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艺天地散文特辑谈天说地
小说《诺桑觉寺》读书笔记(二十五)事过翻篇,也是一种能力

小说《诺桑觉寺》读书笔记(二十五)事过翻篇,也是一种能力

作者: 安雨如乔 | 来源:发表于2022-08-17 22:53 被阅读0次

凯瑟琳对于像《尤多尔弗》这类小说里所受影响,产生出的传奇梦幻破灭了!

正如蒂尔尼先生一番简短且有力量的话语,彻底浇醒凯瑟琳。她自己干过的两件傻事——从木箱里翻出白色床单,从立柜里找出洗衣账单。

无论是木箱,还是立柜;无论是白色床单,还是洗衣账单,但在真相显露出来之前,凯瑟琳一度决心要在诺桑觉寺搜索到一些异乎寻常的东西。

如果不在已逝多年的蒂尔尼夫人房间偶遇提前回家的蒂尔尼先生;如果没有蒂尔尼先生向凯瑟琳敞开诉说他母亲如何病逝的;如果蒂尔尼先生不分析他们当时处于文明有序的国度和时代,凯瑟琳可能仍然执着于传奇梦幻。

如今,凯瑟琳认识到自己那些关于诺桑觉寺里“可怕事情”的荒诞想象。她感到无比羞愧,无地自容。

凯瑟琳一个人躲进房里伤心、痛哭,她误会了蒂尔尼将军,觉得很对不起他。

凯瑟琳还很害怕。害怕蒂尔尼先生在众人面前揭穿她的傻事,看不起她。毕竟她把他父亲想得那么坏。

蒂尔尼先生会不会原谅她呢?会不会鄙视她呢?

总之,现在的凯瑟琳惧怕见到蒂尔尼先生。

然而,蒂尔尼先生对凯瑟琳比平常更关切。似乎蒂尔尼先生意识到目前凯瑟琳是最需要有人安慰。

“夜晚慢慢过去了,亨利一直保持着这种让人宽慰、温文有礼的态度,凯瑟琳的情绪总算渐渐的平静下来。”

彻底清醒的凯瑟琳,回想自己对木箱、立柜事件以及怀疑蒂尔尼将军人品问题,凯瑟琳开始理性地自我分析。

“其实,没来寺院之前,她就一直渴望着要历历风险。
她回忆起当初准备了解诺桑觉寺时,自己怀着什么心情。
她发现,早在她离开巴思之前,她心里就着了迷,扎下了祸根。追本穷源,这一切似乎都是因为受了她在巴思读的那种小说的影响。”

这是凯瑟琳为什么会有传奇梦幻的原因。

接着凯瑟琳又剖析她所处的国度和时代环境给予的安全感。

“可是在英格兰中部,即使一个不受宠爱的妻子,因为有国家的法律和时代的风尚作保证,定能确保她有一定的安全感。杀人是不能容忍的,仆人不是奴隶,而且毒药和安眠药不像大黄,不是从每个药铺都买得着。”
“她相信,英国人的心地和习性一般都是善恶混杂的,虽然善恶的成分不是对等的。”
“她以前对他(蒂尔尼将军)滋生过的怀疑是对他的莫大侮辱,将使她羞愧终生。”

经过上述分析,凯瑟琳下定决心:以后无论判断什么还是做什么,全都要十分理智。

读到这里,再去总结一下凯瑟琳的“救赎”之路——当凯瑟琳发现真相不是如她最初梦幻想象那般时,对己羞愧,对人抱歉。然后客观地分析自己做“傻事”的前因后果。最后要决心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理智。

凯瑟琳的救赎之路中,有她对情绪的真实体验和感受;有她对现实和事实进行的客观分析;有她对自我的深刻反省和认识到的错误;有她对今后的改变和成长。

凯瑟琳做完这些后,她得到解脱。

“随后她便无事可做,只好饶恕自己,设法比以前更加高兴。
怜悯的时光帮了她很大的忙,使她第二天不知不觉地渐渐消除了痛苦。
亨利为人极其宽怀大度,对过往之事始终只字不提,这给了凯瑟琳极大的帮助。
她刚开始苦恼,正觉得无可解脱时,却全然变得愉快起来,而且能和以前一样,越听亨利说话心里就越痛快。”

可见,凯瑟琳的心理韧性水平还是挺高的。她不沉浸于过度的痛苦、懊悔、内疚和自责,而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从挫折中取得复原的力量,依然愉快生活。

这样的心理状态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说《诺桑觉寺》读书笔记(二十五)事过翻篇,也是一种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rj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