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员,我的题没有答完,能否延长二十分钟?”
“不行,没有这个先例!”
救员爱莫能助地对丁晓兵摇了摇头。
这是丁晓兵到学校的第一次考试,仅仅考了个七十八分,这对了晓兵来说无疑是一个问号:能否顺利完成学业?
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有时由于左手握笔,怎么也不听使唤,费尽力气,也记不全老师讲的内容。他又急又烦,曾在一个月内戳断了九枝钢笔。
他暗暗告诚自己,连这点事都做不好,军旅的路走不远。他下定决心,在自己的人生字典里,绝不能再出现“照顾”二字。
他借来《资本论》,每天抄到深夜,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攻克了左手写字这一难关。
后来,他又苦练书法、绘画,练习的纸摆起来有三米多高,毛笔都用秃了三十多枝。凭着这股毅力,他的书法绘画渐渐在驻地有了名气。
丁晓兵始终把挫折当机遇,把磨难当财富,凭着水不服输的劲头,不仅战胜了身体上的伤残,攻克了工作生活中的难关,更从精神上战胜了自我。
二00二年底,丁晓兵提升为团政治委员。他首先感到的是一种压力、是一种挑战、是一种履行使命责任的“本领恐慌”。
丁晓兵抓住一切机会给自己“充电”,通过自学,完成了本科学业。之后,他又接着自修研究生课程。
他只有一只手,操作计算机不方便,却在全团最早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
这些年来,他联系部队实际写了数百万字的读书笔记,提出的加强部队建设的一百多条建议被上级采用。
他摸索的“大强度训练科学分配体力法”,使训练受伤的发生率大大下降。他讲的政治教育课,一直是最受官兵欢迎的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