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倾听引导自救——读《蛤蟆先生去看医生》(总)

倾听引导自救——读《蛤蟆先生去看医生》(总)

作者: 多嬲 | 来源:发表于2022-01-17 12:24 被阅读0次

      的确是一本好书,它将心理学知识通俗易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老师不同于咨询师的一个地方就是,老师用讲解模式,而咨询师用倾听模式”。

“能实践的理论才是好的理论”。(第五章《成长寓言》)

      本章苍鹭重点给蛤蟆先生童年时期父母对他的影响,他对蛤蟆先生的引导让我不由回想起自己对朱儿姊妹俩童年时的管教——不可否认,回想起时,我多半是惭愧的,为自己当时如蛤蟆父亲般的粗暴,与严苛。

姊妹俩小时候,因为忙,我不由就对俩孩子要求有点儿严苛,制定了很多的条条框框。可孩子的天性哪有不活泼好动的,尤其是阿小辉,在我眼中,他做的事儿基本上都是不应该做的,不对的。为此,姊妹俩小时候都没少挨吵挨打,尤其是阿小辉……小学二年级时吧,他在日记中写到“我有一个恶毒的妈妈”。有我这样的妈妈,可以想象给姊妹俩童年留下了怎样的阴影。

      这种悲伤深深感染了苍鹭,他静静坐着,尽力走进蛤蟆的回忆,去体验蛤蟆的悲伤——这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最大程度的感同身受,这便是所谓的“共情”。蛤蟆也感觉到了,这无声的支持和理解带给他直击灵魂的力量。(六章《探索童年》)

  獾永远都成不了咨询师。就和所有愤怒的人一样,獾从来不会倾听别人,只想摆出一副教导者的样子,批评人家的短处。(《意外访客》)

      ——倾听很重要!很多时候,我们何尝不是如獾一样?长大后的蛤蟆在獾身上看到了父亲的样子,所以看到獾他便会紧张,想要逃避,对獾的话唯唯诺诺……莫非孩子们面对我们也是如此?

      八至十章,这部分蛤蟆先生在苍鹭的引导下,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开始重新认识自己,并试着关注自己、爱自己。明显的标志就是在对待獾的态度上,他又原来的自卑听从,开始了抗拒。他听从自己内心的需求并试着表达出来……

情商和理解别人有关,一个高情商的人能辨识他人的感受,这种技能称为‘共情’。但也许情感智力中最大的技能是通过理解和回应对方的情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最后一次面谈》)

      蛤蟆先生去看医生,共咨询面谈了十次。从最初的郁郁寡欢,到最后的神采飞扬,踌躇满志,蛤蟆先生脱胎换骨般获得了新生。

        好的文学作品容易引起人的共鸣。的确如此,看此书,前三分之一,苍鹭引导蛤蟆先生说出自己的人生经历,其实是在帮他查找心理问题的根源。当苍鹭讲起自己的童年时,他对自己与父母关系的描述让我想到了我和我的孩子。因为父亲的严厉、专制,蛤蟆留下来一辈子的心理阴影,他甚至一直处在“儿童心理状态”。

      再后来,苍鹭引导蛤蟆在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后,尝试着引导他进行自我调试。说白了,就是正视父母对自己的影响,接受并要改变,做自己。

      当经过认真地思考甚至说是痛苦的思考后,蛤蟆先生就进行努力地调整自己。比如再次面对獾父亲般盛气凌人地对他的工作进行指点铺排时,蛤蟆先生先是在心里不愿、愤怒,可却一时不敢反驳,他很痛苦。面对苍鹭,他认真剖析了自己痛苦的根源,最终勇敢地对老獾说出了“不”——说出来后,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畅快!

      做自己,或许这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吧!

但现在,他渐渐获得了一种能力,让他在回忆时不再谴责自己。他能找到事件之间的联系,能客观地去看,而不再感到内疚。慢慢地,他开始理解为什么有些事情会以那样的方式发生,以及它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换句话说,蛤蟆在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从中学习领悟。(《人生坐标与心理游戏》)

 

        书的最后三章,蛤蟆先生正走向新生。

          回顾整一本书,内容不多,但章章给人启迪。整体来看,它在告诉读者什么?总结一下,我获得如下启迪:

        1、自己是自己的救世主。

      尽管自始至终,故事在讲蛤蟆一次次地找苍鹭进行咨询。但是,正如蛤蟆先生自己的感觉,“你当然教了我很多,对我非常有帮助,但你从没给过我答案。现在我明白了,你其实总在引导我回答自己的问题,引导我进入‘成人状态’”。整个过程中,其实苍鹭什么也没告诉过他,没有他期待的指点迷津。自始至终,苍鹭说的最多就是的两句话就是:那么,你怎么看?现在你感觉怎么样?

      在苍鹭的引导下,蛤蟆先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诉说的过程,我感觉其实就是自我疗伤的过程。正视自己的过去,正视自己的不足,正视自己的缺陷——这些都需要勇气。

      在此过程中,苍鹭还做到了我们常人难以做到的一点:倾听。

“像讲故事那样向苍鹭叙述自己的过往,对蛤蟆的影响比他愿意承认的更大。将自己的经历告诉别人,而不会因此被嘲笑或排斥,是多么大的慰藉。无论好坏,这就是蛤蟆的人生,他既不是伟大的圣人,也并非十恶不赦的罪人,他就是他自己。最让蛤蟆高兴的是,苍鹭倾听的样子看起来是真的感兴趣。”

      倾听,看似简单,而实则是一种能力呵!

      2、帮助别人,成长自己。

      正如苍鹭,在书的最后一章,蛤蟆先生获得新生,而苍鹭自己呢?他告诉蛤蟆先生,“在咨询中,学习一直是个双向的过程,只是彼此学到的东西不同”。反视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可以印证此话。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下教育,师、生间的交流,表面看起来每一次都是我们对学生的施与,但事后反思,哪一次学生的反馈对我们不是一种施教?关键是反思,像蛤蟆先生那样咨询过后反思,过程不轻松,但思索了,必有成长。

      3、关于情商

那么高情商的人是怎么样的?”蛤蟆问。

  “概括而言,他们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

          ——《最后一次面谈》

相关文章

  • 倾听引导自救——读《蛤蟆先生去看医生》(总)

    的确是一本好书,它将心理学知识通俗易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老师不同于咨询师的一个地方就是,老师用讲解模式,...

  • 爱是一起好好说话!

    2022年2月20日 【倾听】 今天在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全程专心的听蛤蟆先生说话,蛤蟆发现,这...

  • 简更1205‖《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共读留痕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共读留痕 书目:《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罗伯特.戴博德 罗伯特·戴博德(Rober...

  • 羡慕蛤蟆先生——《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013静待花开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里的蛤蟆遇到一位善于倾听的心理医生苍鹭,蛤蟆可以将自己的经历告诉苍鹭,无论好坏,都是...

  • 看书后记

    今天看了一本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本书通俗易懂,让人了解心理咨询的流程:倾听,理解,共情,引导! ...

  • 读书打卡

    今日所读书目:《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笔记输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讲的是一只患了抑郁症的蛤蟆去看心理医生...

  • 5️月主题阅读【主题阅读】Day4

    5.12《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原文摘抄: 不知怎的,苍鹭倾听并不断向蛤蟆发问的方式,使得蛤蟆觉察到了自己的种种...

  • 我也是蛤蟆先生

    最近读一本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感觉自己就是蛤蟆先生。 我跟蛤蟆先生一样可爱,也跟蛤蟆先生一样抑郁,但就是没...

  • 读《蛤蟆先生去看医生》

    的确是一本好书,它将心理学知识通俗易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1 老师不同于咨询师的一个地方就是,老师用讲...

  • 从小大人就是教他这样回答

    昨天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看到下面这段话中: “蛤蟆先生,今天你感觉怎么样?”“挺好的,谢谢你。”蛤蟆回答。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倾听引导自救——读《蛤蟆先生去看医生》(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jc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