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的故事(六十) 上坟
小留流第170篇
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
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
这是一个秋风瑟瑟的清晨,天还没亮,四外还显得黑漆漆,唯有三角地的湖水闪烁着片片银光。此时从三角地东岸一溜歪斜走来一人,径直来到四号院儿临街房的窗下,抬手就去拍打窗棂,咚咚-咚,咚咚-咚。。。
我老爸急忙起身问道:谁呀?就听窗外传来酣醉的声音:兄弟,是我——我是学谦,我想咱妈了,咱去看看吧。
我老爸答到:噢,是大爷呀!等我开门啊!
窗外的大爷,一手扶着窗台儿,无意回头瞄了一眼闪光的湖水,越过宽阔的水面儿,撇见南岸“北平四十四小学”的大门楼儿,影影绰绰一对朱漆大门紧闭着,更显些许的凄凉和冷清。
这大清早的我大爷怎么跑到三角地了呢?原来东大院搬家以后,我老爸把家和小店安在了三角地,又像以往一样继续做着小生意。而我奶奶和大爷把家安在了大坑沿儿,日子也就这么不紧不慢的过着。
不是有这么就话嘛:坟上有烧纸的,炕上有拉屎的。每个家庭都惦记着,人丁兴旺,光宗耀祖。我家也是一及其普通的家庭,与大家的想法是一样的。家虽不大但也有自己的祖坟,还就离东大院不远儿,结果这次不但要搬家还要迁坟呢。当时新的坟地儿迁到了五道口往东5里地。
所谓五道口,即京张铁路从京城出发,每穿过一个大路口儿,起名“一道口”、“二道口”,到清华园这儿是第五个道口,顾曰“五道口”。此时的五道口还在清华大学南门外这个地方,因为铁路从这往北去张家口,只是后来五道口才向东一挪再挪。
一来二去的,我奶奶也作古了,我大爷哥俩一起把老太太连同上好的棺材一起发送了,葬进了新的祖坟。自打我奶奶走了以后,我大爷可热闹了,本来奶奶和大爷相依为命过日子,结果老太太一走,没人管着大爷了,那酒喝的更凶了,想怎么喝就怎么喝,醉了往那一躺爱谁谁。
就说昨天吧,指不定又在哪躺了一宿,估摸着,半夜梦见老太太给打酒来了。您知道,老太太生前,就是不吃饭也要把酒给大爷预备好,奶奶太疼我大爷了。据我老爸说发送老太太那天,一掀被子,嘿,褥子底下还压着5毛钱,那是给大爷接短儿的酒钱,您瞧瞧,大爷能不想念老太太吗。
一切收拾妥当,大爷哥俩骑车出门奔着清华园就下去了,大爷坐在后架扶着我老爸的肩膀边走边聊天,不知不觉过了五道口儿,这时天光早已大亮,又骑了一阵儿,老远见大片开阔地,那里分布着许多的坟茔,路北喽还有一片松林儿。
兄弟二人轻车熟路来到坟前,老爸虔诚的给几位列祖献上香火,我大爷则跑到奶奶坟前絮絮叨叨说着什么,估计是让老太太保佑他酒钱多多。嘿,您猜怎么着?突然,大爷扭头冲老爸大喊:兄弟快来、快来看。
我老爸急忙跑过去,但见大爷指着老太太坟后一颗随风飘摆的小树儿说:兄弟快看,以前这儿可没有,你看咱家祖坟长出一颗树来,看来老张家后继有人了,“接绍香烟 ”这是在论的。。。
回来走到蓝旗营时,太阳已经老高了,阳光把哥俩的身影映在车前的土路上。蓝旗营在清朝时为圆明园护园军正蓝旗的营地,雍正二年(1724年)爱新觉罗胤禛组建了护园军,在这儿建有胡同13条,每条长100米,宽3米。营区南边儿是成府路,这路也是后来我们几个小屁孩去清华园看火车走的路。
还说大爷他们哥俩,骑到北大东门不远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是燕京大学,当然校园也没那么大,比如娘娘庙还属于海淀镇。这时坐在后面的大爷,突发奇想,说道:哎,兄弟,就冲咱家祖坟的那颗树,也得去庙里上柱香,求上苍保佑咱家儿孙满堂。
埋头蹬车的老爸回头应道:好啊!前面不远就是娘娘庙,去那就能求子。
大爷说了:娘娘庙干嘛呀!要去就去双旗杆儿老爷庙,那有两位关老爷呢,求关老爷准灵!
之前我们聊过,海淀娘娘庙坐落在燕京大学南侧,离燕大南门不远,旁边不远还有司徒雷登为教师子弟和海淀小镇营造的游乐场,那可以说是中国健身器材的鼻祖,有滑梯、秋千、跷跷板、脚踏滚筒与后来区委花园里的相仿。
娘娘庙建于明代,是镇上四大庙宇之一,由三进大殿组成,以天仙娘娘命名。每年镇上妇女多来庙内焚香,求娘娘保佑早生贵子,有婴儿因病久治不愈,也来庙内求娘娘保佑消灾赐福等。
就这么说吧海淀镇鼎盛时期庙宇多达三十余座,那么我大爷要去的双旗杆儿老爷庙在那呢?咱们下回接着说!
2019年3月15日
2023年5月24日星期三 海淀老头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