素。可是不知道是否因为没有了周星驰这个“灵魂”,还是因为演员演不到位,无论是“作反应”的群演,还是马可的女跟班,大声嚷嚷的导演和场务,亦或是查理服务对象胖女孩,以及片中的其他无厘头元素,都显得那么似是而非。单比于《喜剧之王》里那个做作的导演,就落了一个下乘,更何谈其他。
也许是因为期望值太高了,也许是因为心态变了,也许仅仅是自己过于偏执,才会有这么多失望之处。本质上,这部影片传达的精神是好的,只是传达形式粗糙了点。
《功夫》之后,周星驰的电影就在走下坡路,这是个不想承认的事实。小时候观周氏喜剧,总被夸张的“无厘头”逗得前仰后合;长大后再看周星驰电影,看到的却是同样在社会底层挣扎生存的小人物的影子,以及对那种有根棒棒糖就跟你走的天真爱情的向往。可是,“自古美人叹迟暮,不许英雄见白头”,我们不愿见得周星驰变老,可他已经六十多岁了;我们不愿失去童真,可早已琐事缠身,戴上了金箍。
纵使如此,我依旧支持你,就像你依旧坚持做着你的电影一样。
——这些话,仅仅来自一个喜欢了周星驰十多年的影迷的碎碎念 ,代表的仅是一家之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