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毕业已有3月之余,相比于毕业之前焦虑是否能够毕业的自己,感觉成熟不少。目前生活逐渐稳定了下来,生活慢慢也有了规划和目标,也该静下心来梳理一下这一年来的辛苦和付出。
时间追溯到从去年10/08号,参加完大学舍友程咬金的婚礼后开始发往海德堡的第一封邮件开始,到最后经历时长5个月拿到TUM的offer,到现在正好一年的时光。这其中的激动,憧憬,无助,到最后的波澜不惊相信申请出国读博的小伙伴们最有体会了。
记得刚开始的梦想学校海德堡大学,那还是从王胖子嘴里得知的这个名字,初次听闻,陌生又熟悉,心里便萌生念头,一定要去带有许多城堡的美丽小城学习玩耍,便一头扎进了学校的官网,哇,我的天呐,竟然不是英语,全是德文,我好南啊,第一次看国外网站还是骑马在大草原上奔跑的感觉,完全不知道哪里是北啊!!!
幸好有英文版的网页,于是开始查找自己专业的院系,打开自然科学院,找到化学系,便开始找心仪的group,在自习室看了一晚上,回实验室发出了一封残缺的不带CV附件的邮件,满怀欣喜的等待他的回复,不出所料,就这么石沉大海了。
这期间还联系到了一个在海德堡博四的师姐,给我了些许的意见和开导,非常感激这位bonnie师姐,也为以后怎么发一封措辞好的邮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师姐毕业回国啦!
我就找啊找,从南欧找到北欧,从欧洲找到大洋洲,期间找了瑞士,荷兰,德国,芬兰,丹麦,挪威,还有大洋洲的新西兰。这里面的戏剧性可太多了,故事也有的是,就先写一个和瑞士ETH学校的OL主编教授的故事吧。
初次与这位教授见面是在雁西湖的凯莱英绿色化学会议上,在美国Scripps研究所的合成大牛Phil S Baran, 清华大学毕业的有机化学天才的爆炸头于金权演讲完后,我才在晚会上第一次见到了教授Carrica, 当时的他还不是OL主编,我也不知道他主要做全合成的,毕竟那时候的我才研二,还没有看多少他的文章。
刚坐下,还是比较拘谨,师兄便小声喃喃曰,隔壁桌子谁谁谁,而我爱谁谁谁,先吃会肉,毕竟饿了一天了。正当酒足饭饱后,这位头发稀疏,两边鬓白的老爷爷(也就50多我叫的可能有点老了),便开始从我们这边挨个敬酒了,聊聊天,拉拉家常。到我了,啊,what,他在说什么,有点懵啊 ,听不懂啊!我只说了几句hello。就过去了。。。。。
心里想着,也没怎么跟歪果仁交流过,我就鼓足勇气,过去找到要了个合照,照片中我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事后在回来的大巴上还发了条朋友圈,内容大概写着教授保佑我顺利毕业之类的!
之后,申请学校期间,读了一篇他们课题组的文章,想起了这位教授,于是去他们课题组看了一下研究方向和职位空缺,觉得与我的研究课题非常吻合,于是想申请一下试一试,可是他要求Post by hand,于是我就连夜整理了申请资料,花了我220大洋,第一次用了国际DHL快递,期待赶紧邮寄过去,毕竟马上圣诞节了,心心念的查着快递消息终于到了,可惜一直回复,期间还又发了3封E-mail,可是依旧没有回复,时间就这么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我也没有了梦想到QS排名前十的ETH读博的想法了。
过年的时候和以为在洛桑理工的待过的师兄聊天,称C教授为师叔,说到了他的课题组的一些情况,不过都是一些负面的消息,心想没去成也算安慰自己了。
不过自己也不想再从事有机方面的专业读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想起一句话,在你不知道怎么选择自己道路的时候,就选择一条最难走的道路吧!送给生活不易的莘莘学子。
网友评论